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代表着什么
大暑一个“大”字就充分体现了天气炎热程度不容小觑,大暑高温下,炎热天气无时不刻的都在透露着一股把衣裳湿透的劲儿。大暑的威力可比小暑厉害多了,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有点决不能“丢脸”的意思。大暑之后便迎来立秋。想知道大暑代表着什么吗?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大暑代表着炎热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每天都会很热。
大暑代表什么: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它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所谓的“大暑”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和热有关,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太阳到达黄经120°,一般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因为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期间,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2016年7月22日 17:30迎来大暑节气。
今明天(22日-23日),南方高温范围逐渐扩大,局地将达39-40℃,大部分地区体感温度超40℃。此轮过程将是今年以来南方最大规模的高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湿度大,公众需加强防暑降温。今天是大暑节气,往年大暑期间,也是我国多地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尤其是长江流域,气象部门提醒当地公众注意防暑降温,注意控制情绪,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外出,同时常备藿香正气水等防中暑药物。
大暑热的时候温度有多高:35度以上高温常侵袭
进入大暑就是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是反映暑热程度已达到极点,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
大暑赏荷花
大暑时期,盛夏荷花盛开,无论北京、杭州、南京,人们在傍晚时分,出门欣赏新开的荷花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萧放说,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
“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明代文学家钟惺《夏冰》即是对此事的记载。”萧放表示,当时在京城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直到清代仍存,“冰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沿湖赏荷花,亦是古人消暑的佳趣。盛夏六月荷花盛开,无论北京、杭州、南京,人们在傍晚时分,出门欣赏新开的荷花。相较而言,萧放认为北京什刹海“荷花最盛”,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而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是盛夏赏荷的胜地。“暑月游船也是当时民俗之一。旧时南京人在大暑时节,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风光无限。”萧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