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两例应用探讨论文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要青少年的思想树立与合理的心理指导。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两例应用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两例应用探讨全文如下:
1 “成就动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假如有人让你在一个无人的屋子里独自一人玩套圈游戏。你可以自由选择起点位置。你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近的位置,百发百中?还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远的位置,鲜有套中者?还是选择距离目标适中的位置,约有一半次数套中目标?
距离很近,绝对不会失败;距离很远,则别人也成功不了,自己也不会失败而被别人小瞧。相反你选择了最后一种,则表明你是一个成就动机很强的人,你不断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内挑战自己、追求可能的成功。
而对于一所初中校而言,每年的中考成绩是检验该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那每次月考习题难度的设置就是一项很有学问的考验了。我以去年(2011年)中考几科为例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今年我校中考考得较好科目为历史、英语,几项具体指标均位列包头市第一,而语文、数学学科几项指标在昆区排位也不是特别理想,这两科几次期中及月考测试均分及试题难度如下表1示:
这两科几次考试试题难度系数有一个很好的规律可循:即难度系数均在0.3-0.4之间,属于难度系数居中,不大不小,且越接近中考试的考试难度系数越低,使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心理预期及暗示,越临近中考我的成绩越高,这说明我这阶段的复习卓有成效。(如表2)
这两科的难度系数第一个特点是语文学科有点低,将近0、3,而数学学科有点高,基本在0、4以上,且没有一个系数的逐渐降低的过程,这样对学生应考状态无明显帮助。
2 “霍桑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霍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设备先进,具备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及养老制度,但工人们仍然感到愤愤不平。于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一个由心理专家参加的多方面专家研究小组,在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实验初期没有任何进展,后来,工厂增加了车间照明,调整了工间休息等,工人的生产效率稳步提高。
分析发现,致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真正原因是参加实验的工人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加倍努力地工作,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着我校办学声誉的不断提升,学校班级数目逐年增加,班容量渐渐超额,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各科任教师的作业批改量渐渐加大。鉴于此,针对作业的布置及批改诸事宜并达成以下共识:
2.1 关于教师布置作业的规定
1、每节课给学生预留10--15分钟课堂作业时间。
2、家庭作业当堂布置,不允许在自习课布置家庭作业分层次布置作业,题目典型,难度与量适中,让所有学生均学有收获。
3、语文大作文每两周布置一次,同时要有适量的随笔、小作文 英语书面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十五篇。
4、非毕业年级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作业当堂完成,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
2.2 关于作业批改的规定
1、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次数英语、数理化、毕业年级政史地生不得少于17次;语文作文批改次数不少于6次。
2、教师批改作业时,应做到:
(1)反馈及时:批改后的作业应在下一节课之前返还学生,时间过长,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就失去了作业本身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课堂效率
(2)反馈信息量足:教师批改作业不能只有简单的对错号,应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所以每份作业除了有常规的对错符号和日期之外,还应有对学生作业的简单评价
(3)校正措施得力: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应对上次作业的改错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否则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变成遗留问题会影响到后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