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有哪些

2017-05-27

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你知道多多参加体育锻炼会有什么好处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参加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

一、生命在于运动

动物和人类在生命的进程中,始终在不停地运动。从猿到人,大约经过了二、三百万年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的有机体,从一个单独的受精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有机体,是细胞不停运动的结果。可见,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

一说到"运动",就离不开"肌肉"。从古罗马竞技家的雕像,到现代竞技场上强壮的身躯,人类从事的各种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无一不是肌肉运动的结果(骨骼肌运动)。还有一种平滑肌的运动,如肠胃的蠕动等,也是维持有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进行新陈代谢的必要运动,也是生命活动的源泉之一。

从微观世界来看,构成人类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也在时时刻刻地进行运动。白血球消灭病菌在运动;红血球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运动;骨髓腔内造骨细胞不断破坏和吸收骨质,使骨腔扩大的运动;骨膜内的造骨细胞不断制造骨质,使骨加粗在运动;长骨端的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变长也在运动;所有的细胞都在自我更新而运动……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是由近六十多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对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二十五种左右。在这二十多种元素中,最多的是氢、氧、碳、氮这四种,合起来占人体原子总数的99%以上。

正是由于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身体的各种生命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最重要的是两种高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由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氨基酸组成的,它是一切细胞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细胞运动、变化的基本物质,是构成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类,前者是从亲代受精卵带来了遗传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所以人类具有儿女常常像父母这种遗传现象。但是,在某些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在数目上、顺序上和排列方式上又是可变的、这种变异性造成了儿女既像父母,又不完全相同、有发展、有变异。而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从生物高分子,特别是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来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使我们对人体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机体的基本性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有效地发展人体和增强人民体质的问题,提供了生物科学的依据。

可见,生命在于运动,人类有机体的进化在于运动。古语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各器官系统"动则兴,不动则退",体育锻炼能使个体的运动器官及辅助运动器官以及其它器官得到发展,这完全符合生物学中"用进废退"的原理。人类历史上有些名人是长寿者,例如,生活在古希腊黄金时代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他生活简朴,终生坚持锻炼,在当时人们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的情况下,他竟然活到七十岁!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包括体育),他是一位体育家,一生不知何谓疾病,坚持体育锻炼,终年八十岁。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活了七十二岁才死,没有听说他身体不健康;隋唐两朝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提出"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和"人欲劳于形,而病不能成"的养生健体的理论,并身体力行,因而在一生中完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本药物名著,前者是七十岁时写成的,后者在百岁时定稿的,他享年101岁(公元581~682年)。清朝的康熙皇帝,长期坚持骑、射、围猎、习武之劳,所以一生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一直活到古稀之年,成为历代皇帝中的寿星。体育运动可以增进人体健康,道理主要在于:人体是一个可塑性很大的有机体,在不超出限度的范围内,对环境的变化的适应能力极强。体育锻炼通过改变环境,加大对人体刺激的负荷,适应这种刺激,机体的功能就得到改善,于是健康状况也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增强免疫;能延长寿命;能促进健康;也能促进人体的进化。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有机体的生长主要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所造成的形体上的变化;发育则包括了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

骨骼的生长决定了身高。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中小学生骨骼健康地生长与发育,这是非常重要的。

身高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四肢长骨不断地加长。在四肢长骨的骨士与骨骺(长骨两端膨大部分)之间,儿童少年时期有骺软骨,这层软骨不断变成硬骨,又不断生成新的软骨。这样,骨头就不断加长,这个生长过程在儿童少年时期十分旺盛,一般要到20~25岁左右骺软骨才完全骨化成一条骺线,那时骨就不再加长。在骨头生长旺盛时期,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于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获得更多原料,从而加速造骨过程;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使骨骼受到各种刺激,对骨骼的生长十分有益。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10-14岁的学生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高出4-8厘米。

体育锻炼除有助于骨骼生长以外,还有助于使骨变得更加坚硬,对人体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一般地说,骨的抗压能力比花岗石大25倍,比砖头大30倍,一个体重70~80公斤的人站立时胫骨(小腿骨)可经受1.5~3吨的重压而不致折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使肌肉附着在骨上的骨突起部位增大。运动对骨的机械性刺激增加,使骨的细胞代谢更加旺盛,加上运动使血液循环加速,更快更多地供给养料,于是使骨骼增粗,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松质的公布与肌肉的拉力和人体重力的作用相适应,骨小梁的排列更加合理。久而久之,骨的坚固、抗折断、抗扭曲性能随之得到提高。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受到阳光的照射,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和对钙磷的吸收,使骨变得更加坚硬,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关节,它由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周围由肌肉和韧带包围着,韧带起加固关节作用。关节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转动,因而人体才可以实现各种运动。青少年时期关节虽然活动范围大、灵活性较好,但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坚固性较差,常会出现脱臼或扭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囊、韧带增厚,关节的牢固性和所承受的压力加强。由于运动时关节大幅度的长时间运转,它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也会逐渐得到提高。这对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正常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肌肉的生长也大有好处,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粗壮,力量较大。这由于在体育锻炼时,使肌肉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其开放数量可达发静时的20-50倍(平时每平方毫米肌肉中约有4000根毛细血管,只开放其中的30~270根左右),使肌肉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和养料,于是肌纤维增粗、肌肉的横截面积加大,肌肉的重量可由一般人占体重的35~40%,增加到占体重的50%左右,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抗疲劳和耐受酸痛的能力要比不锻炼的人强。肌肉是受神经支配的,一根运动神经连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的数量有关。一般的人在运动时每块肌肉只有60~70%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而运动员可达到80~90%。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大大改善,以致能发挥出最大的运动效果,并使动作更加能量"节省化"。

由于体育锻炼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生长有上述良好作用,所以综合效果是有利于中小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根据以下调查研究材料:例一是北京市某幼儿园对两个大班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两年内经常锻炼的儿童身高平均增长15.6厘米,体重平均增长4.54公斤,而不经常锻炼的对照班儿童,身高平均增长14.9厘米(比前者低0.7厘米),体重平均增长3.84公斤(比前者少0.7公斤)。例二为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于1975年3月至1978年3月间,对上海市12所幼儿园400余名3-7岁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对比观察,发现锻炼组比对照组身高增长超过1厘米,体重超过约1公斤。

三、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

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心脏。心脏不断地有规律性地收缩,通过血液循环,将人体所需要的氧和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又将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处排出体外。心脏为人们辛勤地工作着,连睡眠时也在工作着,它的负担是很重的。例如一个人的寿命是七十岁的话,心脏每分钟跳动平均60~80次,每跳动一次排出血液50~70毫升,那么他一生中,心脏共跳动27亿多次,共排出200万升血液。心脏每分钟约排出血液4.5~5升血液,一昼夜约排出70吨,一年排出2600吨血液。心脏同血管相连,血管有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大类,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人计算过,把全身各类血管加起来,足有10万公里长。血液在血管里的流速很快,心脏以每秒数米的速度喷出血液,血液循环一周,安静时需20-25秒钟,剧烈运动时只需6-8秒钟。按60年计算,血液流经的距离约有1.5亿公里,等于绕地球375周。成人的心脏比自己的拳头稍大一点,重量约等于体重的1/200,一般人约300克左右。可见,心脏只有很健康才能胜任。

欲使心脏健康,应当从儿童少年做起。在幼儿期的头五年心肌增长较快,进入儿童期后心脏的容积才急剧增长,弹力纤维逐渐扩散到心肌层。到青春发育期心脏的发育进入第二次高峰,其重量可达出生时的10倍,青春发育期后期可达出生时的12-14倍。女孩在11岁,男孩在14岁心脏体积增长最显著,此时正确的体育锻炼,能使少年儿童的心脏获得良好的发展。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良好的影响有:

(一)心脏发生"健康性肥大"变化。

1899年瑞典医生汉森在给滑雪运动员检查时发现他们的心脏很大,但却是很健康的。为了与病理性心肌肥大相区别,就称为"健康性肥大"。其外形丰满,收缩有力,心力贮备高,这是运动员的长期运动训练影响下产生的心肌增厚和心腔扩大结果。体育锻炼时,由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和全身的供血状况也得到改善。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肌糖元增多,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运动时心脏收缩力量加强,每次收缩几乎将室内的血液全部排空。而静脉血回流量增加,又使心肌纤维被拉长,心脏血容量增大。于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体积比一般人大,且重量增加。正常人心脏一般重250~300克,而长跑运动员的心脏重量约500克,心的容积也比一般人大1/3。

(二)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

心脏每搏动一次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每分钟心脏输出血量的多少取决于心率和每搏输出量,但每个人运动时最高心率是有限的,所以增加每搏输出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加每搏输出量:一般人每搏输出量为50~70毫升,剧烈运动时可达110毫升左右;经常锻炼的人安静时每搏量约为90~100毫升,运动时可达180毫升左右。

(三)安静时心率徐缓。

人体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为心率,正常人安静时为60~80次/分左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率比不锻炼者少。据对260名参加奥运会运动员的心率进行测定,发现他们的平均心率为50次/分,其中最低者为30次/分。这是因为参加体育锻炼使其心脏机能水平提高,心肌纤维变粗,收缩更加有力,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增多,因而在心率减少的情况下也能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血量。心率徐缓,搏动有力,使心脏在每次收缩后有较长时间的休息,不易产生疲劳,心房舒张期延长又可以充盈更多的回心血量,又为心室下次射血做好了血量和机能上的准备,这是心脏机能节省化的表现。

例如如果安静时心脏每分钟输出4.5升血量就可以满足人体全身代谢需要的话,一般人心脏每搏输出量约60毫升,则需每分钟搏动75次/分;而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约90毫升,所以每分钟只需要搏动50次就够了。而在激烈体力活动当中,有锻炼基础的人,心率达到每分钟200次时,也不会感到不舒服,而没有锻炼基础的则往往承受不住。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血管壁弹性较好,血管中障碍物质少,以及发达而丰满的肌肉起着"第二心脏功能的作用"等等,表明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了。

(四)心血管系统调节机能改善,主要表现在:

1、动员快。运动开始时能迅速动员循环系统的功能,以很快适应运动时的需要。

2、潜力大。运动时能发挥最大机能能力,充分动员心力贮备。

3、恢复快。运动时机能变化很大,一旦运动停止就能很快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五)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其它影响。

1、锻炼可以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口径增大,弹性增加,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2、锻炼可以消耗体内大量的脂肪,不光能减肥,也减少了心脏的压力,降低了心脏病发病率。

3、体育锻炼增加了动脉血管的弹性,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四、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呼吸系统的良好影响

人的生命活动时刻离不开氧气,在完全缺氧的情况下,人的生命只能维持几分钟,从这点上看,氧气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来说,比食物显得更紧急,更重要。同时,体内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二氧化碳等废气,需及时排出体外,这都需要有较强呼吸系统的机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一)呼吸肌的功能加强。

人体脊柱、胸骨和肋骨等构成了胸廓,两叶肺就在胸廓内。呼吸肌主要有肋间肌、膈肌等。运动时由于呼吸作用加强,呼吸肌逐渐发达,变得强壮有力。人的胸围增大,加大了呼吸动作的幅度。吸气时在呼吸肌的作用下,肺随着胸腔的扩大而扩大,增加了吸入的气量。呼气时肌肉的收缩又可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肌功能的提高,使呼吸时不易疲劳,能长时间地进行工作。锻炼对呼吸肌的影响可以从呼吸差的变化中看出(尽力吸气与尽力呼气时胸围之差,称呼吸差),一般人只有5~8厘米,而运动员可达9~16厘米。

(二)肺活量增加。

人在做最大深吸气后将气全部呼完所呼出的气量为肺活量。一般成年人在2500~4000毫升,经常从事长跑锻炼的人可达4500~6500毫升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的肺活量也大于一般的少年。这主要因为儿童少年时期也是数亿肺细胞渐趋成熟及迅速发展时期,体育锻炼能使肺泡充分张开,这对肺泡的生长发育及弹性的维持均十分有益。

(三)安静时呼吸频率慢且呼吸深度加深。

成人每分钟约呼吸14~16次,经常锻炼的人呼吸深而慢,每分钟约为8~12次,这主要由于锻炼者的呼吸肌力大,每次呼吸后进入肺的气量多(一般人每次约300~500毫升,常锻炼者可达600~1500毫升)在单位时间内只需较少的呼吸次数就可以满足氧气交换的需要,这样使呼吸肌获得较长时间的休息。

(四)负氧债能力提高。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但是如果人体摄取的最大氧量不能满足人体运动时所需要的氧气时,有一部分能量供应只有通过无氧酵解来实现,这就形成氧债。氧债必须在运动后进行偿还,这也是运动后快速喘气的原因。一般人最大氧债不超过5~7升,运动员则可达20升。运动后肌肉的酸痛,就是在缺氧的情况下,糖酵解所产生的大量乳酸在体内堆积所造成的。必须在运动停止后靠氧进一步分解才能消除。不常锻炼者由于呼吸机能较差,负氧债的能力稍低,一运动就气喘不止,浑身肌肉酸痛。而锻炼有素的人不但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而且对酸性物质的耐受力较强,出现疲劳后消除也快。

五、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神经系统的良好影响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反过来,各种身体锻炼活动也对神经系统产生相应良好的影响,使其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增强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

记忆能力高低取决于大脑的结构与质量。脑组织对氧的供应十分敏感,它消耗人体总氧量的1/4。若想使记忆力旺盛首先要保证大脑得到充足的氧。前边已经阐明了体育锻炼能使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从而为大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氧。人的记忆力和智力还同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络是否完备与繁多有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视、听觉等感觉敏锐,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加快,灵活性增加,人脑的记忆储备信息也随之得到提高。

(二)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因为运动时,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兴奋,与文化学习有关的中枢进入抑制状态。这种抑制随着运动中枢兴奋的加强,抑制得更深,从而使与文化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得到很好的休息,起到了保护作用。学习后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也有利于改善大脑的功能。

(三)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这种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如运动时肌肉需要大量的氧和能量的供应,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迅速地被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机能能力,以适应运动时的需要。当气温急剧变化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体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参加体育锻炼,体内外环境变化多端,能有效地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六、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灵韧等机能能力。身体素质的水平是建立在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健康水平的基础上的,也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体育锻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运动能力是指人体走、跑、跳、投、攀爬、滚、翻、钻、悬垂、支撑、推拉等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在中小学生阶段,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是发展提高的黄金时期。因而在中小学阶段,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在形态、生活和动动能力方面,遗传因素的作用很大。他们指出:"将18岁的儿子身高和其父母的平均身高相比较,发现矮个子父母的儿子比高个子父母的儿子矮14.8厘米"捷克人卡尔库斯根据实验资料提出了:子女和父母身高关系的公式如下:

儿子的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08

女儿的身高=(父身高×0.923+母身高

苏联学者研究子女与双亲身高的关系,认为父子这一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45~0.46),而父女间这一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200~0.382),表明根据父亲身高预测儿子身高更准确些。相反,根据母亲身高预测女儿身高则更准确些。

在运动能力方面,走和跑的生物力学结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较大。

最大吸氧量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的影响(h=0.200~0.750)。有人认为最大吸氧量受遗传影响的有93.6%,最大脉搏频率受遗传影响的有859%。无氧代谢能力比有氧代谢能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则更大(h=0.70~0.99)。

七、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中小学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外界环境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社会环境包括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其它因素对人的有机体的刺激等。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健康就是人体跟自然界的平衡。"这与我国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是一致的。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的高低,是人体机能、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

自然环境很复杂,瞬息变幻。参加体育锻炼接触自然条件较多,特别是空气、阳光和水,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抵抗力,有助于加强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的适应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的工作能力,使机体产生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我国不少单位的统计资料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一般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国外有资料报告:学校中的青少年运动员患感冒的人数仅为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患感冒人数的18%。

八、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陶冶中小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促进心理健康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我国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青春常在",都说明情绪、精神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纳诊所发现,在500名连续求诊而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的报告也有类似的情况,所有求诊的病人,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占76%。最近他们的心脏病专家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的生活方式,是引起人们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他们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会增加血液里胆固醇的浓度,促进血凝块的形成,血压也会升高,还会引起心律不齐。

另有资料报道,90%以上头痛病人得的是一种叫做"紧张性头痛"的病。可见,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人体内都有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这就是良好情绪的力量。良好的情绪还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这种"药物"的医疗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通常发生两种作用:其一是取代引起神经紧张的坏情绪;其二也可以产生与脑下垂体相似的作用,以保持内分泌作用的适度平衡。这种平衡产生愉快的心境,使人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调节人的某些不健康情绪和心理,如意志的消沉和情绪的沮丧。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德里斯考发现跑步能成功地减轻大学生们在考试期间的忧虑情绪 。有人还发现有紧张烦躁情绪的人,只要散步15分钟后,紧张情绪就会松驰下来。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成功的喜悦,有进步的满足,还有胜利的欢愉。此外,环境的改变,精神束缚感的消除,大自然优美环境的刺激,可以使中小学生产生心旷神怡的愉快心境。这对心理的健康乃至整个机体的健康,都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他们身体正常地生长发育、对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的提高、对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及对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只极的作用。青少年儿童时期是身体急速地发展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为身体生长、发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创造了十分有益的条件。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