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创新提问方式

2017-06-26

导语: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创新提问方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原则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初中语文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设计出系统性的问题,不能设计漫无目的、零碎的问题,使学生在深入浅出的提问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如教学《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教师要认识到文章是想通过这篇小说,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为了向我们展示当时沙皇统治的腐朽,当时警察制度的黑暗。因此,学生在理解文本后,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提问:谁是小狗的主人?奥楚蔑洛夫善变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土壤催生了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社会畸形儿呢?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较轻松地理解文本含义,这种系统性的提问设计能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课文的思路走,避免了无目的性提问浪费时间。

2.启发性原则

初中教师设计问题要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启发性是指教师设计问题时不能过于简单,那样起不到启发的作用,答案方面不能过于限制,要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教学《老王》时,在概括老王的形象时,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老王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呢?是不是正如文章中告诉我们的:“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理解又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可以组织辩论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老王是一位勤苦、本分、善良的人。这样的人生活却是悲苦的,最后却孤独的死去,所以老王又是一位不幸的人。这样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拓展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适当性原则

是指在提问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要照顾到班里所有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如果教师提出超越学生能力的问题,学生无法理解也无从思考;如果教师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多思考,这都是不可行的。初中语文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智力与受教育程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提高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

4.创新性原则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对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理解是不同的,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突破教材限制,加强提问的开放性,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技巧

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提问方式。

1.创新提问角度

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提问时都会围绕着中心思想、写作技巧来问,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就会固定在一些条条框框内。初中语文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巧妙选择切入角度,使问题具有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孔乙己》时,这篇文章存在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学生不易理解,对这样的地方提出问题:它们是不是真的矛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最后再次启发: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这样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并认真分析课文,从而达到解惑的目的,并领会到作者写作的妙处。

2.创新提问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些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却暗含着深刻的意义。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如教学《背影》时,要抓住文章的重点,作者四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弄清楚作者“写背影”的原因,就能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了,从而加深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些文章题目与内容在字词的用法上看似矛盾,但其实却是作者为突出文中的特点而采用的一种写法。

语文教师要抓住文章的矛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如教学《最后一片藤叶时》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的标题是“最后一片藤叶”,作者是在写藤叶还是在写与腾叶有关的人?当腾叶飘落后,围绕藤叶发生了什么?这样能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探究“最后一片腾叶”背后的故事,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创新提问方式

提问设计创新还能体现在提问方式上,对一些复杂难懂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本质,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陋室铭》时,教师可以用“陋室为什么不陋”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深层意蕴。但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问题的引导,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其实只要以这个问题为主问题进行分解,设计成几个小问题,如“陋室”有什么含义?“不陋”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有效地设置问题并进行合理分解,就能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总之,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过细、过滥、过浅等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提问设计不周。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问设计,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提问,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