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虚词与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虚词与作为助词的用法
1. 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文言虚词与作为连词的用法
1. 和;同 [and]。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文言虚词与作为介词的用法
1.跟;和;及 [with;to]
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念其昌与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宗伯先生之门。--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为,替 [for]。如:与我想想
文言虚词与作为名词的用法
1.党与;朋党 [clique]
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东汉·许慎《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东汉·许慎《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2.盟国,友邦 [allied country]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文言虚词与作为动词的用法
1.(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与",从与,
从舁( 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同本义 [give grant;offer]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3.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4.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北宋·苏洵《六国论》
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 明·宋濂《看松庵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