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勇士队专为射手做的电梯战术

2017-03-20

一个电梯战术的开始也可以演变成多种结果,这个只能看换位的防守意识和能力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图解勇士队专为射手做的电梯战术,欢迎阅读!

图解勇士队专为射手做的电梯战术:

在现今的NBA各队均有自己独特的,相对固定的进攻战术套路,而每一次有效的进攻战术都需要空间、跑动、球员,以及能把上述因素串联起来的组织者。譬如热火的勒布朗-詹姆斯通过低位策应;托尼-帕克拿到球后,则通过高位挡拆获得机会;凯文-杜兰特通过跑位牵制,为队友制造进攻机会·······

而本赛季的金州勇士,通过教练马克-杰克逊的调教,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在进攻战术安排上,专为队中两大射手史蒂芬-库里、克莱·汤普森所設計的『Elevator(电梯)』战术,成为了他们固定的战术套路。当然这个战术的概念,来自于两人出众的外围3分能力,汤普森本赛季3分命中率39.8%,而库里则达到惊人的45.2% 。成功的战术,成功的射手,就能轻松转换成得分。

在执行战术的开始,杰弗森首先会来到高位持球作为策应(虚象),然后杰特来到底角为库里做无球掩护。一般情况下,库里都会观察场上防守球员的位置,选择反跑切入底线或者选择向弧顶的线路。当然,这些线路都是预先设定好的,视球场的变动,做出选择。

从图片中显示,通过无球掩护的库里来到罚球线附近,仿佛准备做一个正常的连续掩护的切入。然后杰弗森把球回给杰特,紧接着来到罚球线的45°地方,与左边45°的兰德里准备做“电梯关门”的配合。虽然伦纳德的防守能力非常不错,但总归是经验不足,以为库里要做切入,而死守内线,离库里一个很大的距离。

库里察觉伦纳德对自己防守的松懈,快速的从兰德里与杰弗森两人中间穿过,向弧顶3分线奔去,等库里穿过之后,兰德里与杰弗森两人迅速把“电梯门”关闭,把马刺三名防守者结结实实的挡在内线。然后库里就从容的接杰特的传球,无干扰的情况下,轻松三分命中。

库里、汤普森必备战术——电梯掩护,无球跑位届的CrossOver

(crossover是一种篮球术语,意思指运用交叉步,快速过人,运用此技术的NBA球星有艾弗森、韦德、克劳福德等人。)

所谓纯投手

纯投手这个概念进入国人视野之初,“纯投手”的概念被定义为“以投篮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球员”,此定义最早的代言球员为理查德·汉密尔顿和阿兰·约翰逊,但随着时间的推演,“纯投手”变得越来越纯,最后纯到场上所有的进攻都必须由投篮完成(而且必须是接球跳投),以至于除了定点投篮之外不会使用其他技能。于是这样个伟大的职业的代言者就变成了昆汀·理查德森,杰森·卡波诺和凯尔·科沃尔。如果有人敢说雷·阿伦是联盟最伟大的纯投手之一马上就会有人投来白眼并报以“雷·阿伦只是投手么呵呵呵呵呵呵”的亲切慰问。

从普遍的观点来说,这当然不错,雷·阿伦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当然拥有不计其数的进攻武器,而“投手”的标签似乎也确实难以满足麦迪的水准。不过也许人们对于“投篮”这项工艺所容纳的广度与深度普遍的低估了。接球投篮是投篮,后仰跳投和持球三威胁疾起也同样是投篮,把范围扩大些,抛投和虚晃也未必不是投篮的组成部分,而投篮——其实只是投手所需要掌握的众多技巧当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来往穿插的大量前戏的重要性,需要更多技巧的拿捏。从这个角度说,投手的范围应该更大,要求也应当更高才对。

也许我们能够通过日渐流行的“电梯战术”了解投手这个工种的价值所在。

电梯走向世界

有一种说法:电梯战术的发明者是勇士马克·杰克逊。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存疑,因为早在马克·杰克逊入主NBA之前,电梯战术就已经出现,并被各方杀手组织大肆采用了。不过,马克·杰克逊无疑是最喜欢使用电梯战术的教练,他频繁的在比赛中丰富电梯战术的他的专访中,毫不掩饰自己对电梯战术,和其实施者斯蒂芬·库里和克莱·汤普森的喜爱。而电梯战术也是勇士队最为频繁使用的战术之一。

这套战术在推广后立刻在联盟流行起来,如今的雷霆,拥有雷·阿伦的热火都曾经使用过这个战术,里克·阿德尔曼甚至曾为凯文·乐福设计过升级后的“电梯”。

无球跑位届的CrossOver

投手的无球战术其实并不少,但电梯战术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之一,是源于其走位非常规性。

传统球场的位置分配一般为:2,3号位在底角和侧翼,4号位在肋区的中距离,面朝篮筐的正向一般留给1号位和5号位发挥施展。无论是如今单打能力强悍的1号位还是惧怕包夹的传统5号位,都需要有充足的空间实施战术。而电梯战术的雏形,就是把中轴线的黄金位置腾空给空手跑位的投手(一般为2号位),所以若非投手的作用举足轻重,教练是不会在这样一个容易挡住其他球员跑动的位置专门设置战术的。

上面是热火专门为雷·阿伦设计的电梯战术,1号位的韦德把人吸引到侧翼,为中路腾出空间,而4号位的勒布朗·詹姆斯则干脆成为了绿叶为阿伦做墙,让他在底线走了一个极为特别的线路,从中轴线冲出来接球——而一般来说,底线的跑位者一般是从一侧的底线兜到另外一侧,然后绕掩护出来接球。所以这种跑位路线会让形成思维定式的防守者大吃一惊,无异于无球跑位届的CrossOver。

在经过NBA教练广泛研究之后,电梯战术已经不局限于中路接球,肋区也是非常重要的实施战术的位置。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除开怪异的空手走位路线之外,战术对于投手的能力要求同样很高,当投手接到球之后,他往往需要向着与其跑动路线完全相异的路线反身跳投,而并非顺延跑动的惯性,单这一项能力,联盟里大多数只会定点跳投的“纯投手”就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收起你的小动作

“电梯战术”使用渐繁,吹罚也愈加严厉。

很多人把“Elevator Door”叫做“电梯掩护”,但准确的说,这并不是一次掩护,因为他并不是提前设墙,阻挡投手身后的跟随者,而是在投手前进的路线上设置一条狭窄的通道,理论上说,如果投手可以通过,防守者只要跟的够紧,身材又不是特别宽大,也一样能过,否则“掩护球员”就需要移动,造成掩护犯规。所以,战术如果成功实施,掩护着必然会施加一些隐蔽的小动作延阻防守者的跟随,比如拱个屁股拧个腰,虽然不经意,但做多了总会被抓个现行。

足球领域有一个相似的叫法,叫做“关门”,而在篮球场上使用,以前用的不多没人管,小飞刀当成常规武器用起来,多少能找到一些不规矩的痕迹。

在历经几年的磨练之后,“电梯”战术并未像人们最初预计的那样改变球场的生态环境,但优秀的战术总会在特定的时间发光,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又有哪个裁判敢去吹罚小动作,以一己之力改变比赛的结果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