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纪念文章3篇
父母去世纪念文章 怀念父亲母亲
父亲母亲去世已经很多年了,但父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父母的容貌依然是那么清晰,慈祥的眼神还是那样充满着爱怜和期望。梦中的父母还在叮嘱着,呵护着,关爱着我……写到此处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滴到键盘上,变成对父母的思念,我不知道哥哥姐姐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在想故去的父母。但我知道跨鹤西去的父母还在关爱着,惦记着,呵护着他们精心抚养了的九个儿女。父母在九个儿女有困难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或是儿女们的儿女有事的时候还出现在儿女们的梦中。
父亲二十岁那年娶了母亲为妻,过着艰辛苦难的日子。
如果说父亲是伟大的,那么母亲用伟大形容是不够的。母亲从二十岁开始生孩子,一直到四十二岁生下我弟弟才结束了她那苦难的生理历程。母亲二十二年生了九个孩子,这种艰辛不是常人能忍受的。这种爱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付出。这种艰辛也不是所有的母亲愿意承受的,我的母亲毫无抱怨的承受了,而且把我们抚养成人,没有让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受到伤害。
八三年的四月三日,我的父亲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们,记得那一天天气非常好,吃了午饭,他说要出去走一走,结果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突发脑溢血)。父亲一生历经苦难,跟着祖母长大(父母早逝),正因为自己的经历,所以对子女特别疼爱,为了儿女的生活、学业耗尽了一生。母亲说:你爸爸就象一部机器,永远在不停的转动,他终于休息了。
父亲走了,我们兄妹四个还没有成家,家里的担子只有母亲一人承担,尽管我的已经成家的哥哥姐姐非常孝顺。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所有的愁苦都放在心里,带着我们兄妹往前奔……我们兄妹四个成家后,母亲经常说:看着你们一家一家过得红红火火的,我这一生无牵挂了。九个儿女现在都已经是为人父母的人了。母亲耗尽了最后的精力,看着九个儿女成双成对,再也无力支付自己的能量,无奈的走了……留下了牵挂,留下了疼爱,带走的却是一生的苦难。
母亲走了,留我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跋涉。是的,我们是成年人,已为人父母,我们被要求坚强,可在那时,我真的不想掩饰自己的无助和软弱。每一个不经意的时候,每一个不经意的场景,甚至别人的一声妈妈,都会让我的心刹那间一疼,心头的痂结了千层万层,妈妈,仍然是内心深处最柔弱最不可触碰的伤痛啊。
或许是母亲走得太突然,那短短的几秒,一遍遍在梦中被稀释和填充,我仿佛走入了时空隧道,我想改变这个结局。我呵护着母亲,清晰地感受着母亲的体温,我想让母亲吃药,又怕水凉,又怕临睡吃药会让妈不醒,周围有人在争执,我想起身制止,又担心这样会让母亲着了凉,我着急地打着手势——嘘,不要啊,请不要惊了我妈妈,她心脏不好,她需要休息……醒来,我依旧保持着梦中的姿势
没有了父母,许多的悲苦只有自己独自撑着了;没有了父母,我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风和日丽我便悠然飘着,有了风雨,我也只能飘着,一任风雨的吹打;没有了父母,便没有人惦记着要把我拉回来;没有了父母,我格外的珍惜拥有,分别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
我总相信我与父母之间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应,我梦见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情景总是很真切,那个世界里,父母定然想我,惦念我,一如我想他,惦念他。我相信,我宁愿相信,人死后是有精神存在的。世间万物的生命是一样的,草木荣枯一年一度,春天又是一片翠绿,既然它们这样循环往复,难道人类独独不是?我相信父亲母亲的离去也只是一片刻而已,将来我还是他们的女儿,他们还是我的父亲母亲,只是我们的春天是哪一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爱他们吧,明天或许就晚了。
父母去世纪念文章 怀念父亲母亲
滔滔黄河流不尽儿女们思念的泪水,巍巍条山唱不完父母亲的养育情恩。公元2008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九)黎明时分,我的父亲匆忙地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去和三十年前早走的母亲九泉相会,于凌晨4时39分含笑而去,终年88岁。
父母双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却把高尚的品德、平凡中的伟大传承给了我们,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9个儿女。
爸爸、妈妈--------您们永远守护在儿女们的身边,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
爸爸、妈妈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我的父亲出生在1923年腊月24日。12岁那年爷爷就离开了人间,当年奶奶因为爷爷的离开就哭瞎了双眼,从此爸爸和奶奶相依为命,而父亲12岁就担当起家庭的重任,开始给财主家放羊打工,用自己的劳动养活着双目失明的奶奶。16岁那年,恶运降临在父亲的头上,正当他在独头村放羊时被日本鬼子抓了丁,开始了他第一次从军(从军地点芮城)。在日本鬼子的军营里,他不堪忍受日本鬼子对中国人的欺辱,一个月后当了逃兵。当年他们总共有三个人一起逃跑,其中一个人在逃跑的路上被日本鬼子枪杀、另一个冒着生命危险横渡黄河参加了八路军,而我父亲在日本鬼子呼啸的子弹中捡回了性命,辗转回到了家中,秘密的躲藏起来。18岁,又赶上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派兵我的三爷爷,父亲依然割舍照顾自己的瞎妈妈,从容的替代了他三父亲开始了第二次从军,要知道父亲“替父从军”而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来换取我们大家庭的幸福,是多么的伟大啊!(从军地点运城,兵种是警备队)。在从军的三个多月里,他始终保持了中华儿女爱国的气节,第二个月就和十七个战友筹划逃跑,后来被汉奸告密,逃跑失败,在严刑拷打面前他们共同忍受了屈辱和折磨,避免了生命的劫难,一个月后,他们连同二十多个同胞,利用日本鬼子除掉了汉奸,一周后集体逃跑,并北上参加了八路军,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从军。在参加八路军的一年里,他英勇杀敌,先后参加了解放介休、解放平遥两大战役,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夕,他们一行三人被作为我党的地下联络员派回家乡,准备迎接全国的解放。回到家乡,由于我们这里还没有解放,父亲他们三人将我党发给他们的有关证件埋藏于枣疙瘩村(属永济的枣疙瘩还是芮城的枣疙瘩父亲没有讲)的秘密地点,后来全国解放,父亲再也找不到他们的相关证件,而这段历史却成为了他永久的秘密。我的父亲为了专心的照顾他的瞎妈妈,从此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父亲的这段历史实在他患老年痴呆的去年自己无意中流露出来的,当我问起他详细情况时,他只会说出三个字------记不得,后经调查了解情况属实)。
解放后,父亲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了他的灿烂的人生。1950年,我父亲就一个人去了陕西朝邑,如今的大荔县,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黄河滩植树造林,共栽植树木三千余亩,成为当时享誉三秦的“林王社”植树大王。1953年,由于父亲植树名声的影响,被朝邑小于他十岁最漂亮的女士王秀芝看上相爱,并开始有了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庭。母亲的到来,不仅生养了我们,更重要的是为父亲分担起家务和照顾瞎奶奶的重任,家庭经济状况一度成为了当时黄河滩上像样富裕户。1958年,父母都骑上了名牌自行车。要知道,当年有辆自行车比现在家有奥迪都珍贵啊。只可惜1958年腊月28日一场大火,烧尽了我们家全部家产,父亲冲进大火、只抢出了他双目失明的妈妈,因为他知道:妈妈在他心中比什么都重要啊。1959年,国家为了修建三门峡水库,父亲舍小家顾国家,依然放弃了他苦心经营了11年的林地,将三千亩成才的树木无偿地奉献给了国家,洒泪黄河滩,移民回了原籍,如今的山西省夏阳村(当年移民我刚出生40天)。
回到本土,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家没房住、没粮吃,父亲忍痛割爱卖掉了伴随他们的自行车,买了人家几间破房遮挡风寒。由于我们家孩子多,生产队分的粮食少而又少,仅能充饥还要挨饿,而且奶奶的身体更加恶化,父母无奈,将刚出生10个月的二妹妹送养了别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尝到了亲人分离的痛苦。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父亲的历史原因,被经常被当作斗争的典型。父亲是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常常被揪出来说成是投机倒把“坏”分子,挨批挨斗;他在黄河滩开荒晒草,人家要割掉他的资本主义尾巴;他养蜂虎糊口,人家要倒掉他的资本主义老巢;他在中条山开荒种田,人家要拆掉他的资本主义温床。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受到的委屈实在无法继续言表。
1979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我的家庭,我的母亲因意外事故过早的离开了人间,终年才47岁,是我的父亲一把屎尿、一心温暖,把我们9个儿女养大成人。在这里,我们只想说:爸爸,您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您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您虽然走了,您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您的儿女永远的怀念您。
当我写到了母亲,又勾引起我们对母亲的怀念,她虽然离开我们三十年了,但儿女们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心中的妈妈,让我们9个儿女在这里共同的呼喊一声:妈妈,您们的儿女想念您。也许九泉之下的您,能听见儿女们的呼喊。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个贤慧、善良、伟大的母亲。 自从到了我家就过着清贫日子。为了我们的家庭,她任劳任怨、节衣缩食;为了我们的成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一个女人不应该受的苦和累。 她不仅料理着繁重的家务和抚养我们,更伟大的是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我的奶奶。我的奶奶三十多岁时双目失明, 四十多岁全身瘫痪,吃饭要靠人喂、拉屎洒尿不能自理,侧个身子若别人不推她连动都动不了, 常年累月只能躺在炕上。是我的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奶奶喂饭、擦屎、倒尿,整整二十多个春秋。母亲的贤惠、善良、孝顺,在我们十里八村至今仍传为佳话、树为楷模。我们更为有这样伟大的母亲,而骄傲、而自豪、而思念。
1982年,自从实行了责任制,我的父亲充分发挥了他具有经济头脑的特长,育苗植树、开荒种田、长途贩运、种养兼顾,使我家改变了贫穷的面貌,还清了所有的欠款、盖了新房,使儿女们一个一个的都成了家。父亲的勤劳、厚德、仁爱、果断,成为儿女们的示范;母亲的淳朴、善良、孝贤、美德人人称赞;父亲、母亲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父亲、母亲的伟大随处可见;父亲、母亲平凡中的一生留给儿女和社会的永远是不平凡,永远是享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父母高尚的品德仍然再现,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当时家庭特别困难,父母在困难中总是忘不了帮补和接济别人,他们宁可自己饿肚子,哪怕是红薯野菜充饥,也尽量减少孩子们的饥饿。讨饭的进了家门,他们总是把舍不得让孩子们吃得一块馍馍送给了人家,遇到吃饭总是留人家吃点热的,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父亲、母亲,你们好伟大啊,好有爱心啊。上个世纪90年代,父亲去河南看望长子,在回家的列车上,遇见一位湖南的大学生,当说起家庭的困难和无法继续就读的遭遇时侯,父亲依然把儿子孝敬他的五十元钱送给了那位大学生。半年之后,那位大学生以大爷的称呼向他写了感谢信,并坚强的读完了大学。父母亲的言行时刻都教育着每一个儿女,使我们也同样的资助了失学儿童、向灾区捐款捐物、救济贫困。
父亲晚年的时候,从不向儿女开口、提出任何困难、增加任何麻烦,他们高尚的品德永远值得儿女们的追忆和传承。特别是最近几年,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但他老人家时刻也保留着宽厚和博大的胸襟,始终不给儿女们增加任何负担和麻烦,无论儿女说什么,都以简单的“好”字和“行”字作为回答。临走的时刻,他怕儿女难受,依然强忍病痛,仅仅微弱的呻吟了一小声,而安祥的离去。爸爸,您为儿女们的成长受委屈了。爸爸,您为儿女们的成长受苦了。爸爸,您为守望对妈妈的爱情,坚持了三十年孤独的守候,一直等到生命的尽头。爸爸,您太伟大了。爸爸,您太坚强了。爸爸,妈妈,您们永远是儿女们的骄傲,永远是儿女们的楷模。请二老安心的长眠吧,您的儿女永远的怀念你们。也请你们放心,你们的儿女都会在你们的忌日和清明时节,在你们的坟头跪拜、祭奠。
我的父亲去世后,他的生前友好、所有亲朋、新老邻居、乡邻村友、儿女所在的单位都前来吊唁,并敬献了花圈以示哀悼。当地政府还专程为他敬献了挽联:上联-----盛岁陕滩植树造福秦地范示林王社,下联-----晚年育苗绿化晋垣誉满林业局。横批是:默默奉献。
爸爸出殡那天,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儿女们知道:这是大地为您送行;天空阴沉了短暂的十几分钟,还飘了几朵雪花,儿女们也知道:这是苍天为你落泪;当安葬好您的时候,天空又艳阳高照,恢复了宁静,儿女们更知道:是您在鼓励孩子们振作起来,让把对您的思念化作生活的动力。爸爸,您放心的走好,儿女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共同携手,把你们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您们永远的安心九泉。
爸爸、妈妈,您们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
父母去世纪念文章 怀念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吉林省人。
父亲何玉山于1910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工人出身;母亲高耀光于1906年生于吉林省三叉河农村,贫农出身。父亲在吉林市念到初中二年级,因贫困,辍学打另工。1927年父亲考入吉林邮局当拣信生,后来调入哈尔滨邮局任邮车(火车)押车员;母亲在三叉河镇小学做工的亲友帮助下,在镇里念完小学和初中,随后到吉林市女施医院学产科5年毕业。父母于1931年在哈尔滨结婚不久,遇九一八事变。事变不久,父亲参加了哈尔滨邮政工人集体大罢工,邮务瘫痪,相持数旬。邮务停顿,日人焦急万分。当时,日本人对英国还有所顾忌,与邮务长英人司密斯几经交涉,以给不愿留在东北的邮工发给路条、路费,由邮局调入关内,作为把邮局移交日本的交换条件,使日本当局不得不让不愿当亡国奴的东三省三千邮政员工集体进关(参加抗战)。我父母亲落脚杭州,父亲在南星桥邮电局担任火车押车员、分拣员。
随着战事变迁,始终不肯当亡国奴的父母,由杭州辗转抗日邮政前线,而金华,而江山,而浦城,而鹰潭,后来逃难到江西赣州。日本鬼子打到赣州,又举家搬到景德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在1937~1940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里,父亲冒着日军飞机轰炸和机枪扫射的危险,承担着邮车(先是火车,后是汽车)押运工作,经常往返于抗日前线,往来于杭州、金华、江山、浦城、湖镇、弋阳、鹰潭、南昌、株州等地。父亲是因抗日而流亡关内的东北汉子,自告奋勇地承担前线邮车的押运任务。为维护邮件成功转送,不怕牺牲。母亲则在兵荒马乱的逃难日子里,辗转频繁的搬家(浙江金华、福建浦城、江西鹰潭),无时无刻不担心父亲安危,同时保护和照料着我和弟妹三人。
1940年随着战线的转移,父母带着我们从鹰潭辗转到江西赣州。父亲在赣州邮局(后改为邮政储汇局),经考试升为乙等邮务员(后任汇兑组长),生活才安定下来。1943年日本鬼子打到赣州,不肯当亡国奴的父亲又带我们到景德镇安家。父亲在景德镇邮政储汇局办事处,任出纳组长。我二妹生于在赣州,我三弟、四弟和五弟生于景德镇。1945年日本投降,我父母喜出望外。为了让我们兄妹有更好的上学条件,父亲于1947年趁机调到九江邮局工作,一直工作到1970年退休。在九江邮局,父亲担任过挂号组长、专区视察员、邮件付组长、分拣员、乡邮指导员、视察员、沙河邮政支局支局长、九江邮局乡邮指导员等工作。
父亲虽然只有初中二年文化,可是一直勤奋好学。他的字写得很好,我们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写的就差多了。父亲吉林当分拣员时就补学英语,在哈尔滨当押车员时就参加补习班学俄语,还经常为邮局翻译英俄文邮件。后来还在九江市还义务教授过俄语。
父亲的精通邮政和汇兑业务,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一直都受到同事的赞扬。父亲还喜爱创新和发明。我记得他为配制的圆珠笔油很好使。
父亲一辈子清廉。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曾因(一点小事)受诬陷,人格受辱,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几乎得上精神官能症。后来,经查明是受到冤枉,澄清了事实,又被邮局安排到南昌东湖疗养院疗养一段时间(作为补偿),身体才得以康复。
父亲有记日记的习惯。我们知道他记了一辈子日记,可是在整理他遗物时,只找到从1981年到1990年的五本日记。关于过去的日记,他在日记里有过这样的交代:
“1981.9.4始
兴之所至,随便记之。不以日计,仍曰日记,数十年,几记几辍,文字贾祸,非今日始,一时兴至,乃又记之,非鸿爪之留迹,俾弥留际思忆。生逢盛世,毕生顶峰,不可不记。
86/9/26
政治:日记几度毁写,原于文字假祸,(余)今已77春秋,政治已开明,故而也谈政治,谅无妨。……”
父亲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抗战了15年,在邮局工作43年。1940年已经由邮政工人考上邮务员,以后一直担任职员工作(按旧职员对待,解放后一直糊里糊涂,享受工人工资,大多做的干部工作,到退休时才明白,实际是以工代干了20年)。1970年退休以后被定为工人(补发证,时而工人,时而职员)。退休时,作为工人,按80%开退休金,不给父亲以干部的退休待遇(在80年代初,政府开始承认在49年解放前参加过抗战的包括国民党人员,都按100%发退休金,但须是干部。父亲因为是工人,不能享受此待遇,只有80%)。
母亲自小受基督教影响,对人友善,对邻居热情,解放后担任过居委会干部。曾被评为九江市第二届劳动模范。
我兄妹七人,得益于有文化、有信念、有医疗知识的父母,我们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并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抗日,要爱国,要勤奋,要诚实守信,要讲究仁爱;我们兄妹个个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都能吃苦,善于适应环境;我们都是爱学习,爱创造的人。如今我家最小的弟弟都已退休2年。我们,继续勤奋地在不同领域里,打造光辉的余生,我们会以我们的成绩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怀念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吉林省人。
父亲何玉山于1910年生于永吉县,工人出身;母亲高耀光于1906年生于三叉河农村,贫农出身。父亲在吉林市念到初中二年级,因贫困,辍学打另工。1927年父亲考入吉林邮局当拣信生,后来调入哈尔滨邮局任邮车(火车)押车员;母亲在三叉河镇小学做工的亲友帮助下,在镇里念完小学和初中,随后到吉林市女施医院学产科5年毕业。
父母于1931年在哈尔滨结婚不久,遇九一八事变。事变不久,父亲参加了哈尔滨邮政工人集体大罢工,邮务瘫痪,相持数旬。邮务停顿,日人焦急万分。当时,日本人对英国还有所顾忌,与邮务长英人司密斯几经交涉,以给不愿留在东北的邮工发给路条、路费,由邮局调入关内,作为把邮局移交日本的交换条件,使日本当局不得不让不愿当亡国奴的东三省三千邮政员工集体进关。我父母亲落脚杭州,父亲在南星桥邮电局担任火车押车员、分拣员。
随着战事变迁,始终不肯当亡国奴的父母,由杭州辗转抗日邮政前线,而金华,而江山,而浦城,而鹰潭,后来逃难到江西赣州。日本鬼子打到赣州,又举家搬到到景德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在1937~1940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里,父亲冒着日军飞机轰炸和机枪扫射的危险,承担着邮车(先是火车,后是汽车)押运工作,经常往返于抗日前线,往来于杭州、金华、江山、浦城、湖镇、弋阳、鹰潭、南昌、株州等地。父亲是因抗日而流亡关内的东北汉子,自告奋勇地承担前线邮车的押运任务。为维护邮件成功转送,不怕牺牲。母亲则在兵荒马乱的逃难日子里,辗转频繁的搬家(浙江金华、福建浦城、江西鹰潭),无时无刻不担心父亲安危,同时保护和照料着我和弟妹三人。
1940年随着战线的转移,父母带着我们从鹰潭辗转到江西赣州。父亲在赣州邮局(后改为邮政储汇局经考试升为乙等邮务员(后任汇兑组长),生活才安定下来。1943年日本鬼子打到赣州,不肯当亡国奴的父亲又带我们到景德镇安家。父亲在景德镇邮政储汇局办事处,任出纳组长。在赣州,我母亲生下我二妹,在景德镇生下三弟和四弟和五弟。1945年日本投降,我父母喜出望外。为了让我们兄妹有更好的上学条件,父亲于1947年趁机调到九江邮局工作,一直工作到1970年退休。在九江邮局,父亲担任过挂号组长、专区视察员、邮件付组长、分拣员、乡邮指导员、视察员、沙河邮政支局支局长、九江邮局乡邮指导员等工作。
父亲虽然只有初中二年文化,可是一直勤奋好学。他的字写得很好,我们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写的就差多了。父亲吉林当分拣员时就补学英语,在哈尔滨当押车员时就参加补习班学俄语,还经常为邮局翻译英俄文邮件。后来还在九江市还义务教授过俄语。
父亲的精通邮政和汇兑业务,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一直都受到同事的赞扬和领导的器重。父亲还喜爱创新和发明。我记得他为配制的圆珠笔油很好使。
父亲一辈子清廉。在“三反”运动因受诬陷,人格受辱,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几乎得上精神官能症。后来,澄清了事实,又被邮局安排到南昌东湖疗养院疗养一段时间,身体才得以康复。
父亲有记日记的习惯。我们知道他记了一辈子日记,可是在整理他遗物时,只找到从1981年到1990年的五本日记。关于过去的日记,他在日记里有过这样的交代:
“1981.9.4始
兴之所至,随便记之。不以日计,仍曰日记,数十年,几记几辍,文字贾祸,非今日始,一时兴至,乃又记之,非鸿爪之留迹,俾弥留际思忆。生逢盛世,毕生顶峰,不可不记。
86/9/26
政治:日记几度毁写,原于文字假祸,(余)今已77春秋,政治已开明,故而也谈政治,谅无妨。……”
父亲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抗战了15年,在邮局工作43年。1940年已经由邮政工人考上邮务员,以后一直担任职员工作,享受的是干部级工资。1970年退休以后被定为工人(补发证,时而工人,时而职员)。退休时,作为工人,按80%开退休金,不给父亲以干部的退休待遇。
母亲自小受基督教影响,对人友善,对邻居热情,解放后担任过居委会干部。曾被评为九江市第二届劳动模范。
我兄妹七人,得益于有文化、有信念、有医疗知识的父母,我们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并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抗日,要爱国,要勤奋,要诚实守信,要讲究仁爱;我们兄妹个个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都能吃苦,善于适应环境;我们都是爱学习,爱创造的人。如今我家最小的弟弟都已退休2年。我们继续勤奋地在不同领域里,打造光辉的余生,我们会以我们的成绩告慰父母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