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的成语故事

2016-12-01

汉语中的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特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寸之舌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三寸之舌的意思:

【解释】: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寸之舌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番后,勉强同意他一起去。

貌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和同行的19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19个门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紫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

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千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他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

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国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三寸之舌造句:

1) 张仪以三寸之舌纵横天下。

2) 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

3) 三寸之舌能驱使五尺之躯。

4)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5) 司马将军今日莫非也有意以三寸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乎。

6) 阿寺凭着三寸之舌将古丽西的身世完全常识化了还整出了一段让人心酸无比的故事。

7) 没有势力纵是舌灿莲花口吐金莲不过是三寸之舌又有何人有心将心托付?萧楚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需要一气冲向权利皇冠的巅峰。

8) 以三寸之舌闻达于天下凭三尺青锋威慑于诸侯。

9)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10) 公子但可放心纵然苏醒心有余虑我也可施展三寸之舌将其说服!

11) 这颍川里谁又能要我郭嘉如何?不是嘉自傲就凭郭嘉这三寸之舌便足矣何况有文若照拂你留下的诸多后手也不是摆着无用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