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你是怎么样的看待高山流水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六年级上《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揭题课题
老师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学生用心倾听。然后谈感受,这就是有名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在这个好听的音乐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将要学习这个故事《伯牙绝弦》。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伯牙绝弦 注意指导“弦”的读音,与学生交流伯牙资料。“弦”就是琴弦,“绝”就是断绝,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伯牙既然是春秋时期楚国有名的宫廷乐师,他一定会把自己的琴视为心爱之物,那他为什么要把琴弦挑断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品味韵味
出示课件:【读课文,注意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学生自由的,大声的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2、点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老师指导。
3、老师范读课文。
4、学生继续自由练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品词析句,研读文本,初悟绝弦
1.品“善”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是伯牙和钟子期,师板书:(伯牙 子期 )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谁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抓住“善、鼓”理解。
2、品“志”“善哉”
(1)文中那句话具体写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学生会读第2句话)
(2)你是怎么从这句话中看出伯牙善鼓琴?(伯牙志在高山,就能弹奏出高山;志在流水,就能弹奏出流水来)“志”怎么理解?(想)伯牙想到哪就能弹到哪,想到什么,就能弹出什么,可见善鼓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啊!
(3)你是从哪看出子期善听的?(……)哪个词说明山高?(峨峨兮)“兮”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高高啊,意思就是说山非常高,可以说是巍峨挺拔,你能不能通过读表现出来?……【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中“善”怎么理解?(太好了、太妙了……)这个“善”和第一句中的“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就是文言文中的一字多义。谁能把那种太好了、妙极了的赞美之情读出来!【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从哪个词看出江河浩大无边?(洋洋兮)你能把江河的浩的无边读出来吗?【课件: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品“所念”“必得之”
(1)想象善鼓的伯牙,还会志在什么地方呢?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理解伯牙志在潇潇细雨、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善听的子期又会怎样赞叹呢?出示课件:[仿句练习]
(2)不管伯牙志在哪里,善听的子期都能从他的琴声里明月他的所想,这就是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师板书:所念 必得 这就是知音啊!板书:知音 再想想,善听的子期听懂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吗?还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心声、情怀、志向、苦恼、快乐……)这就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这就是知心人。板画心图案。
(3)在遇到钟子期前,伯牙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呢?出示资料[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那些毫无价值的、没有意义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却能听得懂他的琴声。]
(4)当伯牙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他心里会怎么想?(欣喜、喜极而泣、异常开心……)带着你的感受读——课件[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4、品“绝弦”,谢知音
(1)无奈世事难料,一年后,当伯牙千里迢迢去江边赴约,却只看到了子期冰冷的坟墓。他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子期不幸去世并留下遗言,把墓修在江边好听朋友的琴声。一瞬间,多少企盼、多少喜悦,都化为无尽的悲伤之中。伯牙此时心情怎样?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出示课件【“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齐读句子。如果你是伯牙,站在子期的墓前,你会对地下的子期说些什么呢?
(3)学生练笔,写下来。
学生汇报,老师评价……
5、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现在,你知道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吗?板书:谢知音
千百年来,无数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课件: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酒逢知己千杯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也许我们没有伯牙子期这样的知音,但生活中应该怎样和同学、朋友相处呢?
四、回味绝弦,试背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故事,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动容。后人就用高山流水形容乐曲高妙或知音难觅。让我们再次伴着《高山流水》这首动听的音乐,去体会这个故事,一齐试着背背课文。
课件:【 ( )善( ),( )善( )。( )鼓琴,志在( ),( )曰:“善哉,( )兮若( )!”志在( ),( )曰:“善哉,( )兮若江河!”( )所念,( )必得之。( )死,( )谓世再无( ),乃( ),终身( )。】。
五、作业:
1、把课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文。
2、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由于课文描述的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相距甚远,怎样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的人文内涵呢?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把了了几字的文本读长来、读深来。尤其是“念”字的步步拓展,自觉比较成功。第一步来自课文内容,念“峨峨高山”,念“洋洋江河”;第二步来自想象,还会念哪些景物,先以 AABC的形式说一说,再用“善哉,______兮若____。”的句式赞一赞。第三步来自文本深处,教师以“伯牙当时誉为琴弦,且身为外交官仅仅只念这些良辰美景吗?”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念亲人、念家事、念百姓、念国事……真正感受到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深层含义。
不足之处:
教师再追问“此时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学生立刻有所感悟:生活的知音、心灵的知音、精神的知音、人生的知音、生命的知音……此时的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的核心,在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和伯牙、子期对话,建构着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对知音、友情的独特感悟。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千古绝唱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学生“所念”,老师能“必得之”吗?我想,《伯牙绝弦》的故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道是无琴却有情”的感动,更是给我们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以新的启发。
再教设计
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编写或改写小故事相机让学生进行了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