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论文范文,有关初中德育论文范文
德育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本质上就是人文关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初中德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初中德育论文范文篇一
《 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初中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而初中德育,对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关注不够,德育的痕迹过深,德育活动的功利色彩太浓。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前言:
德育内容的泛化、德育对象的物化和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使我们的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的、理性或非理性的在以非道德的方式实施着道德教育。原本应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与机械呆板的行为操练,学生中普遍出现了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大量道德行为的两面性,导致初中德育的低效甚至无效。
1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未成年人产生了道德价值观念的困惑和冲突:
我们面对一个充满挑战、困惑与机会的世界,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其观念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冲击,一部分人日益感到精神上的失落和道德上的无助,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失范。在成人中出现的精神与思想危机通过种种形式又影响到相对封闭的校园,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并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体验,初中学生发现了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致,发现了书本上写的跟人们做的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家长和教师。这种观察和体验,这种差异的发现,使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使初中生在信仰上产生了困惑与冲突,因此初中德育的实效性逐渐变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1.2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协调性更加突出:
初中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心理问题增加。近年对中学生心理测试发现,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5.1%。初中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高中学生,初中为16.2%,高中为14%。对城市和农村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初中学生进行比较,城市为17.5%,农村为14.9%。少年学生生理上的早熟已是普遍现象。除去物质上的外部刺激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影视、各类大量描写“性知识”的书刊、互联网中种种色情信息,都对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初中生学生不仅对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还对人的生存意义产生了怀疑,过早地思考着生命的根本问题。但这样沉重的哲学命题,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何等沉重的精神负担。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学生自杀、出走的报道多见于媒体。
2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1构建学校德育目标新体系: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前后连贯、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过程又有创新。当前的初中德育,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打破僵局,重新构建多层次、多序列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的多层次,就是在同一目标下确定不同等级学校、不同年段班级、不同年龄学生高低不同的德育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年龄实际的标准。德育目标的多序列,就是把同一目标中的不同层次,按其高低不同的要求,顺次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初中阶段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系列要求,认识到单一德育目标体系在现实情景之下的不适,而对已有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进行调整以解决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中学德育目标的层次序列可以根据年级分别列出“理想信念方面”、“道德品质方面”、“作风素质方面”等。突出学校德育的两大特点,即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式更强调实践体验,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学习同思维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目标层次清晰,具体明确,认知和实践相统一,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2.2让德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需要和源泉。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有远离生活的倾向,“口头德育”、“说教德育”丧失了德育的生活性、生动性和实践性,难以真正把学生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所以,我们要构建起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德育模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3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各校都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德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配合抓,政教(德育)主任、班主任、全体教师共同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试行副班主任制度,增加德育队伍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师德论坛、师德巡回报告等活动,树立师德新形象。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德育数教师的身教最有效,教师是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和直接影响者,一言一行都给学生提供了德育信息,所以教师的身正垂范是提高初中生德育有效性最重要的环节。
2.4下功夫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有专人化时间去做这项工作,明确责任、目标和方法。我们提倡初中生实施德育导师制度,让最需要教育帮助的学生都有一位自己最信得过的老师在思想上得到帮助,行为上得到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文体、艺术、科技、制作等兴趣活动,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消耗在这个年龄必须消耗的能量,实现各自的表现欲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克服自卑心理,然后引导他们逐步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来。“问题学生”的转化虽然很难,但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这个意识,明确教育转化责任,舍得化时间精力,运用“问题学生”帮教转化规律,像抓学校的升学率那样抓“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完全可以达到目标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初中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我们的下一代就不可能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可能成为泡影。因此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创新成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楚营颖.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5(72).
[2]余清训.初中德育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4).
浅谈初中德育论文范文篇二
《 初中德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顾知识的注入,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也较弱。由于传统的初中德育教学过于片面和孤立,学生的价值观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观念不能消除,教学效率就上不来,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提高。所以,作为德育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德育环境不够理想。
在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都将智育放在首要位置,在中学这种现象尤为凸出,因为中考的压力较大。在这个阶段中,学习成绩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德育教学没有发展余地,家长和老师都不是十分重视,德育的环境令人担忧。
2.德育教学理论性过强。
初中生正处于发育当中,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他们能够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但是在学校里,德育过多地是关于一些思想理论;在家里,家长也是简单地说教,也是一些大道理。过于理论化的思想教育只会流于形式,这些大道理只会让初中生感到厌烦,不愿意接受这些教育。德育还要进行考试,而且也只是书本理论上的知识,同样没有实效性。
3.家长与学校配合不够紧密。
家庭教育对小孩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的言行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孩,学生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都跟家长有很大关系。可是一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时常会将社会的负面的行为表现出来,小孩的判断力不是很强,因此,习得了一些陋习。还有些家长是过分是宠爱小孩,对小孩的言行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德育教育有所缺失。家长也很少和学校进行沟通,不能及时配合学校的工作,使得德育教育较为落后。
二、初中德育教学的问题
1.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存在。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教育方式通常是进行机械式的说教和灌输式的教育,这样的模式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当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时,他们还难以做出正确的分析,这些德育知识没有得到正确的运用。传统的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代德育教育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选择价值观的能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学会分析与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形成理智的价值观。
2知行脱节。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进行德育教学,能起到实效。德育就是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再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这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目前,初中德育教学在知行上基本上是脱节的。由于在德育课堂上,过于抽象地道德理论并未能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当然,如果德育只是条件反射性地进行训练,没有学生理性的思考和独立自由地选择权利,学生最终的道德言行还是会脱节。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1.谈话法。
与学生谈话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老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也能独立进行思考,并作出积极的回答;还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出反馈。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就是学生人数很多,一对一的谈话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老师不能与每位学生交谈,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传递知识面也较窄。
2.讨论法。
讨论法是老师就某一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自发表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很多能力,如集思广益的能力,讨论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评价,通过与别人的观点进行对比,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得到发展,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意见,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各种事实、原理和概念来证明自己的难点。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样能得到提高,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就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书籍以习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中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读书指导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如要给学生提出要求和目的,还要出一些思考题;再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技巧,哪些适合精读,哪些适合泛读,哪些地方要作记号和批注的都要适当引导;读书指导法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阅读完之后,老师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谈谈体会,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德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是一个较大的体系,教师应该进行合理有效地选择,才能达到德育的效果。
1.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现状选择教学方法。
初中德育的育人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选择有别于其他学科。从现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看,它更注重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的养成教育,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日常体验。
2.按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风格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师个人的能力和风格密切相关。有的教师有激情、充满活力,易鼓动人;有的教师冷静、理智,给学生一种威严。
五、总结
总而言之,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而我们的目标也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德育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德育教育,针对学校德育教学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
浅谈初中德育论文范文篇三
《 初中德育教学转化与结合略谈 》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迫切要求进行德育教学的转化和结合,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的要求,作为老师也要更加注重德育,通过德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初中生以后的学习拥有正确的思想指引,同时也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始终坚持德育思想理念
在初中教学中实现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就必须始终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不仅要合理规划学校的体育场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体育资源,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体育场地达到更好地练习效果,同时还要加大对理论课的教育,要努力突出学生特色教育以及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其他科目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始终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积极参与到实践课堂中来,能够主动向老师提出课堂上的质疑,同时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或建议,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努力树立健全的德育教学观念,完善现有的德育教学体系
要更好地在初中实现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初中各科目教师就要做到在具体的各科目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素质特性,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应该树立起健全的德育教学观念,相应地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德育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符合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而且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应该格外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理论,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思想的成熟。
三、努力加大教师队伍对德育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实现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各初中学校就必须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使每个教师熟悉并掌握德育教学转化与结合,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不仅要加大对每个老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力度,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水平,以更好地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加大对其德育思想的培训和再教育,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爱生意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以更好地做到热爱自己学生,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四、老师要引导教学,进行正面鼓励,侧面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实现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初中各科目教师始终要做到引导教学,进行正面鼓励,侧面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努力解决学生的专项问题和对知识掌握程度问题,同时还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始终是人们进行学习的最好的记忆助手,促进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提高文学知识,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气质,塑造更好的形象,注重塑造学生的健美体态;努力做到在体育等艺术性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五、努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要更好地在初中实现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初中各科目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具体的科目教学,促进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展性的原则,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无限的期望。在平时的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初中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逐步的学习过程中变得具有可接受性,以更好地加强他们的可塑造性,老师要注意外界的指导,增加他们的知识,多给予他们帮扶和关爱,以更好地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六、建立新型的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要更好地在初中实现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初中各科目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丢弃那种呆板说教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地和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而且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民主的方法,以更好地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身价与学生进行谈话,努力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在初中不断加强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广大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广大初中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广大初中生在学习中培养自己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有关浅谈初中德育论文范文推荐:
1.初中德育毕业论文范文
2.初中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3.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
4.毕业德育论文范文精选
5.关于大一德育论文范文
6.有关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7.有关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8.小学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