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育类论文范文
小学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小学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类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小学教育类论文范文篇1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和谐教育
我国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学生的失范行为愈来愈多:4·1旅日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因作业未完成三名小学生相约跳楼事件……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实施素质教育,更要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谐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实现此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和谐教育:
1 树立和谐教育观,实现德与才的和谐
学校应该树立学生来到学校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学习做人的道理,明辨是非,分清丑恶,然后才是学习知识。可惜,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本末倒置,在升学率的指导下,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下,依然将科学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培养,有的教师甚至是不闻不问。这也造就了今天的学生是非观念不明,美丑观念不分,把无聊当有趣,把说谎当成家常便饭!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对创建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意义重大。和谐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价值教育相统一,把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孝悌,次见闻。” “德,为才之帅也”。
人才,首先是成为人,然后才能成为才。科学具有双刃性。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任何知识都可能给人类或社会带来危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和谐教育观:首先要明确学生来校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做人,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远高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知识和人文的关系:学生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和目的,人文教育是知识教育的意义、方向和目标,知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提升,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才培养的现代科技含量将会越来越高,而对人才的人文知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我们要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知识教育相统一的观点。在提高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文教育的首要地位,不断提高人才的道德素质,确保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树立和谐教育观,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教与学的和谐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学生学科知识、人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教与学的和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和谐、教法与学法的和谐两部分。
教学过程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等,符合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施教过程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意识。教学内容要难度适当,有梯度,有创新性;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做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吃得了”、“吃得好”、“吃得饱”,各有所获。
教法与学法并存于教学之中,两者互相依托,相辅相成。两方面和谐相融,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和谐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综合使用
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挫折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灵活使用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诱导式教学法等多种教育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每一节课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充满激情的。“授之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受用终身。”“善于教人者是教人研究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教给他学习新知识的思路和方法,获得新知的能力和技巧——转化、类比、归纳、演绎、推理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
3 树立和谐教育观,实现师与生的和谐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实现教与学和谐的关键。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教育者要转变角色,放弃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尤其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蹲下来,换角度思考,真正站立在与学生同等的高度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学生的智力思考问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开放、交流、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而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交流、心理共鸣的好朋友,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这种爱,要包含七个要素:理解、尊重、宽容、平等、期望、给予和责任。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护、信任、期望;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每一个错误,要知道,当我们和他们相同年龄的时候,我们也许比他们更调皮。教师不能伤害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学习经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的、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合理、客观、公正、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学习责任感和成功感,自觉地能动地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对学生的正确解答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表扬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一个眼神、一句话 、一个动作、一朵小红花、一张奖状、一支圆珠笔都能激起学生和教师心灵上的共鸣:你是最棒的,老师很欣赏你。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依据和谐教育的“期望激励原则”,找出“闪光点”,给予恰当的鼓励,小步子、多步骤,激励他们树立自尊,找回自信,实现自立,自强。要让学生明白,我可以学习成绩不够好,但我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学习不是我的擅长,但今天我依旧要努力学习。
和谐教育是以生为本,学生素质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先导观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和谐教育理念必将引领着新形势下各项教育活动。有了这一教育理念,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才能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真正走上终身发展之路,才能创建教育的和谐春天,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小学教育类论文范文篇2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伴随人的一生,而儿童时期的完善适合的情感教育是奠定良好性格、人格的关键,小学是情感教育和情感形成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小学中建立适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本文的讨论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 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儿童教育学科的进步,越来越的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学龄儿童在小学中接受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其中是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最近几年中被重视的,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需求,无论从哪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
一、 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
作为教育对象,学生自然是主体,无论是在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教育中,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讨教育方法和方式判断这一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小学生通过观察、接触来感知身边的环境, 从而形成最初的经验和认识,这种经验和认识需要反复的感受才能最终形成向儿童的记忆,影响他的选择,表现为最后的行为,这时,教育者才能发现早已形成的道德情感。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主动引导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帮助学生去认识各种行为背后的道德选择性。
在面对儿童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过程,操之过急和过分放松都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必须把儿童情感发展的概念与儿童的年龄水平联系起来考虑。从一方面来讲,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没有明显地区别,这是因为还处于道德情感的初期,特征还不是很明显,也易于引导,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积极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做到情感与行动相配合。学校和老师要重视校外实践活动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例如科技知识馆,福利院,甚至是春游秋游活动,让学生接触正面的社会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同行动相结合,最终产生正面的情感积累。
二、 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小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依赖性,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要成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真诚地面对学生,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以自身做典范去积极地影响和感染他们。
(一) 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
小学生的情感活泼外向且变化快。作为单独的个体,他们逐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好奇,这时候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适合儿童接触的,而作为教师的职责之一是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样做的关键不是将他们关在象牙塔内。
(二) 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感
情感的调节指的是个体本身对于自己不良情绪反应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小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小学作为集体社会,要求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在小学情感教育中,要帮助建立小学生的情感稳定性,通过疏导教育协助小学生养成自我调控情感的能力。
(三)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
小学情感教育是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更是重中之重,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最后能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要帮助儿童去面对是非选择,协助而不是代替他们做出决定,让他们形成对是非曲直的自我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关爱中的理解成长的内涵。
三、 家庭教育和父母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家庭和父母的力量在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是无可比拟的。小学生早期在家庭中的教育已经对小学生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学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进行沟通和配合,任何老师和学校都不能代替父母对儿童健康的情感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言行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情感发展,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
(一) 家庭教育和父母行为对学龄儿童的重要性
家庭是儿童获得一切的地方,家庭和父母的力量在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是无可比拟的。小学生早期在家庭中的教育已经对小学生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学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进行沟通和配合,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言行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情感发展,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 父母的言行深深影响着儿童。
(二) 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对学龄儿童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儿童在感情和物质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决定了父母的权威性,父母对于儿童的约束力很大,儿童对于父母有很强的信赖感,这种信赖感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父母行为的正确与否逐渐增加和减退。
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力在儿童成年之后都会显现,很多人在成年后会选择和父母相同的职业,拥有和父母相似的生活习惯,甚至以异性父母作为择偶标准。这些都是家庭和父母影响力的最好证明。
(三) 反面影响的消除困难
在学校中,教师们都听过5+2=0这句话,意思是说五天的学校正面教育在学生回家两天之中接触到不好的影响,会功亏一篑,甚至有的老师提出了5+2=-1这句话。足可见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很难消除的。父母或者长辈的不健康言谈和行为会使小儿童留下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在这些不良行为和儿童在学校学习内容相抵触的时候,小儿童往往习得是家庭行为,因为对于他来说,这行为早已习以为常,更加熟悉。
四、 小结
小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需要学生教师和家长多方参与的工作,只有在学生产生情感回馈的情况下教育才能产生效果,良好的情感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力量。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是从出生就由父母开始的,在学龄阶段进入学校后,又有教师帮助完成的,而不是孤立的阶段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终身的,不是可以划分阶段的。
参考文献:
[1]毛信元.石婷.浅析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刘长双.春风化雨润真情——浅谈中小学情感教育[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4
[3]余慧斌.小学情感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1987
[4]袁兴来.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知识经济[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