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

2016-12-20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都为稳住阵脚而不断奋斗。来看看下面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吧,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浅议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文章界定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原则,进行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强化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控制

1.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厘定与意义

控制是人们在一个事物可能性空间中进行有方向的选择过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控制就是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检查、监督、调节、纠正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的过车工。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是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成本控制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从而改善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成本控制的目标是总目标,必须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单位,使每一个责任单位的活动,在耗费或支出上都是定额或标准,按定额或标准进行控制。

2.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2.1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是指因实行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有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应限制在最低经济代价的限度内,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2.2全面控制原则

成本的发生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从产品涉及、试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等产品寿命周期在内的所有环节。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需要多视角、全方位挖潜,需要对各作业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因此,成本控制必须实行全面成本控制,即全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和全方位成本控制。

2.3分级归口管理原则

分级归口管理原则是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厂部会计部门为核心,将成本的总目标层层分解为责任成本,分级归口落实到各有关的责任单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成本控制网。其目的是为了从成本发生的环节入手加强成本控制。它有利于将业务执行与成本控制主体协调一致,保证了成本控制的可行性,增强了成本控制的力度。

2.4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原则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是指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即核算成本的标准水平,又核算成本的实际水平,同时揭示实际与成本控制的及时性,有利于明确成本控制的方向和重点,也有利于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3.1中小企业普遍重视生产成本控制

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因其规模有限,提高竞争力、获得发展壮大的关键就在于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降低成本费用犹如是面对一座金矿,它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3.2企业人员拥有生产成本控制的思想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人员已经意识到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巨大财富,也解决了大量劳动力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只有有了成本控制意识,才能有效控制成本,而一种正确的成本意识,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3生产成本控制侧重宏观需求

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项综合管理,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并非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实施的生产成本控制,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的遵守与执行上,只是未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为了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的需要。这是为美化自身经营管理业绩的一项宏观需要,忽略了生产成本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效用。

4.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4.1物资管理方面的问题

物资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许多中小企业库存的原辅助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物资的熟料逐年递增,甚是成倍增长,但物资的存储空间、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并没有按比例相应增加。材料的使用很少经过精确的计算,验收和领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量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盘存不及时,财产清查不严格,材料物资的日常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

4.2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制造的精确度较低,不合格率较高。生产流程的设计不高科学,流程不够清晰,产品成本核算不规范、不合理、生产过程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4.3产品设计成本意识缺位

有的企业尽管采取措施强化成本统计,如分车间独立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材料和工时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好产品的设计关,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产品—投产就出师不利。

4.4决策过程成本控制理念落后

任何领导层决策的失误,都要由整个企业承担损失。由于产品开发、市场选择、资金运作不当,或者优柔寡断、议而不决而丧失的发展机会,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开支,必然拉动产品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虽然营销渠道较短,但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有时会陷入要么推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压缩利润空间,甚至蒙受亏损的两难境地。中小企业虽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仍免不了设置或增添若干职能单位,加之对外应酬面广,行政管理费用难以控制,甚至大幅超支,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5.强化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地利、利用人和,在市场竞争中树立价格优势,争得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必须切实强化成本观念,大力推行三层次成本控制,即覆盖生产、设计与决策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5.1做好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发心产品,不仅要作到市场可行,技术可行,还要重视经济可行。市场可行,是指企业产品必须适销对路;技术可行,是指企业具备制造该产品的设备、工艺、人员条件;经济可行,则是指该产品有利润空间。有的企业强调市场导向,也有的企业搞成本导向,其实二者是一致的 。在生产力发达、科技进步、商品丰富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全面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源泉。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是企业产品开发永恒的努力方向。

5.2坚决压缩行政开支

行政开支是非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行政开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可能流于口头空喊,有可能激起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操作时,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

5.3讲求资本运行效率

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融资渠道有限,若盲目投资,孤注一掷,遭到挫败,可能一蹶不振,投资活动需倍加谨慎。不可过分追求尖端技术和产品,更不能将自身拴到“夕阳工业”战车上。对欲采取的投资方案,大到调整生产方向,小到增加花色品种,都要在商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以求稳打稳扎,避免失败,对企业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

5.4寻求满意决策方案

在决策学中,“优化”恐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所谓优化,是指在进行某项科学决策时,先广开言路,鼓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然后舍去不具备实施条件的“空想方案”,保留“可行方案”;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可行方案作技术和经济性比较,选取“最优方案”。以最快速度制定和实施满意决策方案,是作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立明.推行三层次综合成本控制 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J].会计之友,2008(1).

[2]张云芝,韩星.企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及建议[J].吉林财税,2008(6).

浅谈地区中小个企运营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都为稳住阵脚而不断奋斗。作为各种企业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力量的中小型个企,自当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在顺应时代的各种制度坏境下,企业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就是内部管理及控制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然而要在有限的资本下“做大、做强、做优”,就是摆在目前中小个企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个企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此来加强和改善目前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个企 成本控制 管理

一、引言

目前在成都地区中小型个企在数量上占到全城企业数量的70%以上,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社会创造了不少于40%的经济价值。虽然中小企业在规模上不起眼,但他们却是活跃市场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其进出市场非常方便,便于成本回收。而且他们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群体,能够及时根据客户的变动需求调整经营策略,指定事宜的营销方案,做到供需相应。

二、现状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型个企的大量崛起为社会提供了大约65%的城镇就业岗位。在成都片区的都江堰市内中小型个企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比重。特别是在地震之后,政府采取了各种扶持措施,更是为燃烧中的中小企业添了一捆热柴。随着新城的建设,各行各业都焕然一新,势如破竹地成长起来。然而这些企业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棘手的困境。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各种矛盾便显得尤为突出。就个体而言,他们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持,一次融资难是个很高的门槛等着他们跨过,同时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员工和客户流动性大、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在种种问题的考验下,许多企业选择了转行或者退出市场。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政策的调控的影响,企业自身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面对这场挑战的优胜劣汰。而这些问题可以大致被分为以下几类:

1.成本控制意识不足。由于意识薄弱,很多企业认为资金管理就是简单的收支管理。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支持或者朋友合伙等极微薄力量的支撑,而企业管理者大多都未经过系统而正规的资金管理训练,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尤其专业知识的跟进上也存在很大不足。再加上管理者大多会一人分饰多角,无法平衡发力,因而未能将资金做好科学和合理的管理。常常只做到去精取粗,重点偏移。只着重于单纯的控制可见成本,未能做到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出发,投资、控制潜在成本,以实现可持续性的滚雪球式的发展。以达到最佳利益。这种盈利模式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更是遇到了很大瓶颈。与前几年相比,融资成本不易降低,各种融资渠道都难以降低融资成本,从发展趋势来看,控制融资成本成了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难题。

2.企业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虽然大多数都有拟定自己的资金计划,但是由于很多太具形式化,本身存在很多漏洞,又没有一个合理而可行的奖惩制度,因此很难落到实处。由于规模的框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者、员工和客户之间的接触近似于零接触的,有了更多“人情味”、“人性化”的成分在里面,正是这种灵活性,缺乏一个规范的操作平台,控制体系,造成管理的松散,这必将导致企业资金散乱。由于中小企业个体势力和实力的缺乏,一旦投资就很容易是带老本的投入,加上资金回笼慢、周转慢的一系列缘故,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就变得难上加难。

3.一味降低可见成本,忽视了隐性成本,缺乏为未来埋单的意识。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在自己设定的利益圈子中打转,为自己设限做了井底之蛙,常常盘算着小利益,最后将自己套进了一个死胡同。比如一些人际关系网、创新的技术以及对人才的留任都是一些潜在支出,然而他们却常常忽视这种隐性成本。

4.处理不好企业成本管理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内部所有管理行为都应当将市场作为主要的导向,成本管理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多数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缺少市场指导,缺乏成本管理市场化的观念,看不清企业效益与效率之间的问题;对市场环境缺乏分析与预测,片面追求生产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与承受能力。

5.容易满足于现状。虽然各种管理者的初衷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奔着利益去的,然而最终走出来的真正的企业家却是少之又少的。在经营的路上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止步或者退出了。太容易满足于现状是造成企业止步不前或是惨遭淘汰的重要祸根之一。

三、加强完善成本控制的对策

为了稳住阵脚,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成本,提升竞争力。企业决策者可以从以下几点降低各种成本。

1.做好激励工作,做到标杆管理。所谓标杆管理,指的是以某一个特定的指标或者是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者行业中的领头企业或者其内部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事件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坚持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就是俗称的一种榜样作用。不过在进行当中,由于太多企业的现状决定了他们很容易形成一种盲目的照模照样的模仿,没有因时因地地进行针对性的战略调整和方向优化,因为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把双刃剑。

2.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标准。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指定成本目标时一定要首先考虑到企业的目标盈利总额。有了大方向的目标才能实现产品立于市场上的不败之地。因此成本目标也需考虑到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成本形成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发生在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包括售后),所以在成本大计划下应该有层层递进的小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最基本的环节上。成本控制目标不能大而化之,否则不利于责任落实和考核控制,同时在细节计划和制定上面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商认可,最后达成一致共同执行。

3.核算成本绩效,及时分析成本发生偏差的原因及改进。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尽可能落实成本计划上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要及时进行核对,根据成本控制标准对于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检查监督,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偏差量,从而判断成本控制的绩效。

4.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收入循环。对每一个客户,每一桩生意做好详细记录,一方面可以做到每一笔交易都心里有数,定期检查,及时收款,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进行客户关系维护,稳固和拓展业务。

5.及时学习最新知识,提升投资回报。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必须做到随时注意在成本控制方面以及相关管理知识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跟进。认真搜集各方面信息,包括相关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了解竞争者实力、发展现状等,并及时检查自身状况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在投资选择和利益回报方面,一定要结合自身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使得中标的方案达到预期效益。若是投资过程中出现经济拐点,一定要做到谨慎对待。“宁可踏空,不要套牢”。

参考文献

[1]董平.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报,2008(09).

[2]赵娟,黄福珍.企业如何以资金管理为中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3]苗洁.对中小企业现金管理的探讨[J].时代金融,2006(11).

[4]文学舟,张静.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探析[J].商业研究,2006(10).

[5]陈小平.公司的“货币战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4).

[6]古峰.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分析

摘要:由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尚处在起步阶段,再加上民营企业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结合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特点,对其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分析,明确其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审计

我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从弱到强、从少到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众多民营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表明,内部控制的缺失和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自我完善和有效执行所必经的途径。

一、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特殊性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及管理权过于集中

民营中小企业投资者往往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高层管理者因为掌管权力,容易凌驾于“制度控制”之上。当他们只顾考虑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会采取粉饰会计报表行为,导致账务不真实、票据不完整等现象。他们之所以不追求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是因为怕损害自身利益。因此,注册会计师要高度关注管理层舞弊造成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流程,确保审计结果的公允与公正。

(二)民营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

民营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机构设置简单、行业范围较为狭窄、企业流程比较简单、员工人数有限,这些特点往往使企业无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比如,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的各种局限,往往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另外,中小家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限制,企业财产转移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如倒闭或是另作其他投资等。因此,注册会计师应从各方面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及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抵触外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和过程,从公司的业务开始一直到业务结束,涉及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由于外部审计人员不了解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需要接触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获取一些资料和审计证据。然而,民营中小企业各部门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可能不配合外部审计,甚至故意掩饰一些财务信息,或者采取财务拖延的办法,使得外部审计人员很难获得审计证据,这样会加大审计的难度。

(四)花费的审计成本高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发展快速和内部控制不健全等特点,使得审计风险领域分布比较广泛,从而加大了评估风险的成本,审计工作效率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关注在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

(五)缺乏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指南和操作规范

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所依据的内部控制标准是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适用于大型企业;2010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规定,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企业要在2011年开始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出台相关的准则,有关内控审计目标、范围与程序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只有依靠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和结果的权威性和正确性。

二、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

(一)判断可审性

注册会计师在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下接受审计,会存在无法避免的审计风险。如果不接受审计,注册会计师又将会失去一个客户。在具体的操作中,短时间内做出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通常民营中小企业不存在类似会计咨询、管理咨询等业务往来关系。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时应加强对审计风险的关注,通过充分调查了企业管理者的品德以及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做出拒绝接受委托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约定风险以及相关成本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如法律、道义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上的潜在影响等因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审计,注册会计师更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与责任心,这样才能在尽心尽职的同时,缩小其与企业的期望差距,及时完成审计工作。

(二)注重评价流程层面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流程层面控制少,决策权相对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理念及重视程度。因此,评价控制环境对于评价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采用风险导向、自上而下的方法选择要测试的控制,重点关注企业层面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与员工讨论等方式观察其业务活动,对企业的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念进行了解。

(三)控制审计成本

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审计成本。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可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其次,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内部审计的结果,减少内部控制测试;再次,可以在保证一定的审计质量和重要性水平前提下,通过判断选择不同的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以减少审计成本。

(四)加强与民营中小企业的沟通

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争取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妥善化解人际冲突。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氛围中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和采纳。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使审计工作获得民营中小企业领导的支持与理解,提高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建设性。在审计沟通中,审计人员既不能过于强势,又不能一味忍让,注册会计师要以积极的心态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寻找和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共同分析原因和寻求解决方案,共同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三、建议

(一)企业层面

1.完善民营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主体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不足和公司内部不能全力配合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到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的产权高度集中,家族成员把持企业的重要管理岗位,而且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一的,缺乏社会化监督的动力。而治理结构作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内容,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其治理结构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才能得以落实,内部控制审计也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民营中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控制程序和政策,然后监督它们的实际执行情况,同时还要改善控制环境、转变管理理念、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具体的组织机构、提高员工的素质、疏通风险评估与沟通的渠道等。

(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1.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控制审计成本。会计师事务所要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所有注册会计师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既包括业务素质方面,也包括职业道德方面。在业务素质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面,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全面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在职业道德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更要予以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抵制客户管理当局压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外在的、强制的规则和限制都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自身去遵守。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大前提下,要尽可能地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选择多种审计方法等。

2.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意识。作为中介服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发挥服务功能,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利用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人才优势,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会计、经济管理咨询业务,寻找经济管理漏洞,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促进其发展壮大,也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三)政府层面

内部控制标准不只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时的依据,也是企业自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依据。因此,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尤为重要。根据每个行业对内部控制的侧重点不同,我国可以研究出分行业的内控评价标准。为了规范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务,可在已有的相关准则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指南,指导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文仙.中小民营企业年报审计工作的特殊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10).

2.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5,(6).

3.卿文洁,邱高松.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4.孙燕东,谢小莹.内部控制与会计舞弊关系的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12,(8).

作者简介:

刘艳,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金融经济方面教研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