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在期中考试之后,做一些试卷的分析,会让你得到新的收获。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一)
本次期中测试,从试卷看,层面很内容很多,知识点分不到了方方面面,涵盖了本册书前四单元的重要内容。试卷综合性强,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份真正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试卷。
这次测试是为了引导教学,为学生赢取全面而扎实的语文基础。既重视课本,又走出课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加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比较灵活地检测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考查了学生的音,字、词、句、诗文、背诵积累、阅读理解,习作等几方面。题型灵活,注重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
从整个答卷情况看,学生卷面较为整洁、字迹工整,大部分同学做题能认真思考,沉着答卷。通过这次测试,我发现了教学中不足有二:1、对心目中的优生管理不到位,结果优生成绩不优;2、知识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太差。
从我班的试卷来看,学生的音掌握不好,可以说全对的没几个,每个学生后多或少的都有丢分。我们认真反思过,主要责任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够灵活,拘泥于常规训练,题型稍一变,学生就不知怎么作答。
背诵与积累。这部分涵盖的课文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对这一部分掌握的较好,主要测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古诗的掌握与理解,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与认识。由于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答得很理想,我们较满意。
阅读题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学生答得较好,中下学生丢分原因是不细心,没审清题意,前后鼻音不分,笔顺笔画不过关,这和我平时教学不细心,训练不到位有关。今后在教学中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课外阅读题,学生能把平时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结合短文后的问题认真分析题意,答案正确而全面,有些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语文实践部分能针对题意各抒己见,真实的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的心里状况。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部分学生词语理解能力较差,不喜欢动脑经,对问题概括的较差,不会用关键词,住不住重点,今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扩大视野,积累知识。
习作方面。学生选材的空间较大,能让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本次试卷题量较大,学生答题时间仓促,作文构思时间不够,作文质量不高。
通过这次测试,我发现了教学中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心目中的优生管理不到位,结果优生成绩不优。
2、知识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会说写不出。
3、学生词汇不够丰富,概括能力不强。
4、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粗心,不认真审题。
针对期中测试出现的问题,下步教学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养成认真对待每道习题的习惯。
2、继续落实基础知识,让全体学生掌握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字词、音节。
3、继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继续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
5、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小考和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二)
上个星期,学校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六年级老师初看试卷,窃喜。因为这些题与我们平时检测的题相比容易多了,而且,大部分试题老师们都带着学生复习过,所以按说这次考试学生的成绩不会差。
可是当我们再细看这些题的时候,发现,第一大题的第6小题“按要求写句子”的第(1)(2)(3)题,共4分,而这些题题意不明,如,第一小题,给了个例句:“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在“荒凉”和“热闹”下边加了点,下边的题是:“句中恰当运用反义词:————————————————”,由于题意不明,大部分学生填成运用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好处了。2、3小题,情况类似,我就不再一一举例了。这样就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因而失去这4分。于是这又让老师们担忧起来。
拿到学生成绩的时候,老师们更是傻眼了,因为一个班真正考到90分以上的学生并不多,看来我们还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力,需要好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做以分析一下了。下面我就我班的实际情况做以具体分析如下。
此次测试,我班有60人参加考试,6人不及格,4人特优,79分1人,89分3人,人均78.7分,优秀33人,综合值72.71。
我班学生的情况是这样的。薛金龙、张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们的妈妈对我说,他们从一年起学习都是个“o”,他们做家长的早就把他们放弃了,说不要让我深管他们,管也是瞎操心。
郑斯林、许坤良这两个小家伙,听教过他们的老师说,是有名的捣乱鬼,经常把班级搞得乱七八糟。更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考试成绩没突破过30分。他妈们说,是他们坑了孩子,只顾着跑二胎,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在一年级时成绩都很差,后来就级级差,现在已经是无可救药了。
邹然,她妈妈说她天生弱智,7岁时还不会说完整话,上下楼还需要家长抱着,后来会跑了,上学了,成绩从来都是班级最差的。
王迪、王君虽说是女生,可比有的男生还赖,整天和男生打打闹闹,搅得复课老师课都上不成。谈到到学习他们却是大眼瞪小眼,作业只会印刷,同学们说他们期期都是印刷机。
郑寒、郭喜雨、李扬、张瑜等,这些学生虽然比较听话,可是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刚刚背过的东西,眨眨眼就忘了,就拿这次考试来说吧,第一大题的第三小题,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考试的前一天还让学生一个一个在我跟前背背,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又不会做了。真是气煞人也!怎么就越来越不会教了呢?悲哀!教住这样的学生真是无限悲哀呀!
第一题是积累运用,31分。除了口语交际的4分外,其余的都是书上的死题,可是学生却做得不好,大部分都失去5到6分,有的还甚至失去10分之多。虽说1、2、3小题题意不明,也不该失去这么多分,这可见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也说明学生的学习还不够扎实,今后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狠下功夫,狠抓学生的双基础教学。另外,我也在反思,开学至今,只顾着抓那一二十个差生,整天都在让这些差生背、默,结果,差生没抓上去,也让中等、优等的学生钻了空子,放松自己的学习,导致该记的没记牢,成绩上不去。
第二大题,阅读理解。36分。课内知识占23分,课外阅读13分。课内知识,我知道我们5个班的老师都让学生读过,并在学月考试中反复考试过,可学生竟然做得并不好。这可见学生的遗忘性是很大的。今后在教学时,我们应做到一边学习新知,一边复习旧知。以求学生学过的知识牢记不忘。
课外阅读13分,大部分学生失分在5分左右。失分最多的是破折号的作用和最后一小问——对短文的理解。可见,学生阅读短文还把握不了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抓不住文章的主旨。今后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成一个重点来抓。
第三大题,习作表达,30分。要求写一次生活中受到的批评或表扬。在讲《“妙极了”与“糟透了”》一课时,我们都注意进行拓展,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表扬与批评。按说这次习作应该能写个差不多,可是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大多选取的事例不新,叙述不生动。失分都在6分左右。这可见,学生的构思、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面还很欠缺,今后应在这些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促其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这次测试,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下步教学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养成认真对待每道习题的习惯。
2、继续落实基础知识,让全体学生掌握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字词、音节、修辞、写作方法等。
3、继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继续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
5、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小考和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三)
一.班级情况
在籍学生45人,参考45人,42人及格,及格率93.3%,最高分92分,高分率50%,最低分43分。
二.试卷分析
就答题情况来看:
基础知识部分:
看拼音写词语、填空并解释加点的字、照样子写词语、修改病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总体情况良好,这和我们平时夯实基础、抓准重点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颠簸”一词错的人较多,因为这个词两个字字形相似,一眼看上去差不多,部分后进生对字形的细致辨别能力较弱,对字的每一部分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出错。“写出与‘井然有序’结构相似的词语”一题也有不少错误,主要是学生对题目意思不太明确,没有正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如果能在“然”字下打个点,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了。修改病句也是弱项所在,特别是“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一题错误较多,这题的语病较多较隐蔽,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有些学生不能准确找出病因,就凭着自己的感觉来修改,当然失分率较高。
阅读部分:
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总体上看,题目较容易,重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并与生活联系,适当拓展。由于我们平时上课时目标明确,直击重点,所以课内阅读得分率较高,基本没什么错。课外阅读部分,学生基本能读懂文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根据具体的语句理解文章中心并较为准确地进行概括,回答问题的条理性较强,语句较为通顺。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掌握不好,失分较多。仔细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学生对有哪些关联词不是很清楚,所以有人填的根本不是关联词,还有人对前后句的关系没有搞清,虽然填上了关联词,但是没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关系,还有一些学生仅仅就句子关系来填词,没能将句子放到整篇文章之中来考虑。
习作部分:
本次作文题目自由开放,学生写作范围广,题材较新颖,能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写,内容充实,描写具体生动,得分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这次考试暴露出一些不足,重点在修改病句和填写关联词语的题目上,相对失分较多。所以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我们还将这个月训练重点定为修改病句和填写关联词,将对学生进行专项强化练习,力争更进一步。
通过这次考试,也再次提醒我在教学中要更新理念,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加强阅读,培养习惯。要以课本为例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由课内向课外开拓,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学习偏重于积累,是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能力培养是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就要从教材的知识体系出发,在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积累语言的同时,加强运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论到哪个年级,我们都应始终将加强课外阅读和习惯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规范书写、细致检查是对一到六年级所有学生都必须要强调的习惯,真正使好习惯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