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滕王阁序》历来是一篇公认的杰作,但也是一篇极有争议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问题探究
历代注家对《滕王阁序》中于阎公和座上诸公的赞词,看法就大相径庭,有人斥之谀词,以为与王勃恃才傲物性情不符,视为病笔,有人誉之谦恭有礼,不失分寸,以为不如此,反而不合情理。对《序》中用典的出处、含意,以及涉及的人物,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孟学士是不是阎公女婿等。对这些争议,有的涉及到较深的学术问题,我们中学生没必要深究,有的没有定论或者对理解课文关涉不大,可以置之不理。但有些是不能回避的。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正确理解课文,还是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都很有益处。下面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研究。
第一个问题,课文中有些词语和句子的解释,传统的说法可能不够准确,本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主要有:(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6)时运不齐,命途多舛。(7)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请你把本书的解释和课本的解释进行比较,说说哪一种解释更妥,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对于文章的题目及体裁,历来说法很多,莫衷一是。教材用的题目是《滕王阁序》,在注释中又补充说:“原题作《滕王阁诗序》,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师用书》说:“《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但有许多选本用的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或者《宴滕王阁序》,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分析,究竟以哪个题目为确?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这四个句子,课本和历来大多数选本在“星驰”后面加句号,本书认为这个句号当改逗号。原因是,这本是连贯的两句话,只是作者用合叙的手法,调换了句序。正常的写法当是“雄州雾列,台隍枕夷夏之交;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调换句序可以使句式由单一的四六、四六句杂以四四、六六句,避免了呆板。这四个句子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雄州”、“台隍”句,通过续写洪府位置,以煞住上文对古人的追索,“俊采”、“宾主”句,通过夸赞人才之多,以引起下文对时人的铺叙,很自然地把文章收回到了滕王阁宴会。如果用一个句号,前后的这种关系就全被掐断了。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潦水,传统的注释都说指蓄积的雨水。潦,lǎo。对于“山”,则没有注释。虽然《楚辞·九辩》有“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的说法,但是,这到处都有的“潦水”和“寒潭”又与滕王阁有什么关系呢?《教师用书》说:“‘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个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论,‘而’字前为因,后为果。”这种说法,只是越说越糊涂。
其实,潦水,潦,当读Liáo,乃是水名,指南昌县境内赣水尽头的一条支流。《水经注?赣水注》:赣水总纳十川,中有一潦水,“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又有缭水入焉……其水东北径昌邑城而东出豫章大江”。寒潭,也是指赣水,《水经注?赣水注》:“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暮山,傍晚的山。这里指西山,又叫南昌山,距南昌四十余里。弄明白了上述词语所指,这个句子的意思就非常清楚:赣江的尽头有一条支流是潦水,深秋的江水寒冷而清澈;傍晚的西山烟笼雾罩,呈现出一片紫色。前一句写赣水的特征,后一句写西山的特征,合起来描写滕王阁秋日的水光山色,把读者带入如诗如画的审美境界,所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对于这一点,应宗强先生在《滕王阁序揭秘》一文中有详尽的论述。
(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这个句子有两个问题。第一,“层峦”,有的版本是“层台”。哪一个好?本书认为“层台”比“层峦”好。我们看一看作者行文,前有“烟光凝而暮山紫”“访风景于崇阿”,已经写过了山,接着“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因此文章写到这里应当紧承“旧馆”二字写滕王阁,不可能上句回过头又去写山(峦),下句再接着来写馆(阁)。再说,如果是“层峦”,这个句子的意思,向上看,重重叠叠的翠绿山峦耸入云霄,向下看,流光溢彩的滕王阁面临万丈深渊。那么,对滕王阁为什么就只有向下看,而没有向上看呢?如果是“层台”,那么,这几个句子既写了向上看,滕王阁怎么样,又写了向下看,滕王阁怎么样,这才符合情理和逻辑。此四句出自梁朝王巾的《头陀寺碑文》:“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地。”王勃把“层轩”改为“层台”,易一字而意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