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村中学管理论文

2017-02-23

农村教育肩负着我国农村学生教育培养的职责,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农村中学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农村中学管理论文范文一:浅谈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管理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校长班论文集的分析与归纳

论文关键词:初中校 校长 学校管理

论文摘要:本文试从全市农村初级中学校长的结业论文集中,指出农村学校管理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构筑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农村义务教育是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目标。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笔者对1999年至2003年参加培训初中校长的近300份论文,进行分析和归纳,指出在农村校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十五”期间推行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战略,加大农村基础义务教育的力度,提供参考。

对于这些十几年扎根农村中学,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校长们来说,农村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初中级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步履维艰,仍然是校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1.关于校长负责制:许多校长都认为校长负责制是有名无实,责任大,权力小。

(1)没有相应的办学自主权

没有人事权:要的人进不来。不要的人出不去。无法实行聘任制。即使实施了,也是全员聘任,流于形式。因为农村中学还普遍缺编,教师没有危机感。更不可能像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观念比较先进。实行“教师末位淘汰制”。

没有财权:按规定。上级拨款、学杂费留成、社会赞助等各种收入,校长有权按财政制度规定自行安排使用,但是,学校财政制度发生变化,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取的各种费用全部上交到会计核算中心后要再拨回来就麻烦多了,有的校长连自己培训费用都无法报销,更谈不上教师各种进修费用。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干预过多,导致学校成为“执行系统”而不是自主的管理系统,校长疲于应付各种评比检查。处于按章办事的执行地位,而不是实践自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真正教育家式的校长反而处处碰到“红灯”。校长一般在一所学校呆的时间3—5年,没有对学校进行长远规划。因此,许多校长始终处于维持工作状态,只要在位时不出乱子就好,没有考虑到学校长远发展,使学校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2)没有建立校长的权力监督机制现在许多学校校长兼书记,副校长兼副书记,实际上是党政一体,党支部起不到监督保证作用。

(3)教代会没有定期召开,在农村中学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只成为校长的“传声筒”。

2.在内部分配制度上:由于学校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属于政府行为,使得教师工作量、工作效益无法与报酬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制、结构工资制无法在学校实施。而像海南洋浦“三制一包四自主”模式是不发达地区教育超常发展一个典型案例,也没有引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在整个地区没有形成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气候。各个学校无法在上级领导部门支持下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管理进入低谷状态。

二、现有教师远不能适应课改需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管理最核心问题

首先,从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来分析。

年龄结构:有明显年轻化的特点。青年教师成为农村学校的生力军。由于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城乡差别大,如医疗、住房等社会福利差别显著,外界诱惑力大,青年教师没有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准备。工作不安心,农村校往往成为青年教师培训基地。

学历结构:经过这几年的函授、自考。教师合格率大幅度提高,但高学历比例偏低,仍然存在学历拔高使用的情况。技术职称结构:中高级比例偏低。许多年轻教师都挤在初级升高级同一起跑线上,许多条件具备评中级的教师都因指标有限而落选,极大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科结构:英、体音美、信息教师奇缺。骨干教师总量少,年龄老化,要大批培养中青年骨干,从而增强学校凝聚力,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其次,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文理知识的渗透、对现代新兴学科的了解、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坚实的专业发展史知识、专业研究方法论;教师要有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另外,相应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要有一些变化。专业技能的发展特别表现为教师要有开发、利用、统整、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有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组织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机制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要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发展的运用新课标评价的能力。也即评价一堂好课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他们的身心是不是通过一堂课得到了发展。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首先就要彻底摒去旧的观念。但是仍然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学内容由国家的教育大纲规定,教学参考资料由教研部门提供,教学方法由教研部门介绍,考卷由教育部门统一设计。教师成了教育部门提供一些模式的盲目模仿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成了游离教研过程之外的被动旁观者,被动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还没有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不具有课程开发意识。其次,由于农村教师工作量大,与外界接触少,进修费用重,进修机会少,知识老化,跟不上教育信息步伐,仅凭自己原来知识和平时教学积累的经验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知识传授,教师业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三、涉及德育管理论文在整个论文集占的比例很大,反映出校长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与困惑

德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和保障,应摆在学校首要位置。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处于“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加上学校德育的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增大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1.学校工作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无法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从家长角度讲,由于高校高额收费,大中专毕业国家不包分配,打破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家长对升学的美好期望,在这样环境下,学校得不到家长、社会的大力支持,家长支持力度远不如城市。一位校长曾这样说:“城市的家长是主动找教师询问孩子在校的情况,而农村呢,很难召集到所有家长开会,甚至要发补贴,家长才会出席。”从社会的角度讲,社会没有为减负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教育大环境,农村缺乏娱乐设施,致使学生课外没有负担,产生空虚、迷茫、厌学情绪。

2.辍学、流失现象严重,成为农村学校每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造成流失现象原因有学生原因:由于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学生学习压力减少,相当部分学生在小学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据一位校长对本校初一新生摸底考试,全年段20分以下有29人,基础知识差,要顺利完成初中三年学习任务很困难。也有经济原因:这几年农民收入减少,许多学生家里经济困难,加上六合彩赌博活动在本地区泛滥,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还有学校教师原因:由于考试指挥棒作用,学校对学生考试排名,对后进生罚写或劳动,“差生”视学校为火坑,一走了之。

3.德育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德育内容没有新鲜感,从小学到初中内容一样,老掉牙,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而且学校德育工作随大流,社会提倡什么,学校就提倡什么,没有构建符合农村学生特点的德育体系。

四、课改新形势下,校长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1.校长改革创新精神不足,较安于现状。在一片教改声中,许多学校仍然我行我素,片面追求升学率。原因在于校长头脑依旧保留传统陈旧办学思想,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管理模式如以“分”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师工作蒙上强烈功利色彩;一些学校只重规章制度建设,在量化和标准化方面狠下功夫,但忽视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相结合,重刚性管理,轻柔性管理。对于这种现状,校长们有很多难言之隐:上级部门经常以政代教,忽视教育规律;而校长为了保住这顶乌纱帽,循规蹈矩,一切工作按上级指示办,生怕出错。 2.校长没有调整好自我角色,绝大多数校长都是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能手,多年业务工作养成遇事任劳任怨、勤恳务实,当上校长后,由于心理习惯定势,仍把当日工作方式或多或少带到校长岗位,事必躬亲,陷入事物泥塘,身心疲惫,从而造成在助手及教师心目中留下权力过于集中,刚愎自用,专制独裁印象。

3.农村校长的科研素质有待于提高。在考察回来的结业论文里,校长们深刻感受到自己科研水平与所考察学校的校长有天壤之别,提出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

4.关于如何创办成功学校这方面的论文只有一二篇。这些问题反映出目前本地区农村初中校长素质亟待提高。

五、在教育投人方面,农村办学条件亟需改善

1.关于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的比重年年下降,还不足30%,农村义务教育负担沉重。随着我国全面推行税费改革,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对于原来投入严重不足的农村义务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国农村历来有“吃饭靠国家,办学靠附加”之说。教育费附加在农村教育投入占一定比例,其中1998年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为212.59亿元,约占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的811.91亿元的26.18%,仅次于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农村教育总经费的比例,成为农村第二大教育经费来源,在支撑农村教育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费改革是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但是会造成农村税费改革地区因取消教育费附加引起的教育经费紧张,对长期依赖教育费附加和集资的农村义务教育产生很大的冲击,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造成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严重滑坡。以安徽为例,税费改革中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被取消后,乡镇税费总量普遍减少。安徽省财力缺口为16亿元,2000年中央对该省转移支付资金11亿元,硬性缺口为5亿元,加上新的农业税没有对义务教育投入作出比例规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普遍减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没办法解决,大量危房改造没有落实。因此,许多校长对此改革持消极态度。

2.关于学校办学条件的现状:

目前,办学条件无法得到改善,许多的教育设施大都是在当时“两基”验收增设的,还有的是以前乡镇经济活跃时候由乡镇投资增设的。而今,停收农业特产税,对乡政府收入是一个巨大的7中击,乡镇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学校的教育,更不可能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学校办学经费问题始终困扰各位校长,校长班到外地参观考察,看到别的学校是崭新的教学楼、办公楼、多媒体教室、学生电脑房、教师电子备课室、室内体育馆、塑胶标准运动场,想起本乡镇学校没有阅览室,没有多媒体教室,学生连书架、复印机是什么都不知道,真是感叹万分。一些校长在论文里面流露出许多无奈,他们说,现在学校财政制度的改革,学校收支两条线,收取的各种费用全部上缴,只有少量的杂费留成,办学经费少的可怜,望着粉笔一根又一根消耗,试卷一套一套发,教师课时补贴无法兑现,校长们无处可诉,只有勒紧腰带勤俭办学。

六、关于课改,仍然存在很多困惑

经过了课改实验的学校校长谈到,课改给整个学校带来可喜的变化:首先得益最大的是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其次,新课程为教师预留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与教师的合作,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们都从合作中分享到喜悦和快乐。而且,在新课程实验中,没有居高临下的教研,教研员成为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和促进者,教研方式悄悄发生变化。最终,学校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参加课改的教师为全校教师举办讲座,教师从课改的角度对学校的规划和建设提出意见,加大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

但是课改也存在许多问题:

有的校长说,对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多人都认为势在必行,然而对改什么、怎么改却说不准。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改变过去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但具体怎样操作,出现问题怎么解决,许多一线老师还很茫然。因为过去教学参考书中有讲课的重点、难点,新的课程标准上都没有了,自由度太大了,反而不知道怎么教了。

有的校长说,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不适应课改的需求,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上网、去图书馆、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备课量大了,工作压力大了。课程资源及教师辅导用书缺乏,使他们觉得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因为大多数教师都要同时带几个班的课,周课时排得很满,有的还担任班主任,去查阅更多资料的时间确实难以保证,这样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

校长们谈得最多也最关心的是如何构建新的教育评价制度,如果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仍然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作为衡量校长工作的好坏,那么课改必然要失败。

校长们带领教师处在课改前线,他们是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校长们在对课改充满信心、以极大热情投入的同时,他们的担心和困惑是非常实际的。比如:实验室等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矛盾;担心基础知识的缺失与教材体系的不尽完善等等,这些应引起课改有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有关农村中学管理论文范文二:例谈农村初级中学校管理改进举措

摘要: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优秀的管理思想和到位的执行,是学校崛起的必要条件。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实际,阐述了改进举措。

关键词:农村初中 学校管理 改进举措

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优秀的管理思想和到位的执行,是学校崛起的必要条件。

——题记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工作由粗放、经验型向科学、精细化转变,最终实现无隙管理。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己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在此,粗浅地谈谈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举措。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针,建立规范、竞争、高效的管理体制;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主题;以“走进课堂,推门听课,推进精致管理”为主要途径;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优化资源,和谐发展;全员管理,全面育人;精细运作,注重细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农村初级中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初级中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不理想,农民家庭子女、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比较多,单亲家庭学生比例比较高,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如意,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学业基础属于当地小学毕业生中三流水平,不少学生初二年级就几乎放弃了学习;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既有非常优秀的教师,也有表现一般的教师;教学一线力量比较薄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任务很艰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评学校时重视升学率指标,学校的升学压力很大;中层管理干部成长较慢,急需提高;学校长期投入不足,办学硬件条件相对于周边学校陈旧落后;教育经费匮乏,教师待遇偏低;学校发展缺少特色;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周边新建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加大,存在着优质生源流失的潜在危机;当地人口向城区移动,造成生源减少。此外,学校设备陈旧,环境单调;学校基本放弃了学习以外的所有其他活动,学生的学校生活比较单一。

三、改进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

2、坚持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

3、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4、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5、坚持大稳定、小调整、优势互补,合理流动的原则。

6、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率优先的原则。

四、改进的重点

1、全面彻底的检查学校的基础设施所存在的点滴安全等问题, 对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标准, 制定详细的整修、重建、新建方案。对重建和新建的设施要严格把守质量关,决不能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2、努力探讨和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制定、完善和实施寄宿制学校的特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细则。

3、特别加强学校人员出入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对所有学生实行持证出入;所有外来人员的出入必须实行有效证件的登记。

4、特别加强学生宿舍内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每个宿舍管理制度必须上墙,定人定责(包括学生和管理教师)。 5、实行无缝隙管理:每天必须有一名行政人员24小时值班;中午还要有三名辅导教师值班;晚间宿舍管理教师值班到10点;学校保安24小时值班。

6、继续完善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广泛开展“学课标,促课改”活动;广泛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广泛开展“上好每一节课”活动;广泛开展“走进课堂、推门听课”活动。

五、改进措施

1、首先广泛的宣传动员。

2、反思整改:一是反思领导,二是反思管理,三是反思过程,四是反思评价,五是反思发展。综合上述五个方面反思,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对职工进行全面地回头看,查摆存在的问题。二是印发意见表,向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广泛征求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自己找、别人提,充分认识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改进工作。学校领导加强学校所有活动的管理,广泛开展各项检查指导活动。教务处全面实施教学业务检查指导工作,要求是:①、 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不提前通知,采取随机检查的方法;②、检查可以是全面检查,也可以是个别检查;③、把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展评作为检查指导促进教学业务的重要手段,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的展评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④、检查情况要有详细记录;⑤、检查结果要以不同的形式在全校通报。平时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管理,扎实开展“上好每一节课”活动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从教学基本功入手。培育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中年教师水平,发挥老教师作用。新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要把每一节课都当作达标汇报课、成果展示课、优质示范课进行教学,落实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听课职责。总务处根据学校发展需求,组织制定后勤发展计划和后勤保障相关制度,负责学生的食品、卫生、保健、防疫等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德育处负责校园安全制度的相关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制度。

六、实行校长负责制

1、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统一领导,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行使学校的人权、财权、管理权。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

2、校长办公会系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校级领导组成。学校重大行政问题由校长办公会决策,校长有最后决策权。

3、校长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接受学校党组织的工作监督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

4、校长对中层领导聘任,中层领导对校长负责。

总之,农村初级中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管理者的态度是决定管理成败的第一步,细节的重视和过程的抓管是管理成功的关键。管理之中,严格执行各种制度,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人,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人、影响人,用科学的管理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管理才能有新的突破,学校管理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焕发生机并永葆活力。

有关农村中学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农村中学教育论文

2.浅谈农村中学数学论文

3.关于农村儿童教育论文

4.安全教育论文2000字: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

5.关于农村干部毕业论文

6.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