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人生哲学
哲理故事因故事而生动,因哲理而感人。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故事中的人生哲学,希望大家喜欢,可以放松一下!
故事中的人生哲学范文1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问了孔子一个很古怪的问题:“老师,一个君子,假如我们诓骗他:‘有人掉到井里啦!’他会马上跳下井去救人吗?”孔子皱眉回答说:“怎么会呢?君子会马上赶去察看,但不会糊里糊涂就往下跳,君子可以被欺骗,却不会被愚弄。”
君子可欺之以方这段对话的价值不在于宰予的这个问题有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在于孔子对君子是否入井救人的回答,而在于孔子“君子可以被欺骗,却不会被愚弄”的观点。
有意思的是,孟子竟然也持这种观点。孟子有句名言:“君子可以欺以其方。”就是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用合情合理的骗局欺骗。
孟子举过一个例子。郑国国相子产,是个仁德之人、智慧之人,孔子曾经向他讨教,还夸奖他是“古之遗爱也”。一天,有人给子产送来一条活鱼,子产仁慈,让手下小吏把鱼拿到院子里的池子放生,这人却把鱼弄回家自己偷偷煮着吃了。第二天,子产见到他,问:“那鱼放生了吗?”他说:“已经放生到水池里了。”为了增加这个谎言的可信性,他接着编造说:“那鱼啊,挺逗。一开始放到水里,半死不活的;过了一会儿,它就恢复了生气,摇头摆尾地游走了。”子产一听,很高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条鱼终于到它该去的地方去了。
这个把鱼吃掉还骗人的小吏真是个小人。他事后还洋洋得意地对别人讲:“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把鱼吃到肚子里去了,他还连声称赞,真是可笑啊。”
究竟是子产可笑还是这个小吏可恶?子产让他把鱼放了,他答应后不仅没有照做,违背承诺,还把谎话编得活灵活现,合情合理。一个人,把别人对他的信任看成愚蠢,那么他希望别人把他看成什么样的人呢?
合情合理地相信别人,不仅是仁者,也不失为智者。他在被小人欺骗之前,已然站在小人无法企及的高处。
用合情合理的谎话欺骗别人,不仅是佞者,更是愚者。他在损害别人之前,自己先已堕落。
君子不怀疑正当的东西,不质疑合情合理的东西——因为,维护一个社会基本的信任底线,比防范受骗还重要。
故事中的人生哲学范文2
我有一个朋友承包了一个小煤矿,干得还算顺利。他的性格有些张扬,几个有资历的矿主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有一次在酒桌上,一个很牛的矿主就对他说:“你现在到底有啥啊,凭什么这么张狂呢?”他说:“我可能现在什么都不如你,但是有一样是你不如我的,那就是年龄。你比我大10岁,这10年之间发生什么,谁都不可预料。年轻,就是我的资本。”
争气永远比生气漂亮一席话,让那些财大气粗的矿主们哑口无言。
他这些年经历的挫折,外人很少知道。他总是将坚强乐观的一面示于众人,殊不知,很多时候,他就像一只被捉住的鹰,孤傲、倔强,却不肯认输。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才会独自用嫩黄的喙梳理杂乱的羽毛,用粉色的舌头小心舔舐自己的伤口,然后继续高昂它的头颅。
他说生命是充满变数的,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做一辈子的王,也没有人甘愿自己做一辈子的奴仆。“你可以看扁现在的我,但永远不要低估将来的我。”这是他为自己写的座右铭。
我有一个在农村的表弟,从他身上,我领略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表弟总说,别人总是看扁他,他觉得自己再也没脸活下去。
他是个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喜欢和亲戚、邻居们攀比,比较的结果就是他的日子过得最差。按理说,他是个很勤劳的人,日子本不应该过成那个样子,可是他遇事不经大脑,脾气也倔犟。他总不停地往家里买各种机器,就那么几垧地,买这么多铁疙瘩根本用不上,而且三天两头的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里需要换零件,更多的时候则是闲置在那里,生了一层厚厚的铁锈。亲戚们怎么说,他都不听,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驴憨劲儿。他还总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不开眼,自己这么拼命干活却换不来好日子。面对亲朋好友的贬斥,他不反思,反而变本加厉。给自己买了两个手机,分别办了两张卡,把别人看扁他的话都编成了短信,然后用这个手机发到那个手机上,再从那个手机发到这个手机上,翻来覆去,让他的苦闷在心间产生对流,终日里萦绕不去。他就这样,不停地被自己的苦闷折磨着,终于有一天,精神崩溃,喝了农药。所幸抢救及时,他活过来了,但思想不知道能不能渡过来。
其实,如果他能反过来,把那些别人看扁他的话当成一种激励,多去想一想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那么,这快乐的露水一定会一点点聚集,最后聚集成快乐的海洋。那样,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生活的艺术更像是摔跤而不是跳舞,既要站得稳,还要时刻准备好迎接突如其来的打击。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冷漠的面孔、嘲弄的眼神甚至恶意的中伤、阴险的陷阱……但无论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令人痛苦不堪,无论我们心灵的天空如何阴霾密布,我们都应当笑对人生。
张小娴说:“与其因为别人看扁你而生气,倒不如努力争口气。争气永远比生气漂亮和聪明。”
就凭你,能行吗?人生路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质疑。此刻,需要你说一句:我能行!
故事中的人生哲学范文3
如果你必须与人打架,你会选择一位正常人,还是一位空手道的冠军?相信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正常人。因为大家很清楚,空手道是专家,他们的门路与招数都有名堂方能成为冠军,而且与选手对战的经验更是丰富。
在美国有一则新闻报道:在高速公路上有两台车辆因为些微的擦撞,两位驾驶员一言不和,就在道路边打起来,这两位驾驶员,一个是普通正常人,另一位则是知名的空手道冠军。交手不到数分钟,结果出来了。这样的结果隔天登上了美国头版新闻。
打架的结果是空手道冠军输了。报社的记者在标题上注记了空手道冠军输的原因:“空手道冠军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打头部,腰部以下也不打。”可是普通的人没有学过,因此,没有受到制度与规定的束缚,直直的一拳就击在空手道冠军的鼻梁上,让冠军就此倒地不起!
这则有趣的故事,让人想起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想想看,当我们第一天上班时,没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我们有旺盛的想像力,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的年资越来越增加,我们工作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想像力却如青春流逝般很难再恢复。也许,我们已让专业知识及一些固有的模式主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已渐渐失去了突破与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