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什么

2016-11-15

“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

小编告诉你:

“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谷子,泛指粮食.

谷子(学名:Setaria italica):

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粟的稃壳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

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2~30度,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适合栽培 ,属于耐旱稳产作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北方有较广泛的种植。

植物文化

一万多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为应对生存压力而发明了农业。黍和粟的野生祖先因其极强的抗逆性以及短生育期的特性,成为中华民族首选的栽培作物,种植粟、黍标志着中国北方原始农业的开端。以五谷(稷、麦、稻、黍、菽)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及其方式,为华夏文明的孕育、发展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粟取代黍的地位后,在古代一直是北方地区的重要食粮。《诗经·国风》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诗句反映出谷黍在当时作为主粮的事实。粟还是古代政府税收的来源之一、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中国几千年以农立国,稷神崇拜和祭祀之风相延。对稷的崇拜经历了“稷官—后稷—稷神”的演变,古代稷神与社神祭祀往往并提,“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从精神层面说,谷子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粟文化深深烙印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人文情怀。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唐朝世人李绅《古风二首》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至今日仍有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情怀。

从全球范围看,古代文化中的粟符号又是独特的,例如朝鲜把粟叫“粟克”,俄罗斯把粟叫“粟籽”,印度把粟叫“棍谷”。再如粟在梵语称“Cinaka”,即“中国”之意,印地语称“Chena”或“Cheen”,孟加拉语称“Cheena”,古吉拉特语称“Chino”,都只是语种上的拼音不同。这些语言学方面留下的痕迹,证明了当地文化与中国外传粟的某些联系,也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粟符号具有世界意义。

总之,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广博,从耕作方式到栽培技术、从宗庙祭祀到民间风俗、从诗歌咏颂到各种寓意,是承载中华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因,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世界意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