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2017-06-06

高中语文课本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不像新闻又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心灵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与常见新闻比较,发现本篇新闻与常见新闻的不同。

2.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

3.体会法西斯罪恶,记住历史惨痛教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作者对参观者行动、神态描写的分析把握,了解作者内心的强烈情感。

2、内涵深厚的句子(特别是反语句)的揣摩、把握。

教学难点:

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作者精辟议论的琢磨。

教学课型:

导读品悟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读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响,文明便不再闪光。于是,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烟滚滚中悄然逝去,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饮恨而亡,多少辉煌的建筑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六十多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却没有停止,也不该停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奥斯维辛吧。

二、请一位学生根据学案预习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奥斯维辛。

1、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2、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3、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4、该消息是1958年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章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三、根据老师改写后的新闻样式,比较本文的独特之处。

改写:1945年1月27日,奥斯维辛集中营获得解放。席卷波兰的苏联军队今天看到了数千名纳粹虐待狂的牺牲品。战士们走进带刺铁丝网围起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现5000名囚犯,绝大部分是犹太人。所有这些人都呆滞,瘦弱不堪。在这里堆放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一般:客观 概括 少修饰

本文:主观 细节 富文采

四、学生找出富有作者情感的语句。

五、对于这些语句,选取其中代表性的讨论分析。(分5组,每组一句,组内交流,注意回答时的全面性与规范化。)

六、解决问题:

第一句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学生能从原文找出“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进而答出充满阳光欢愉的氛围与此处曾经的罪恶恐怖不相称。(更深的一层意思学生答不出,此处需要老师引导及补充图片材料)

老师引导:曾经是人间地狱就更需要阳光的照耀,驱除阴霾,作者却说“不应该”,他是从那个角度来看待这座人间地狱的呢?

打出图片及补充材料,学生完善第二层答案。

补充材料:

1、人油熬制成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焚烧尸体的骨灰被撒入农田;剥下的人皮被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

后来发现了一些精美而奇怪质地的灯罩。如果没有文字说明,谁都不会想到,那些柔和的灯光竟然是人皮在闪耀

2、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大伪诈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余秋雨

第二句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稿,却反复在说“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

答案:对纳粹暴行的憎恶与愤慨。

但是,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作品竟获得了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怎样理解作者这里所说的“使命感”?

答案:对人类曾经犯下的罪行的悔恨,对无辜死难者的悲悯 ,对未来的警示。

加深理解,老师补充名言

1、如果没有上帝,一切都成为可能。没有人类的良知,那么,杀戮也是理直气壮的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2、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第三句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一句作者明显要告诉我们一种深刻的内涵,你能明确地说出它的内涵吗?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 顽强抗争的力量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第四句4、“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补充关于生命的思考:

1、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2、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第五句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你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一句话?

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人们看见的东西而是不断写人们的反应呢?

补充人们参观时所见到的场景图片

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烘托作用。启发读者联想再现当时种种可怕的场景,将现实与历史联系在一起。

八、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

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大奖。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给这篇文章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九、作业:

二战,是日本和德国共同挑起的世界大战。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空前劫难。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对死难者纪念碑。 2005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会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再次为纳粹犯下的罪行表示道歉,并希望人们记住历史。对于这一事件,同样作为二战策源地的日本对此却表现大相径庭。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历史毫不回避,勇于反省。而日本的政界和媒体却反应冷淡,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日,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活动,日本领导人没有任何表态,官方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日本人似乎把奥斯维辛遗忘了,把历史遗忘了。或许,他们把人性也遗忘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段感言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