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是什么

2017-06-03

相关话题

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投融资来实现产业政策的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是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措施

投资规模与消费需求结合

积极财政政策

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投资和生产上,亦即放在增加产品供给上,因为供给的约束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则是消费需求,有效需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新形势下有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必须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结合

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因为当前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轨时期,在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下,主要由于转轨“镇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而形成的过渡性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和性质,即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等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那就很可能诱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加重结构调整的困难,从而非但无助于当前经济的协调、有效增长,而且还将为后续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多的麻烦和后延性障碍。

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结合

在政策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济与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其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是从其在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障碍和困难,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当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结合

在政策效应的考虑上,使扩大内需的当期政策效应与长期政策效应相结合。因为,既然需求不足将是制约我国后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问题的解决就不能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在政策取向、政策效应的分析和估量上,必须把短期与长期、当前与今后加以统筹考虑。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完善财政政策措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应增加发债数量,保持必要的支出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并落实好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规模,支持文化、体育、健身等消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康复等服务机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时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降低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对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关税,落实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等其他各项税费减免政策。

完善财税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保障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启动新一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扩大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范围,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提质增效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培育各具优势的城市群,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扶持力度,增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水平,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施产量大县奖励政策。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创新完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合作化、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落实和完善农村金融奖补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稳定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稳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健全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积极推进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健全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支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开展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启动普通高中债务化解试点,扩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范围,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支持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支持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继续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和中央财政支持高校发展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适当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并扩大免费服务范围,推动实施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制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相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着力支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推动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积极建立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继续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均衡省以下财力分配;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政府性基金支出项目库建设,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建立并强化预算监督制衡机制,积极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预算公开,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深化国债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抓紧研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全国试点的方案;研究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进一步健全消费税制度,充分发挥其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一步规范税费关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