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行走礼仪_走路有哪些讲究

2017-05-22

行走姿态能够展现出一个人是否具备相应的礼仪素质。但是,真正走的优雅而不失礼仪,就需要自己注意把握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标准行走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标准行走礼仪

行姿基本要求

行走的时候,要挺胸抬头,腰板挺直,头部要端正,下颌微微收起,两肩要齐平;迈步的时候腿要伸直,目光一定要平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手握成半空拳状态,掌心向内,以身体为中心前后摆动。摆臂的幅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太大的话会显得不够稳重,太小的话会显得不大气,一般前摆约35°,后摆约15°。

整体上要给人一种自信、潇洒的感觉。要知道,走路也能展现一个人的自信与否,自信的人走路的时候往往是昂首阔步,不自信的人才会低头弯腰,毫无美感可言。

起步基本要求

起步时身体可稍微向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脚尖向正前方伸出。

行走时基本要求

行走时,男士双脚后跟踩在一条线上,女士双脚内侧踩在一条线上。迈步不要抬脚过高、落地太重,走不要走得有气无力、拖泥带水;脚步要轻,并且富有弹性和节奏感。一般要求男性要从容、稳健、有力,显示阳刚之美;女性步伐要均匀、轻盈、端庄,显示温柔之美。

在行走的时候,速度要均匀适当,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步幅要适中,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每步迈出的距离相当于自己一只脚左右的长度即可。

需要提醒女销售员注意的是:

穿裙子或旗袍时要走成一条直线,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摆与脚的动作协调,呈现出优美的韵律。

遵守行走礼仪方显修养

两人并行的时候,右者为尊;两人前后行的时候,前者为尊;三人并行,中者为尊,右边次之,左边更次之;三人前后行的时候,前者就是最为尊贵的。如果道路狭窄又有他人迎面走来时,则应该退至道边,请对方先走。路过居民住房时,不可东张西望,窥视私宅。

街道行走礼仪

1.行走路线要固定

一个人独步街头,行走的路线应尽量成为直线。如果不是寻找失物,就不要在行进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2.遵守行走规则

步行要走人行道,行人靠右,并且让出盲道。过马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切忌图快捷翻越绿化带、隔离栏。

3.行走也要有风度

男女同行的时候,男士应该主动走在靠近街心的一边,让女士靠自己的右侧行走。恋人同行,不要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女士只能轻挽住男士手臂。街上行走时,随带物品最好提在右手上,若有同龄男士在,物品应由男士代劳。

4.约束不良行为

行走时不要吃食物。不要在路上久驻攀谈或是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在街上喧哗打闹。

上下台阶的礼仪

1.行走讲究次序

上下台阶,应注意一步一阶,不可并排而行挡住后人;上楼梯时,应让尊者或女士走在前面;下楼梯时,尊者或女士应走在一人之后。

2.上下注意安全

雨天地面潮湿,台阶容易湿滑,上下台阶不可推搡前面的行人或硬行抢道。

走路有哪些讲究

走对了事半功倍

走路有这么多好处,但真让它发挥实效,还得有五方面的讲究:

1、姿势

不能太放松。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目要平视,躯干自然伸直;收腹,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上肢与下肢配合协调,步伐适中,两脚落地有节奏感。

2、速度

每秒走两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苟波认为,快走应保证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大概每秒走两步。

运动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锻炼的人可先走半小时,再逐渐延长时间。快走时,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120次~140次,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辅助慢跑,走跑结合,达到健身目的。

3、时间

下午四点后。很多老人习惯晨练,但早晨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不佳。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早晨锻炼可能诱使疾病发作。

专家指出,下午4时以后和晚上是运动的最好时间,这时关节灵活,体力、肢体反应和适应能力最好,心跳和血压也较平稳。值得提醒的是,如选择晚饭后走路,应在饭后半小时至睡前两小时范围内进行。

4、地点

道路平、空气好。公路边不适合快走,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且柏油路面太坚硬,对膝盖和脚踝冲击力较大。

相比而言,松软的土路和塑胶操场更适合,还要绕开施工工地和环境复杂的道路。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建议,最好在公园等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健走,可保护呼吸系统。

5、准备

穿双好鞋,做足热身。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并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宽松舒适的运动装和透气的袜子也会让身体更放松;随身带瓶水,可以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

糖尿病患者最好带块糖,预防低血糖意外。为避免运动伤害,快走前应先做一些伸展四肢的热身活动,防止因步幅过大、频率太快造成拉伤。

这8种步态背后的健康隐患

一、走路速度很慢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二、走路时手臂不摇

生理学家认为,当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左腿向前迈时,脊柱就会向随之向右旋转,而我们的右臂也会随之不停的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是不摇摆的,可能就意味着,他的移动性受到限制,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后背受伤。

专家支招:纠正走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三、脚掌先拍打地面

美国足病协会前主席认为,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四、步幅小

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这种功能退化可通过按摩推拿来解决。

五、罗圈腿

整形外科专家认为这种步态通常是由于膝关节炎造成的,人群中有高达85%的人或多或少患有这种骨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造成骨骼损耗引起的,如果严重,可通过支架纠正。

六、内八字

这种炎症会造成内八字的步态,有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特征。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

这种步态非常与众不同,看上去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外翻。

七、踮着脚尖走路

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要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排查。

八、跳跃着走路

这种步态更常见于女性,足科医生认为,这是因为她们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过于紧绷,脚后跟一着地面就会迅速抬起,建议还是少穿高跟鞋为妙。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