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现状分析论文
要开好“教师口语”课,必须加强“教师口语学”研究,必须建立“教师口语学”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已成为近年来广大口语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共识。“口语学”,是一门实用性最强、涉及面最广、古老而又年轻的边缘学科;是一门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有密切关系、与各种科学技术有直接联系的领先学科;是一门与人类活动共存、与社会进步同行、永远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科。“教师口语学”作为“口语学”分支,必须在“口语学”理论指导下,探讨“教师口语”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开拓“教师口语”实际应用的广阔前景。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现状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现状分析全文如下:
我校是市属以初中为起点面向全省招生的幼儿师范学校,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办学层次由中专升格为大专,升专后的教育教学也顺应形势发生着改变,这些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口语”课,因此了解和分析升专后的学生和口语教学现状,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思路,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生源质量不理想,招生门槛不断下降
1999年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师范生不再享受“包分配”政策,同时大学不断扩招,使得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幼师的人越来越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才不得不选择了幼儿师范学校。虽然学校的办学层次提升了,但学生质量却在逐年下降,由中专时期的择优变成了大专时期只能招到一般学生,甚至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以我校2011级沈阳地区学生成绩为例:沈阳地区中考成绩满分为760分(含体育加试成绩60分)。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最高分为551,最低分为380,平均分为447;学前教育双语专业,最高分为645,最低分为373,平均分为518。
学前教育双语专业相比于学前教育专业成绩要高很多,但成绩最好的学生也达不到省重点高中的最低分数线,成绩最低的学生比普通高中的录取分还要低,而沈阳地区是全省入学成绩最好的。总体来说学生成绩不理想,这样的现象已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由于生源质量下滑,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随之下降,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不受老师重视,发言机会少,没有自信心,惧怕在公共场合讲话。加之初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没有或极少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缺少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这些因素给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与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学生缺乏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幼儿教育专业的原因之一是出于美术或音乐的爱好,她们对口语的喜好远低于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学科;学生在毕业汇报演出中更愿意以唱歌和舞蹈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口语能力展示的节目没有兴趣,或是无奈的选择;毕业生招聘会上,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技能也经常是招聘单位重点考核的内容,这些原因客观地造成了口语备受冷落的局面,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口语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口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口语训练的效果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表达能力的获得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训练和巩固,而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三、学校缺少优秀的专职口语师资
尽管师范院校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但目前我校口语专职教师只有二人,其他二人同时兼任文选课,这种情况在师范类院校相当普遍。
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只是受过普通话和测试员培训,虽然普通话水平都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但没有进行过口语专项培训和口语理论的专门研究,使得口语教师的示范能力和指导能力相对薄弱。
口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出身,在教法上习惯于文选课的重理论轻实践、讲得多练得少的教学模式,不注重训练或训练方法陈旧。由于教师口语课是比较小众的课程,只有在师范类院校中才开设,所以缺乏教研和交流,各校的教学基本上各自为战,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更谈不上对口语教学的深入探究和创新。
口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向教法老师那样,到幼儿园去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或参与幼儿园的前沿教改活动,所以普遍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职业特色理解肤浅,导致在口语教学中只能泛泛地进行一般口语表达训练,对幼教专业职业化特点的口语训练力不从心。
四、教师口语课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教师口语课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幼儿教育职业化口语训练应该是幼教专业口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普通话测试证书却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毕业证必须具备的硬件之一,所以在教师口语课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普通话予以极大的关注,甚至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同于教师口语课,使教师口语课出现了极大的偏颇。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课,我校在三年制中专阶段,口语课开设时间为三学年,每周二课时,升为专科层次后设置为二学年,每周一课时,课时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加之口语课是随堂考试课,考试又占用一部分课时,课时量的不足,使训练时间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很少的课时又使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受到极大限制,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普通话测试训练,多数口语老师只能压缩甚至删除一部分教学内容,而往往会被删掉的部分是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而这部分恰恰是最能体现幼师生职业特点的内容,达不到促进学生的职业化成长的目标。
五、缺少权威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
我校中专阶段采用的是全国统编的幼儿师范口语教材《听话和说话》(全四册),1998年编写的,这套教材在理论的论述上全面、有见地,但时间较早,训练材料已明显过时,不符合当今学生的心理要求。近几年也先后选用了一些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口语教材,或内容缺乏幼教专业针对性,或理论阐述过多,实践性不强,或训练设计难以操作,或缺乏配套的音像资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能由国家权威机构统一编写,具有较强幼教专业特色的幼儿师范口语教材,必然会对幼儿师范院校的口语教学科学性和规范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评价
目前除了对普通话的要求有一个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标准外,《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过于笼统,不具体,使得日常教学中的学生能力评价无所适从,教师只能凭自己的好恶和直觉来评定,随意性很强,而且评价者往往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评价方式单一,我们急需一套完整、具体的、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来加强教师口语课的科学性。
专科层次的教师口语课虽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倾注的极大关注,让我们有信心面对教师口语教学和训练中的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