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职称论文

2017-06-17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建筑此起彼伏。而给排水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给水排水职称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给水排水职称论文篇一

给排水施工工程管理的探讨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建筑此起彼伏。建筑给排水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工程施工中,土建和给排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建筑中所涉及的给排水包括给水和排水两部分。所谓的室内给水系统就是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消防等提供安全的供水系统。通过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三大类。建筑室内排水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们生活、生产中使用过的废水收集并经过合理的处理后,排到室外的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根据其排水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和工业废水系统三大系统。建筑给排水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环节之一,若这一环节处理不当,给水或者排水达不到要求局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这部分管道通常都是掩埋在地下,若出现漏洞很容易影响排水装置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要求施工。在我国施工技术水平受限制,造成的给排水施工质量问题较严重。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建筑施工

1 施工准备阶段

1.1 编制施工计划

根据总体工程“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首先安排给排水工程开工,其目的是完成“三通一平”中的水通和场地平整,并使排水系统及早具备排水能力,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1.2 划分施工任务

明确划分各施工区域界线,并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各区域的施工单位。工程招投标书中对各区域内地下、地上工程由同一个单位施工,以利于地下与地上工程相互衔接性和提高施工场地利用率。因此,施工任务应按“区域自治”和“接口明确”原则划分。

1.3 会审施工图纸

施工前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审核施工图纸,应注意下列问题:

(1)地下管线较多时要防止管线相撞和管线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够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保证排水管线具有足够的坡度。

(2)给排水专业图纸与土建、设备、仪表、工艺管线等专业图纸相互衔接处,必须保持一致性,要逐个检查每个衔接部位的管径大小、空间位置与配管数量。

(3)大口径地埋的稳定性是由管道本身性质和土的变形模量共同确定的,当有可能出现失稳时,应采取措施避免。

1.4 编制质量计划

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和设计文件,结合本行业与本单位以往给排水工程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编制给排水工程质量计划,确定施工期间的检验程序;质量控制点及控制点等级;质量检验方式与方法;质量检验记录与质量检验报告的填写、传递、存档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1.5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总承包单位组织各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勘察施工现场,依据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编制全厂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各施工单位应有完善的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并符合全厂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相应的条文。

2 施工阶段

2.1 材料检验

首先依据有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材料的几何尺寸、强度和密封试验,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事件发生。其次对各类施工材料,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

2.2 施工安全管理

对施工安全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

(2)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能否正常开展工作,施工前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已经全部落实。

(3)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需要断路时,应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道路上,几个施工单位在若干处开挖管沟施工,限期完成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

(4)凉水塔安装施工要以防火工作为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以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5)总承包单位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100m 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1个。

2.3 施工质量管理

总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应会同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施工质量。

(1)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停、检、检”制度,施工每到一个质量控制点后暂停施工,首先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联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正常运转和施工单位能否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施工纪律,并且定期开展质量检验评比活动,使用经济手段奖优罚劣。

(3)对给排水系统中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相应措施如:一是地下管网中非金属管道穿越公路管段,做C20混凝土浇筑3600包箍。二是对已施工完毕的地下井,可在井口四周堆起土围墙,防止施工车辆碾压或撞坏和污水流入井内。对已施工完毕的非金属地下管线,应在管线回填土表面上,每间隔20m长度插立一块警示牌,严禁大型车辆碾压。三是对已施工完毕的消防器材四周围设置临时护围栏杆和一块警示牌,防止来往的施工车辆碰撞。四是对地下管网中碳钢金属管道进行防腐作业,由总承包单位委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防腐公司,进入施工现场,集中进行机械化批量防腐作业,总承包单位质量检验员每天到现场检验,既可提高管道防腐质量,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3. 试验与验收管理

工程施工后期总承包单位应邀请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积极参与工程收尾工作。

(1)碳钢金属管道在分段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管段与管段相互联结的焊口和管段与管网联结的焊口,在无法做强度、严密性试验时,必须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验,以确保联结焊口的质量。

(2)铸铁管道与非金属管道试验时,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施工区分界线附近井下临时封闭管口,首先从排水管网中管底标高最高处井口注入水,打开相邻施工单位分界处井下被封闭的管口,使上游管段中的水向下游管段排放,直到排水管网全部试验合格为止。如果上游管段试验未合格,也同样向下游排放水,处理有问题的管道,重新从上游井口处注入水,直到合格为止。

(3)竣工交接:完成设计文件全部内容且预试车成功,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技术资料齐全并且达到要求,清理机械,办理全部工程的交接。

结语:加强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应该是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按施工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管理每一个环节,以达到确保工期、确保工程质量、争取降低成本的总目标。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和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保证各项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子平. 新型管材的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 安装,2002(05).

[2]李杨. 同层排水技术探讨[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给水排水职称论文篇二

对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市政工程质量的发展,尤其是提高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质量。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工程是市政工程的重要支撑项目之一,对项目工程质量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施工控制方面需要严格关注。目前,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有较多的影响因素。本文就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施工措施进行介绍,主要从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市政 道路 给排水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对城市的影响十分重要,它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工程,对城市防洪排涝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合理、科学、高效,研究市政道路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保障市政道路给排水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解析

结合多年市政管道施工工作实践,对管道问题进行总结:

1、管道错位

主要源于测量及施工等问题,引起管道错位,从而发生倒坡和积水情况。主要原因是:第一,设计管道时忽略了水文和地质因素;第二,管道受积水的严重腐蚀后,减缓了寿命,当管道损坏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移位现象;第三,过流在水力影响下,改变原来的水头方向,加强了倒坡现象的出现,当倒坡现象发生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管道移位。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漏水现象

不仅会影响管道正常使用,还会给周边建筑造成不好的影响。主要原因是:第一,管材质量不合格,或选用了和规定规格不同的管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第二,地基的不稳定沉降使应力高度更加集中,导致管道压裂或拉裂;第三,接口焊接密封处理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第四,其他不规范操作,例如管道的安放问题、加固地基等问题,都是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

3、在填料过程

软质淤泥土质量不合格,且填料的施工方法不准确。例如含水量较多,将会引起回填土下沉,影响给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准备阶段

1、做好对图纸的设计和规划

施工单位在承接到施工任务之后,首要工作就是精心设计施工图纸,这是施工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施工企业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摸清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比如地层和地下水的情况等,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施工具体要求科学合理设计图纸,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对工程每一处构造、位置、尺寸、埋深等严格把关,准确测量并反复验证,这样不但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后期出现改动图纸的情况。

2、将图纸了然于胸

达到将图纸了然于胸的程度,这是工程开始动工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当然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也不例外,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先要深入熟悉和研究图纸,对排水管线的长度、坡度、管材直径、井位数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亲身反复考察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地形、地貌、地物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做一个大致的预测,这样有助于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即使出现状况,也能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从容应对。

3、准确测量放线

众所周知,放线测量出现差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但会导致管道位置产生偏移,还可能会发生立面产生倒坡现象,施工企业务必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在施工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仔细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换桩复测与保护,对于确定好的管道走向,切忌不可随意进行更改,否则会对施工带来一系列麻烦,在遇到建筑物需避让的情况时,建筑方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变更,除此之外,在测量放线时,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必要时可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来配合其测量。

三、施工阶段

1、沟槽开挖与支护

在开挖前测量放线并落实地下既有管道、电缆或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甲方监理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保证开挖工作持续进行。在沟槽开挖接近尾声时,应迅速做好管道基础准备,根据沟槽深度及状况,该支护的做好支护工作,应及时进行管道安装。避免管沟暴露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管道安装

(1)下管:沟槽及垫层验收合格后即可安管。在施工时,排管前做好清除基础表面污泥、杂物和积水,复核好管中心位置与标高。承插口管道排管自下游排向上游。下管时用专用吊钩或柔性吊索,严禁用钢丝绳穿入管内起吊。同时有专人指挥,绑(套)管子应找好重心,平吊轻放,避免扰动基底管道相互碰撞。管道的安装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 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坡,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道安装连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方案编制的方法工序。

(2)接口方法:操作程序:基础和管口凿毛洗净,浇筑管座混凝土,将加工好的钢丝网插入管座的对口砂浆中,勾捻管内下部管缝,上部内缝支托架抹第一层水泥砂浆,按钢丝网片,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勾捻管内上部管缝养护;操作要点:抹带尺寸为:带宽200 mm,带厚25 mm,钢丝网宽度180 mm。抹带前先刷一道水泥浆,然后安装好弧形边模。第一层砂浆厚约15 mm,抹完后稍待有浆皮儿出现时,将管座内的钢丝兜起,紧贴底层砂浆,上部搭接处用钢丝扎牢,钢丝网头应塞入网内使网表面平整。第一层水泥砂浆初凝后再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初凝后赶快压实。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 h 后洒水养护。

四、竣工验收阶段

1、问水试验

(1)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及井外观质量合格;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

(2)闭水试验的方法。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水。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施工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闭水试验标准的判断。满水浸泡时间不小于24h,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实测渗水量应小于表1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2、回填沟槽与恢复路面

沟槽的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腐土、垃圾土和淤泥等,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石块、混凝土碎块及大于10ram的硬土块。回填之后要迅速、仔细地复原所有施工地面,测录其密实度,以保证压实率达到95%以上原道路结构情况,使之恢复施工前的状态。为此要求在恢复路面时必须认真地对照设计要求,进行道路恢复。

结论

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是非常复杂的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技术方面要进行不断的提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和阻碍要找到解决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道路施工技术得到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得到提高和完善能够更好的促进道路工程施工水平得到提高,方便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孔祥昌.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措施与方法浅析[J].民营科技,2012(01):125-126.

[2]余波.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J].科技资讯,2012(01):278-279.

[3]赵宇峰.给排水施工技术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57-58.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