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多少
噪声是声波的频率、强弱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从生理学而言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有人认为噪音不过是外界的环境,对人体影响不大,殊不知,噪音对人体影响大得多。
据医学专家介绍,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轻者,可引起听力损失,精力不能集中,失眠,神经衰弱;严重者,可使血压升高,心脏功能失常,并能诱发其他疾病。另外,噪声还会严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有时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其实,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谁又不是噪声的受害者呢? 可以这样说:一个国家对噪声的控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水平和文明的程度。控制噪声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满意的声学环境。根据这个要求,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一些不同目的的噪声标准。比如我国制定的标准是:保护健康和听力的标准为70~90分贝;脑力劳动为40~60分贝;休息为30~50分贝。前者为理想标准,后者为最低标准。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噪音
噪音防治管理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1)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2)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25~50 分贝。
(3)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噪音控制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零听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噪音防治办法
(1)营造隔音林
(2)将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搬离市区
(3)源头处预防,传播过程消减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国内已经有这方面噪音治理先进技术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如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司等在噪音治理与振动控制行业领域做出比较突出贡献。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总之,对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与不同持续时间的噪音,应有一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