80后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绍

2017-04-08

“80后”养育孩子有方方面面的问题,“80后”或许比上一代更优秀,但他们本身处在被娇惯、被包办代替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还不够,人的社会化还有所不足。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一

很多父母在反思男孩教育,并有了很大改进,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并没有根本改变。学校依旧女老师多男老师少,甚至大部分幼儿园依然没有男老师;家庭里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忙着挣钱,教育孩子主要依靠母亲;能言善辩、乖巧活泼的女孩更受老师喜欢,班干部主要是女孩;从教室到各类培训班到家庭,男孩和女孩一样丧失了“放养”的机会。

有人说,21世纪是“她世纪”,在整个社会里,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职场,女性表现得不亚于男性。创意、沟通、服务为主的时代,让男性的肌肉变得不那么重要,女性更容易出类拔萃。董进宇博士说到,但其实,教养女孩的问题同样存在。只是女孩语言能力发展快,显得比男孩灵巧,但很多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比如娇惯、溺爱让女孩子变得更娇气、自我甚至跋扈。

现在流行的一种观点是“穷养男孩,富养女孩”。在收视率颇高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的某一集中,陆毅的女儿拿着摄制组给的钱,要去完成给老奶奶买样东西的任务,而她却是给自己买了喜欢的花鞋子。陆毅给出的解释是,他一直相信“富养女儿”,一般是孩子需要什么都给予满足,没有给孩子金钱概念。这一集也引起对“富养女儿”的广泛讨论。

教育者普遍认为,男孩、女孩都需要得到情感、物质等基本条件的满足,也需要对不合理的需求得到节制。可以说,对孩子勤劳、勇敢、自强、自立、自主、担当等品质培养上没有男孩女孩的区别。

而这一点在“最好的教育就是没有教育”“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等各种流行的育儿观点的冲击下,渐渐被忽视了。随着“80后”开始步入做父母的行列,他们更容易反省自己曾经受到的各种约束教育,更容易接受西方的先进育儿理念,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二

的确,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都忙,让老人或保姆带孩子不是不可以,但白天老人带,晚上一定要自己带,或者双休日自己带,一定不能放弃。12岁以前都不要让孩子寄宿,12岁以前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情感的最佳时期。平时很少见面的父母未来一定有麻烦在后面等着他。当然,“80后”做父母也有独特优势: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他们具有现代意识,自由开放,拥抱新媒体,容易接受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他们也更习惯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获取知识包括育儿知识。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各种网络论坛里都能看到的诸如“你不可不知的十大育儿误区”“家长必看孩子的十大成长敏感期”等等这样的文章。

但碎片化的信息有时也难免鱼龙混杂,有的信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做成这样的题目,有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未必可取。比如,有人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管孩子”,而人类的繁衍规律是一代代人总要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不管孩子肯定不行。比如,有的人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对孩子的错误言行不予制止,反而认为过早地约束孩子会让孩子的未来性格形成有缺憾。董进宇博士说到,于是经常看到孩子对大人大吼大叫,与其他孩子玩耍时不懂分享,而父母站在一旁,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而这种心态的父母在“80后”中比前几代父母更为突出。不难见到有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他抢你的玩具,你不会抢回来吗”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言论。这与“80后”的权利意识有关。中国以改革开放划界,改革开放前“60后”“70后”与父母的差别并不大,但“80后”“90后”与父辈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他们享有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前几代人无可比拟,他们更注重自我、个性张扬,他们说“我”多于“我们”。

80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三

真正生活中教育孩子,不靠学历、收入,而是取决于教育素质。这个教育素质就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像李某某的父母尽管是歌唱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孩子照样没有教育好;而莫言的母亲尽管没什么文化,却获得了孩子毕生的尊重,这就是教育素质的不同。

真正的好教育是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把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制力结合起来,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需要关爱与管教的平衡。

但在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普遍心理。比如,在社会上很多父母为了抢9月升学时间而选择剖腹产,让孩子在8月底出生。父母如此焦虑,孩子怎么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呢?

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各种兴趣班轮番上演。可是父母再怎么走火入魔,也改变不了只有1%到3%的孩子是超常儿童这一现实。当然参加少量的艺术课是可以的,但为了考级而学艺术则是不可取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