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化学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重要考点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北京高考化学考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北京高考化学考点(一)
一、溴乙烷
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注解
①溴乙烷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的。乙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溴乙烷分子是极性分子,这是因为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碳和溴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对偏向溴原子一边,因此,C—Br是极性键。
②溴乙烷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③溴乙烷的官能团是—Br。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 ,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6—1 课本第146页
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滴入 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释 溴乙烷在NaOH存在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溴化氢与 溶液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
实验探究
①检验溴乙烷水解的水溶液中的 时,必须待试管中液体分层后再吸取上层液,以免吸取到未水解的溴乙烷。
②检验 前,先将较多的稀 溶液滴入待检液中以中和NaOH,避免 干扰 的检验。
点拨
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条件:过量的强碱(如NaOH)。
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通常情况下,正反应方向趋势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时可促进水解进行的程度。
③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因此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④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与 溶液不会反应生成AgBr。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①化学反应原理:溴乙烷与强碱(NaOH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生成乙烯。
②反应条件
a.有强碱(如NaOH、KOH)的醇溶液
b.加热
③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 、HBr等)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注意 消去反应必须是从相邻的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成物中有双键或三键。
北京高考化学考点(二)
1.官能团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卤素原子(—X)、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硝基(—NO2)、磺酸基(—SO3H)、氨基(—NH2)等。C═C和C≡C也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2.溴乙烷的性质
(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大。
(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由于官能团(—Br)的作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①水解反应:C2H5—Br+H—OH C2H5—OH+HBr。
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条件:NaOH的水溶液。
由于可发生反应HBr+NaOH=NaBr+H2O,故C2H5Br的水解反应也可写成:C2H5Br+NaOH C2H5OH+NaBr。
②消去反应:
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反应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HBr分子。由此可推测,CH3Br、(CH3)3C—CH2Br等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北京高考化学考点(三)
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北京高考化学考点(四)
1、 醛类的结构特征:醛基和烃基直接相连,烃基包括苯基。例如: 苯甲醛。
2、醛的分类:按醛中含有醛基的个数、按醛中烃基是否饱和、按醛中烃基是否含有苯环。
3、甲醛、乙醛、丙酮分子式、结构简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 结构通式CnH2n+1CHO
4、甲醛、乙醛、丙酮的物理性质:甲醛、乙醛、丙酮都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乙醛、丙酮为液体,甲醛为气体,三者都易溶于水,易挥发,同时三者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甲醛俗称蚁醛,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称为福尔马林。
5、醛类化学性质:
(1)还原反应 醛、酮中含有碳氧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发生加成;但C=O和C=C不同,C=O不能和溴水氢卤酸发生加成。
(2)氧化反应:①和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