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科技论文

2017-03-28

环境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环境学科技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环境学科技论文篇一

媒介环境学发展现状初探

【摘要】媒介 环境学是一种比较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在我国的 发展还处于起步的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并对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做了 总结。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 传播理论 发展

随着当代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新兴媒介的 网络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于媒介的 应用方式。电子信息的传播将时间和空间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点,于是麦克卢汉的预言“地球村”成为了现实。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技术对媒介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不拘泥于传统的批判学派和 经验学派的理论,自成一家,媒介环境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登上舞台,随着这一理论的发展,长期处于传播学边缘的媒介环境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媒介理论。

一、媒介环境学的兴起

媒介环境学研究的起源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北美,以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最为著名,早期的代表人物首推麦克卢汉。早在麦克卢汉之前值得一提的学者是伊尼斯,著名的代表作是《帝国与传播》以及《媒介的偏向》。《帝国与传播》开篇他这样写道,“一种基本媒介对其所在的文明的意义,是难以评估的,因为评估的手段本身受到了媒介的影响。实际上,评估本身似乎就某种类型的媒介的特征。”所谓传播偏向,就是“传播的形式可能会对传播的内容产生影响”这可以看做是“媒介即信息”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麦克卢汉提出的“冷媒介”、“热媒介”、“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理论,并且通过使用媒介环境,方便大众理解传播技术和媒介对 文化和 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这个术语首创者是麦克卢汉,但正式的使用者是尼尔·波兹曼(N Eil M.Postman)。20世纪60年代晚期,波兹曼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时采用媒介生态这一术语后,它才转变为代表一种媒介研究中用于正式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他于1970年在纽约大学的 教育学院设立了“媒介生态学研究”(Media Ecology Program)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课程,这是媒介环境学的最初基石。之后在波兹曼的带领下,他的博士生、研究生以及很多有此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沿袭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并将这一理论发展成为媒介研究新的领域。1998年8月4日,媒介环境学会(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在纽约宣告成立。学会继承了伊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和传播研究思想,其精神领袖是尼尔·波斯曼。

二、媒介环境学的内涵

波兹曼给媒介环境学下的定义:“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的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知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其中包含的‘环境’一词指的是环境研究——研究环境的结构、内容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①

媒介环境学将环境分为三个方面: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波兹曼认为新的媒介的出现势必会带来环境的改变,他将人类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和技术垄断文化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即工具使用文化类型、技术统治文化类型和技术垄断文化类型。②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者几乎都看到了媒介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媒介的变化带来认识论和意识形态的改变,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这种影响无疑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面对技术变革,新技术的影响不可能被控制在有限的人类活动的范围内,我们在使用任何媒介的时候,都适应了媒介本身这一符号环境。

三、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1、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主要包括四部分:“媒介即信息”,“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和“地球村”,主要收录在他的著作《机器新娘》(1951年)、《古登堡群英》(1962年)、《理解媒介》(1964年)、《媒介即讯息》(1969年),这些理论在传播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媒介即讯息”中,他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③新的媒介出现可能会淘汰旧的环境,但是也会随之形成新的角色。

麦克卢汉将媒介和文化的变迁 联系在一起,使人们相信媒介是当代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式,也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动力。

2、尼尔·波斯曼

波斯曼与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一脉相承,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主张。

波兹曼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中。在《童年的消逝》中,他阐述了童年这一概念从无到有再到一步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中世纪并不存在童年,也意识不到童年和成年的不同之处,印刷术的出现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童年是不等同于成年的特殊阶段,于是为保证这一权利的实行,世界各地开始兴办学校。媒介环境学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环境都是一个复杂的人际互动传播系统,其符号环境决定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产生,还有该环境中的人,学校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媒介”符号环境,形成了独特的 语言体系和结构,在文化的发展和童年形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波斯曼担忧电子媒介的出现最终也会导致学校的消亡。

电视出现后,作为电视的受众没有严格的区分,所有的节目展示在儿童的面前,童年开始逐渐消逝。“一如语言文化改变了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人的思维倾向,一如公元五世纪社会识字文化的消逝促成了中世纪的头脑,一如排版在16世纪增强了思想的复杂性,其实改变了思考的内容,那么,电视使我们不必区分儿童和成人,因为电视的本性是使智力趋向单一化”。④

《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即隐喻”,“媒介认识论”,认为无论 政治、宗教文化、教育都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在技术带来大量便利条件时,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成为娱乐的阶下囚。“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⑤“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尼采说过,任何 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的哲学。我们还应该加上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它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⑥波斯曼对技术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他提出媒介环境学的全部命题是推动人们的洞察力,做到人文关怀。

四、媒介环境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媒介环境学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一般认为引发国内媒介环境学大讨论的是2001年邵培仁教授的两篇文章《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但文章多是从政治, 管理的角度出发,多为研究媒介之间的生态环境,不同于北美的媒介环境学。

林文刚的《媒介环境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媒介环境学的发展和概况,他认为媒介环境学是社会文化研究领域。在《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里说:“媒介环境学不可能(大概也不应该)等同于波斯曼研究或麦克卢汉研究,也不能和芒福德研究、艾吕尔研究、翁研究或朗格研究划上等号。从整体上来看,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超过了它思想成分的总和。”何道宽翻译了大量关于媒介环境学的著作,并 发表了《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麦克卢汉在中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等多篇 论文介绍北美的媒介环境学理论,提出区分中国的媒介生态学和北美的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差别,注重研究媒介本身对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媒介内容。

在国内的研究中很多人将麦克卢汉、波斯曼理解为媒介决定论,认为他们过分夸大了媒介效果,麦克卢汉一味强调技术对社会环境的强大作用,认为社会是一个被技术和媒介充斥的世界,而波斯曼则是过分悲观地认为面对技术人们无能为力,在享乐中失去自由,他担心人们会毁于他们所热爱的东西。近年来,在研究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认为“媒介决定论”是对麦克卢汉和波斯曼的媒介思想的误读。

无论如何,媒介环境学的出现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很多人归因于美国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处于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社会思想异常的活跃,这就为媒介环境学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其次对于媒介的研究,学者只是从媒介的内容研究媒介效果,而忽视了媒介本身的作用,对新技术的探讨提升了日程。第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变动。其实,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只是一味强调新技术的优势而忽视了其对文化和旧的社会环境的冲击,在这个大潮中,很多优秀的文化在不断地消逝,而人们沉迷于新媒介的享乐中,最终迷失自我。

媒介环境学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领域,虽然还处于成长阶段,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但是依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我国的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要看到国情的不同和媒介体制的差异,寻找自己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①②尼尔·波斯曼 著,何道宽 译:《技术垄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1:33

④[美]尼尔·波斯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⑤⑥[美]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23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09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环境学科技论文篇二

城市环境学的发展变迁

随着城市的 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城市灰尘的治理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当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城市本身自然成为其难以忽略的主体。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 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 注。城市灰尘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城市水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光化学烟雾等,构成了城市环境灾害系统,成为城市环境重点预警、防治、治理的对象。

在常静等人 发表的文章《城市地表灰尘的概念、污染特征与环境效应》中,将城市灰尘污染描述为城市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目前,城市灰尘污染尚 未被人们所认识,实际上城市灰尘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城市灰尘污染可以作为城市环境学中的一个科学研究分支。

城市灰尘概况

城市灰尘是指粒径小于20目(<0.1920mm),分散于城市不同区域(位置、功能区)的表面固体颗粒物。按照城市灰尘的来源和颗粒物的性质,进一步划分为街道灰尘、区域灰尘、大气灰尘。

城市灰尘的物质来源属城市灰尘环境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灰尘的物质来源分为三类:其一为远程来源;其二近程来源;其三为市内来源。

远程来源以三种形式迁入,一种为风尘沙的作用;第二种为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另外一种为人为远程带入作用。近程来源为近程风力作用、近程带入作 用、市郊混染作用;市内来源为市内建设作用、市内交通作用、市内汽车尾气、市内颗粒物排放等。城市灰尘的物质来源研究是城市灰尘防治、治理的基础,截源才 能堵流。

城市灰尘物质组成研究沿用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物质组成发现规律、揭示原理、寻求质的变化。通过对城市灰尘粒径组成研究可以弄清灰尘的物 理学性质,城市灰尘矿物组成研究可以弄清灰尘的矿物学性质,城市灰尘元素组成研究可以弄清灰尘的化学性质。城市灰尘物质组成研究是城市灰尘环境污染最基 础、最本质的研究内容。城市灰尘物质组成的研究,除了进行元素及其同位素含量测定外,还要考虑超微粒(<66μm)物质研究,因为小于200目 (<66μm)物质粒径分离要使用非常规方法。从物理学角度讲胶体颗粒级(<0.14μm)、介观物质(微米或亚微米级,包括 108~1011个原子)、纳米级物质(包括9~10个原子,<0.11μm),其颗粒极小,可称为超微细物质;从化学角度讲离子、原子、分子、原 子团、分子团、汽溶胶,其含量甚微,一般为ng/g、pg/g含量水平。城市灰尘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以超微细粒物质为主,因为超微细粒物质和粗粒、细 粒、微细粒物质相比,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环境学性质有本质的区别,其在人体中的附着力(滞留时间)、对有害元素的结合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的。城市 灰尘中重金属及其有害物质的赋存状态研究,是城市灰尘物质组成研究的内容之一,因为不同赋存状态、不同价态的元素,其环境学效应是不同的,其缓解和治理的 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城市灰尘样品风干后,除去树枝、杂草、石块等杂物,对样品进行连续粒径分级,最粗粒径为1.00mm(1000μm),最细粒径为 0.066mm(66μm),还可以再细分下去,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引起的误差会更大,因此,仅分为11个粒级。从城市灰尘粒径分布和以上颗粒物的划分 标准比较以及城市灰尘随环境的可变化性可以看出,其所属范围广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商翎的研究成果《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及其 应用》认 为,颗粒尺寸是表征颗粒物行为最重要的参数,颗粒物的全部性质都与粒径有关,而某些性质则非常强烈地依赖于颗粒尺寸。各种环境介质中,微粒粒径分布关系, 既可用颗粒数目、体积描述,也可用质量参数描述。在粒径r和r+dr间的微粒数dN的粒径分布关系为:dN=f(r)dr(f(r)是粒数随粒径变化的分 布函数)。相应地,与粒数dN相当的体积dV的粒径分布关系为:dV=v(r)dN=v(r)f(r)dr,其中v(r)是粒径为r的单颗粒物的体积系 数。与微粒的体积分布相类似,其质量dM的粒径分布关系为:dM=ρ(r)v(r)f(r)dr,其中ρ(r)为粒径为r的微粒的密度系数。利用以上关 系,可以分别给出微粒数目、体积及质量对粒径的函数关系,并转换成频率分布。对于微粒数目的频率分布,设总粒数为Nt,Nt=∫21f(r)dr,则样品 微粒随粒径的频率分布是:dN=1/Ntf(r)dr。通常,天然物质微粒的粒径分布并非正态分布,一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城市灰尘分布分配规律是指城市灰尘在各个区域或者各功能区的含量规律研究,这里的分布是指城市灰尘在总体中含量,分配则是指城市灰尘在分体中 含量,分布分配是相对的概念。通过分布分配规律研究弄清城市灰尘的基本分布特征,除此深入研究城市灰尘中的矿物、元素、同位素的分布分配规律,圈定和辨析 灰尘、元素、同位素环境污染异常,划分城市灰尘环境异常灾害区(Ⅰ级、Ⅱ级、Ⅲ级),制作城市灰尘、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环境异常图。

城市灰尘迁移演化机理是指城市灰尘迁移演化模式的探索研究。以不同来源介入城市的灰尘,又以不同形式在城市中迁移、循环、演变、消失,这样年 复一年、日复一日,构成了城市灰尘的动态演变系统。弄清城市灰尘迁移演化机理,有助于寻求最佳时间、最佳空间、最佳位置、最佳方案,进行城市灰尘污染的灾 害预警、预防、治理。

传统污染类型与治理

城市灰尘的污染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城市灰尘动力污染、城市灰尘地理污染、城市灰尘物质污染、城市灰尘循环污染、城市灰尘人体污染。

美国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体吸入大气颗粒污染物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并导致婴儿早产死亡率增加。这与颗粒物的化学结构无关,不管所研究的 颗粒物是来自煤烟型污染,还是来自交通型污染。较小的颗粒占的比例越大,其危害也越大。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10μm以下悬浮的颗粒物,粒径为 10~0.1μm的颗粒物有90%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上,其中粒径为5~0.5μm的颗粒物沉积率随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0.5μm颗粒物的沉积率为 20~30%,粒径为2~4μm的颗粒物在肺泡内沉积率最大。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如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造成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有可能被细 胞所吸收使细胞遭受破坏,侵入肺 组织或淋巴结可引起尘肺。细颗粒物的比表面积大,所以它们吸附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多,同时也使这些有毒物质在肺部更容 易溶解。有害化学成分,如多环芳烃、重金属的存在和它们的浓度也决定了其毒性的大小。另外,人们在细颗粒物中暴露的时间长短对人体的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城市灰尘的截源、城市灰尘的预警、城市灰尘防治、城市灰尘治理等,属城市灰尘 环境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灰尘环境污染科学研究系统,建立城市灰尘环境污染与生态侵害研究系统,城市灰尘环境污染防治治理系统,创建优美的人类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灰尘污染治理,需要从城市灰尘防护林带、城市灰尘阻滞植被带、城市灰尘吸附绿化区、大面积转基因植物修复等途径,来降低城市灰尘污染物的容纳数量,减轻污染程度。其中,地球化学工程学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环保产业。

现状与探索

近年来,持久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效应已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研究表明,城市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土壤和灰尘中的多环芳烃 (PAHs)浓度在不断增加,并显示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含量明显高于校园和居住区,且呈较明显的季节分布。Brisa等的研究表明, 巴黎市区灰尘中PAHs达到3~11μg•g-1,是农田土壤的213倍,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渐递减的趋势。Yang等的研究表明,高雄市中心地区 PAHs含量为298μg•g-1,远远高于钢铁厂、水泥厂和海滨等污染地区含量(122~182μg•g-1)。Fang等对台中市地表灰尘主要交通干 道、工业园区、文教区3种地表灰尘进行的分析表明,其PAHs含量分别达到6518、2617和1611μg•g-1。郭琳等的研究表明,长沙市地表灰尘 的浸取试验分析表明,灰尘以总碳(TC)和COD污染为主,其次为石油类物质。陈丽旋等的研究表明,广州市各功能区道路灰尘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 量平均为132158μg•g-1,其中商业区、交通主干道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与城市大气、土壤污染相比,地表灰尘具有分布广、取样方便、代表性强、与非点源污染 联系紧密等独特的环境特征。鉴于此,城市地表灰尘应该成为 我国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并且在几个方面需要尤其加强。首先,采样方法对地表灰尘研究至关重要,尤其是有关灰尘累积规律及粒径分析的研究,更要求采 样的准确性。国内地表灰尘研究应该进一步同国际研究接轨,统一采样方法,以利于学术交流。其次,结合城市区域特征对地表灰尘进行有侧重的研究。对于部分西 部城市而言,研究地表灰尘与大气污染、沙尘暴机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以平原河网特征为主的东部城市,地表灰尘研究则应侧重于与径流污染的关 系,重视灰尘的水体非点源污染效应。再次,要积极借鉴相邻学科的相关技术手段,提高城市地表灰尘污染物判源分析的精度。最后,应重视生态毒 理学在地表灰尘 暴露风险研究中的作用,加强地表灰尘生态效应及其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作者单位为九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