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励志向上文章

2017-01-13

即使光环已不再也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像这样能够励志大学生的大学励志向上文章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为您整理的大学励志向上文章吧。

大学励志向上文章:你辣么努力又怎样

文/周文慧

妹妹刚念大学,有天看她发状态,大意是说,两千字的作业,写到凌晨两点多。

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字是,蠢。

这家伙明明上午才睡了两节公修课。

自己念大学的时候,也常常这样,有时候边玩手机边写东西到清晨,或者期末考试突击,一边刷网页一边刷题,然后在黎明升起的时候发一条布满血丝的咆哮贴,潜台词是,你们看我辣么努力!然后便有小学弟小学妹一脸崇拜地留言,学姐你好辛苦,好拼命,都不用睡觉的么,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我呵呵一笑,作高深状。

真相是,我都是白天上课的时候睡。

回头想想,骗骗别人,挺容易的,骗骗自己,也挺容易。

有些话说着说着自己也就信了,于是自动修改了记忆里的偏差,比如连续一个礼拜熬夜做PPT,比如彻夜不眠才赶出来的论文,大部分看起来努力到要吐血的状态,其实不过是懒癌加上拖延症晚期并发的结果。然而回忆起来,毕竟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在里面,哪怕结果并不如人意,自己也可以安慰自己说,没关系啊,只要努力了就好了呢。

就好像努力是可以用时间量化,且与结果成正比一样。

毕了业发现,咦,世界不吃这套。

很多事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做的不好就是做的不好,不管你投入了多少时间,心血和精力,世界只认结果。

我从前觉得挺残酷的,现在无比认同这个规则。

有段时间要给部门做一个PPT,我心想在学校时好歹做过,还参加过比赛,小小一个宣导文件,20页不到,又岂能难得住我。

于是尽心尽力地做了,又搜了很多相关的材料图片,精心排版,细细修饰。

交上去,大boss没直接评价,而是指派了公司做美工的同事给我当PPT老师。

当头棒喝,闷棍打脸。

当然现在看当初的那一版,不管多少心血化成香水喷在上面,都掩盖不了它一坨屎的本质。

后来我自己做工作室,接了个台历的活,我这边联系到印刷厂,第一次合作,约了面谈。

对方做业务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周末坐了很久的公交车来。

人很随和,态度也好,只有一点,不专业。

随口问了几个问题,回答都是吞吞吐吐,模棱两可,或者说要回去问问再给我们答复。带来的资料毫无说服力,何况只带了最基本的一份,稍微多一项的选择都没有准备。

心里想着他跟我差不多大,也许也是刚入行,需要磨练。

于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先印个小样看看。

小样印好了,他又坐很久的公交车送来,结果客户不满意,他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争取,无果。

最终还是坐了很久的公交车把小样拿回去。

很多时候想起他,想起他笨拙却努力争取最终失望的语气,特别像当初那个想做婚礼策划的自己,很想很想啊,在面试官前很努力地推销自己,可是这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每个行当都有自己入行的规则和标准,凭什么态度就能决定一切呢。

2014年好像是个情怀满满的年份,青春和梦想的大旗被高高举起,没有个二两青春追忆,三斤梦想打底,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其实,喜欢做的事情就安安静静去做就好了,真的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强调,实现这些有多难。我有时候会想,会不会是自己夸大了这个世界的阻力呢,真的有那么多人对你的梦想妄加评议,横加打击么,也未必,我看到的世界,大多数人都懒得理你。只有你自己心里住着个小人,每天负责粉饰回忆,脑补出各种各样的苦情戏感动自己。

在我看来,一部电影,不管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烂片,就是烂片。

一部小说,不管作者身世有多么坎坷,际遇多么悲惨,差评,就是差评。

总之,我还是喜欢那个简单粗暴的世界,实力就是一切。

大学励志向上文章:离开那些消耗你的人

作者:灿妞儿

大学时期,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不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交不一样的朋友,和很多人相处。那时候我觉得,多交一些朋友都是好的,朋友是谁不重要,数量多就好,数量多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丰富吧。

有能够一起吃三餐的室友,能有一起学习的看书的学霸朋友,能有一起玩桌游的社团团员。我以为只要在自己闲暇的时间里,和别人呆在一起,那就是好的,无论那些人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后来我的人生变成了这样:他们说今天去吃烧烤去唱歌,想要我也去参加。有很多次,我不想去,却又不敢拒绝,于是只好坐在一旁一遍一遍欣赏他们的歌喉和吃我并不喜欢的烧烤,一顿饭花掉几个小时的时间和很多无聊的情绪。常常结束之后觉得我这几个小时什么都没有得到,既没有觉得开心,甚至还觉得有点后悔。但是,随着和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的社交变得越来越多,我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我却觉得越来越没意思。

随着时间变长,你会发现他们和你相处的大量时间,都变成了对生活不顺的吐槽。常常因为做不来一件事,聊天就变成了充满压力的负能量,又常常因为不想做一件事,抱怨这个世界的规则。”考试真难啊“,”又要挂科了“,”作业写不出来“,"生活费又快花光了","又长胖了","谁谁谁生活作风不正常","哪个女生又换了男朋友","快要毕业了工作找不到",各种心塞各种烦。你会发现这样的聊天内容像一朵云一样扩散,每个人都在应声附和,对啊对啊,我也是我也是,生活就是如此啊。

你甚至不能在他们抱怨生活有多么不顺的时候,说我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挺好。不能在他们觉得世界都在给他们穿小鞋的时候,分析其实这个是他们自己的错误。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他们用来倾诉的对象,你必须表示你有同感才行,哪怕这个能量是负的,你也要跟着说对啊世界就是这么无奈,这样你们的感情才能成为所谓的友谊。

渐渐的我的理想像冰块,慢慢的被他们融化了,我开始陷入了和他们一样的抱怨之中,甚至在不断的降低自己的要求,就为了能让自己感觉更舒适,不断的放弃自己的选择。我的热情也被消耗了,我做什么事都开始追求安逸两个字,我没有了对我自己想要的人生的想象,我开始觉得,我以前想要的一切,在他们口中就是难,我付出的太多,在他们眼里变成了累,我的追求的热情在他们的影响下渐渐无影无踪。

直到后来我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真正能够照亮我的人。我发现,我明明可以选择更加有能量并且拥有我喜欢的生活方式的朋友。我在一个讲座上认识了个口语特别好的男生,于是我们聊得非常开心,我们交流了很多学英语不一样的方式,我发现我们爱看的美剧口味也十分相似。于是我们不知不觉聊了很久很久的美剧和电影,还有喜欢的国外文化。再后来,他介绍了他的一个女生朋友给我认识,女生十分热爱生活,并且也很喜欢健身。本来我并不喜欢晨跑,在她的带动下我居然也觉得晨跑没那么困难,并且有了个人监督我,以往我不想去健身房的借口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认识新的朋友以后,我们常常在很好的天气里,一起在外面的草地上晒太阳,或者去书店买两本书,看完了交流自己的或者去健身房出两个小时的汗,或者约同样喜欢打球的朋友出来练练球技。我其实也很喜欢聊天,很喜欢出门。但是比起聊生活有多么值得抱怨,或者别人的人生有多么能够吐槽。也许我更喜欢的是听另外那些朋友最近认识了什么样有意思的人,过着什么样的充实生活,遇到了什么样的事又长了见识。比起和之前的朋友晚上出门唱K喝酒吃宵夜,我更喜欢下午的时候出去走走,晒晒太阳。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觉得突然世界就美好了。我明明可以选择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找到同样喜欢这样生活的朋友,为什么之前我要逼着自己过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去应付别人的喜好,不断的消耗我自己呢,难道和每一个人都玩得来就这么重要吗,把自己消耗得那么疲惫,真的值得吗。

我认真的审视了自己的朋友圈,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如果只是一起消磨时间,有话可讲便可,却没有意识到大部分的时间也许他们身上散发着巨大的负能量,我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吃一顿我不喜欢的饭,甚至餐桌上的人可能都没有几个是我真正喜欢的。去干一些我内心觉得很无聊的事情,虽然别人可能觉得很开心,但是我真的无感,因为并不是我喜欢的。甚至有时候,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他们的抱怨,参与那些充满戾气的谈话内容,这样我才能成为他们的一员。那些我本可以更加积极的生活的时间,本来我可以选择我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的时间,被这些我自己以为我自己需要的社交消耗了。

这些消耗我的人在消耗了我大量时光之后,我表达了我对他们陪伴的感谢,然后选择了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发现,这种沟通的成本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消耗我的精力和能量,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每消耗一次需要时间恢复和补充。可是我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和一些完全无法给予我能量的人相处,把我自己消耗得十分疲惫,然后完全不知从何处得到新的能量。这样的沟通有收益吗?不,这就是一笔亏本的生意。而之前的我选择花大量的时间和这些人在一起,并且久久不愿放弃。

远离了那些消耗我的人之后,我的人生中的能量开始累积,甚至我自身也开始散发一些能量给了我周围的人,我们的能量交换着,互相充电着。

那些抱怨,那些不满,那些对生活的失望,那些负能量,越来越远。取而代之是充满活力的热情。

有一句话很老了:

你无法唤醒那些装睡的人,但你可以成为这个浑浊世界中清醒的那一个。

所以,不要再让别人消耗你了,你明明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想要的样子。

大学励志向上文章:梦想没有“赏味期限”

真正的梦想不是糖果,不该有所谓的赏味期限。

2004年夏天,远房姨妈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远房表哥——小安,正坐在我家的客厅里接受着长辈们的思想教育。

小安当时正值大学毕业,家里为他安排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他却屡屡拒绝上岗。

而这次谈话的主旨,大约就是长辈们认为大学毕业就要赶紧工作,老老实实就业,不要想东想西,“没个正经”。

我一面在自己的房间写作业,一面将小安给我带来的漂亮糖果打开品尝。

客厅里长辈们有些生气的教训声、苦口婆心的规劝声不断交替着,在夏蝉嘶鸣的背景音里,仿佛一幕对白冗长的话剧。

我渐渐被那里的热闹吸引了注意力,不由得竖起耳朵倾听。

我期待着男主角——小安的发声。可他始终只是“嗯嗯啊啊”地答应几声,任凭长辈们一个个轮流发表着大同小异的见解。

终于,爸爸的声音传来:“小安,大家能说的都说了,现在你说说你的态度吧。”

小安的声音从容而真诚:“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好,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无论怎么样,我都要去外面走走看看——我只想要给自己一年时间。”

沉默片刻后,爸爸问:“为什么你一定要耽误这一年?一年的时间里,你觉得你自己究竟能够完成什么?”

小安迅速回答:“我想要四处走走,一年就是我给自己的期限。期限一到,我就必须工作。”

姨妈忍不住又提高了音量:“好好的工作机会你不要,偏要用一年大好时光去旅游……”

我在自己的房间,将一枚小安带给我的糖果放进嘴里。

我将糖果盒子翻到背面,看到了上面印着的“赏味期限”:十二个月。

恰好同小安要求的一年一样长。

一年之后,期限一到,这甜美的糖果也许就面临着变质的危险。

而小安呢?

他现在努力争取的自由旅行,应该也就到了他的“赏味期限”了吧。

一年过去,也许他也只有回到他并不喜欢的工作里来,安心过上普通平凡的生活。

而真的当一年过去后,我才发现我当初的伤感是多么多余。

小安告诉家人,他决定接下来向旅游业发展。接着,他便掏出了自己在一年时间内考取的导游证,表达了自己要继续“游山玩水”的决心。

“你一个法律专业的高才生,为什么要去当导游?”电话这边,姨妈对他嘶吼。

但也许是法律专业的出身造就了他能言善辩的优势——

最终,小安又与家人顺利定下了“三年之约”:

“再给我三年时间,假如我在旅游业混得不够好,我就收起心来,找一份让你们满意的工作。”

三年呀……妈妈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是很久很久的时间啊。

在那时年少的我看来,三年的时光,似乎可以造就许多不可信的改变。

我不由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