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温度控制

2017-02-14

雏鸡的行为表现也能反映出鸡舍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生长。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雏鸡的行为与育雏温度管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雏鸡的行为与育雏温度管理

行为是一切自然演变的重要表达。雏鸡的行为表现也能反映出鸡舍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生长。每隔数小时就应该观查雏鸡的行为,不止是在白天,夜间也同样需要进行行为观察。1日龄雏鸡的正常行为是鸡群均匀地分布在鸡舍内各个区域,说明温度是合适的;鸡群扎堆在某个区域,行动迟缓,精神不振,说明温度过低;鸡总是避免通过某个区域,说明那里有过堂风;鸡两翅展开,趴在地上,张口喘息并发出“叽叽”叫声,说明温度过高。

育雏温度管理

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健康和成活的首要条件。育雏期温度不平稳或者出现冷应激,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进而诱发感染多种疾病,造成死淘率增高或进入产蛋期后难以实现鸡群产蛋高峰。因此育雏期温度是否稳定是雏鸡群健康的基础,育雏阶段做好鸡群的温度控制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鸡舍温度控制

温度设定应符合鸡群生长发育需要,通过鸡舍通风和供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调控,保证温度的适宜、稳定和均匀。

1.1鸡舍温度符合雏鸡生理需求

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育雏前3天温度为35~37℃,以后每周下降2℃,最终稳定在22~25℃。控制鸡舍内的湿度也很重要,第1周龄适宜的湿度为55%~65%;第2周龄适宜的湿度为50%~65%;第3周龄以后保持舍内湿度为55%。

1.2不同育雏法的温度管理

温差育雏法就是采用育雏伞作为育雏区域的热源进行育雏。前3 d,在育雏伞下保持35℃,此时育雏伞边缘约30~31。C,而育雏舍其它区域只需要25—27℃即可。这样,雏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温层下活动,有利于刺激其羽毛的生长。随着雏鸡的长大,育雏伞边缘的温度应每3~4 d降1℃,直到3周龄后,基本降到与育雏舍其他区域的温度相同(22~23℃)即可。此后,可以停止使用育雏伞。雏鸡的行为和呜叫声能表明鸡只舒适的程度。如果育雏期内雏鸡过于喧闹,说明鸡只不舒服。最常见的原因是温度不太适宜。育雏伞下温度是否合适,可通过观察雏鸡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当雏鸡受冷应激时,雏鸡会堆挤在育雏伞下。如果育雏伞下温度过低,雏鸡就会堆挤在墙边或鸡舍支柱周围,也会乱挤在饲料盘内,雏鸡排泄的粪便较稀且出现糊肛现象。育雏前期,雏鸡因育雏温度不够而受凉,会导致死亡率升高、生长速率降低、均匀度差、应激大、脱水以及较易发生腹水症的后果。当雏鸡受热应激时,雏鸡会俯卧在地上并伸出头颈张口喘气。雏鸡会寻求舍内较凉爽、风较大的地方,特别是远离热源沿墙边的地方。有时雏鸡会拥挤在饮水器周围,使全身湿透。雏鸡的嗉囊和肠道也会因为饮水过多而膨胀。舍内温度过高雏鸡可出现矮小综合征;还可以使饲料消耗量降低,导致生长速率和均匀度差;严重时可导致鸡只死亡。

整舍取暖育雏法与温差育雏法不同,整舍取暖育雏法采用锅炉作为热源,在舍内通过暖气片(或热风机)散热供暖,或者采用热风炉作为热源供暖。因此,整舍取暖育雏法也叫中央供暖育雏法。由于不使用育雏伞,鸡舍内不同区域没有明显的温差。在观察雏鸡的行为时要特别小心。一般来说,如果雏鸡均匀分散,就表明温度比较理想。在采用整舍取暖育雏时,前3 d,在育雏区内温度应保持在29~31℃。温度计(或感应计)应放在离地面6—8 em的位置,这样才能真实反映雏鸡所能感受到的真实温度。以后,随着雏鸡的长大,在雏鸡舍温度应每3~4 d降1℃,直到3周龄后,基本降到2l~22℃即可。

1.3看鸡施温

“看鸡施温”对于育雏来说非常重要。由于鸡群饲养密度、鸡舍结构、鸡群日龄不同,外界气候复杂多变,一个模式并不能适合每批鸡,不能适合每个饲养阶段,需要根据鸡群的实际感受及时调整。尤其在外界天气突然变化和免疫接种后,雏鸡往往会有所反应,作为饲养人员应仔细观察鸡群变化。

2保证鸡舍内温度稳定

温度标准以日龄最小的栋为主,进鸡顺序为按照距离锅炉房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供暖设备温度管理程序。供暖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鸡舍温度的稳定,最好采用自动控温锅炉或者加热器,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波动,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2.1保证鸡舍内温度均匀

通过对各组暖气、通风方式的调控,以及对鸡舍漏风部位的管理,实现鸡舍不同位置温度的均匀一致。标准是鸡舍各面、上下温差<0.5℃,前后温差

规模化育雏场,采用供暖设备集中供暖,通过控制锅炉温度实现鸡舍温度稳定,是确保雏鸡健康的一个好的方法。在进雏前,为供暖设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