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创业故事
经过两年的发展,他创办的渡口公司已拥有员工300余人,成为规模最大的网游企业。今天小编整理了最新大学生创业故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最新大学生创业故事:
王力让5000元变成了10个亿,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现代的创业传奇。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传奇的缔造者是一位年仅23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圆脸、一身休闲西服,笑起来脸上带着一丝稚气,迎面走来的金津更像是一位可爱、朴实的大学生。作为渡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金津在浙江理工大学上大一时,便开始“牛刀小试”,从5000元起步,盈利100万元,赚到了他创业之途上的第一桶“金”。金津并没有满足,他瞄准了朝阳产业,也是杭州正大力扶持的产业——动漫游戏。
经过两年的发展,他创办的渡口公司已拥有员工300余人,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网游企业。今年,当国际知名的风险基金对渡口公司进行战略性风险投资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10亿元。如今,他成功开发的大型纯3D网络游戏《天机》已在市场上获得收益,年底第二部网络游戏也即将面世。与此同时,一栋高达 30多层的属于自己的网游大厦也即将在钱江南岸的江南大道上破土动工。
从在校大学生到企业总裁选择了杭州
为什么要选择动漫游戏产业?为什么会选在杭州创业?
“我们选择杭州搞动漫游戏,太对了。”尽管这几个问题金津已回答了许多次,但答案却始终没变过。其实,金津老家在绍兴,大学毕业后,将接手家中多项家族实业。他犀利的目光瞄准了网络游戏的第二个投资高潮,进入了他父辈不曾涉足的领域。
在江南大道边上有一块留学创业园的广告牌,每次从绍兴到杭州,金津都要路过这里。“我哥在国外留学,看到广告牌后,我想帮他去了解一下情况。”热心地想帮哥哥找创业基地的金津却把自己领进了杭州创业的大门。
“杭州正在打造‘动漫之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创业环境和人才储备,而且给了年轻人许多创业的优惠政策。”金津至今记得当时筹建公司时,高新区直接给公司一整层楼的办公场地,而租金着实让他大吃一惊——免费。与此同时,高新区的领导还时常专程到渡口网络考察工作,了解企业入驻后的设施建设情况,以及企业正在研发的游戏,帮助企业解决在人才招聘、项目申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当然,也要感谢杭州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偶像。”金津有些调皮地说。在他看来,从马云到陈天桥,杭州层出不穷的创业奇迹也激励着无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短短2年内,渡口网络公司不仅在杭州、上海等地设立总部和分部,而且在全国11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年轻大学生和这位年轻的总裁一起,共同实现着他们的创业梦。
从传统家族产业到高科技产业找到了自己的“渡口”
金津给公司起了个“渡口”的名字。从此岸到彼岸,从传统产业到IT业,“渡口”似乎更多了一层双重含义。金津自己也说,“更想把它看做一个新的起点。”
相比其他高科技青年的“空手套白狼”,金津是“背着炸药包”进入这一行的。渡口网络的数千万投资不是来自风投,而是来自更有效、更直接的渠道—— 父母。凭什么让父母相信自己的选择?金津除了大一时,三个月内靠销售游戏虚拟装备用5000元赚100万元的战绩,还有他对于自己家族企业的结构的思考。
父亲从事的产业主体是钢构、能源、房产等,属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有自身的一些弱势,金津也目睹纺织行业一台机器由七十万元贬值到七万元的过程。即便是从事房地产行业,可土地总有卖光的那一天。
“能源越来越少,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
聊起生意,从小就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的金津老练地算起了账:“5个亿可以投资10个高科技公司,而对于房地产来说仅仅是个中等楼盘,但两者可以达到同等的效益。但10个高科技公司明显要比一个楼盘风险小,资金压力小,损耗的社会资源也少。你说哪个合算?”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忧患意识,金津选择游戏这个高科技行业才更显得理所当然。虽然高科技行业也存在风险,但无论从发展前景而言,还是从自己兴趣而言,它都是一个具备比较优势的选择。
杭州,造就了又一个创业传奇 从顽皮的孩童到成功的创业者说自己是“Made in Hangzhou”
“等我们大学毕业了,一起创办网游公司。”高二那年,金津和几位同学在路上的约定,没想到在几年后真的成了现实。生在绍兴、长在绍兴,金津却用了一句“Made in Hangzhou”来形容自己的创业路。
上高中那年,正值杭州名校集团化的起步阶段,在"追求教育公平与保证教育质量"理念指导下的杭州学军中学,为这位闻着黄酒香味长大的男孩敞开了大门。
“高中生活是最值得回味的。高一最快乐,高三最辛苦。”金津坦言,他成绩并不好,从小喜欢打游戏,但高中的教育却深深地影响着他之后的创业。“那时候,最喜欢周二和周四,因为每周的这两个下午都有篮球赛。”金津说,杭州的高中教育很严格,但也很开放,当年养成的"玩要玩得痛快,学要学得认真"的理念一直到今天还在他身上表露无遗。
“不得不说,是杭州成就了我的创业梦。”金津说,作为浙江人,作为一个在杭州本土教育培育下的年轻人,他对杭州有着非常深的感情,也更希望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做出一番事业。
最新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曾一度是校园里的“热词”,曾经有段时间,校园附近大学生开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红火起来。但是全球性的经济寒流,同样让大学生们感到了寒冷,本就羽翼未丰的小店,纷纷面临“清仓”过冬。昨天,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一场大学生创业辅导会上,见到了很多创业大学生,他们也在想办法应对这个冬天。
服装店“大清仓”
见到大三学生婷婷时,她吞吞吐吐不肯告知自己的学校名,只是无奈地说“生意很惨淡”。一年前,她在同学们满腔热情的激励下,从亲戚朋友那里筹得8万元钱,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婷婷服装店”。然而支撑不到一年,她就将“大清仓”的告示贴在了玻璃门上。“学生开店太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管理。”婷婷说,她想在门面到期前把存货处理掉。
寒假将至,很多像婷婷这样的校园“开店族”都在准备清仓转让。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创业热情持续高涨。”下沙浙江工商大学的陈老师说,“由于不需要大笔资金,只是小额投入、以学生为主要消费群的校园店铺,是他们的创业首选。然而,大多数‘校园店 ’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像秋天割麦子连片倒下,基本上都摆脱不了‘开得快,关得也快’的共同命运。”但陈老师认为,即便如此,大学生创业还是应该鼓励的,创业过程中学到的经验更是一种财富。
拍脑袋拍不出市场
快期末考试了,大三学生李澹却无心复习。他站在原本属于他的琴行门口,抚摸着心爱的吉他,看着满屋子的乐器一件一件被搬走心酸不已。
从小爱好音乐的李澹,弹得一手好吉他。他见校园内也有许多人热爱音乐,认为会有市场,去年年初在学校附近开了家琴行,专卖各种乐器。然而,虽然李澹所在的学校音乐爱好者众多,却多限于听听歌,看看演唱会,很少有人真会去买乐器发展特长。况且乐器价格都比较昂贵,一般大学生无法负担。因此不到半年,琴行就面临关门。
在调查中发现,开校园店创业的大学生往往输在市场观念淡薄上。即使店铺经营的只是一些小工艺品、首饰、蛋糕等大众化的低价商品,也多由于市场饱和,大部分都入不敷出。
精力不是海里的水
“我现在根本没有精力管理网店了!”来自滨江高校的大三学生小芳言语中透露着无奈,因为她刚刚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一年的网店。
大二开学时,小芳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网店,经营各种大学女生喜欢的化妆品。由于小芳为人直爽、活泼开朗,而且重信誉,因此她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网店小有盈利。
但是,自从小芳竞选上了学院的文艺部部长之后,不仅要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业,还要组织各种晚会,参加各种比赛。“经营网店需要长时间挂在网上,我实在没有那么多精力。”最后,小芳选择了暂时放弃。“小芳的决定是明智的。”在场的一位老师说,一些大学生为了开店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是常事。同时,他们参加校园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
激情过后考验能力
大三学生陈玲玲说她这段时间很迷茫,她和几个合伙人之间遇到了问题。
玲玲和几个同学总想着能在大学时就开始创业。商量后,他们决定开一家奶茶店。大家开始时都齐心合力,满怀激情,从选择店面、筹集资金到签订协议,再到装修完毕准备经营,前后才用了半个多月。奶茶店开张初期,所有人都很激动,常常营业到半夜两点。
可是激情过后,玲玲发现,由于投资时所有人股份都一样,经营中懒惰者和积极者在营业收入分配上“大锅饭”,逐渐引发矛盾。“大家心都散了,还怎么开好店?”玲玲很无奈。合伙人已经两个月没有坐在一起讨论经营问题了,奶茶店也一直收不抵支,濒临关门。
资金问题、市场问题、合伙人关系问题等等,除了要处理好与学业的关系之外,校园店也会遇到所有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讲,这些问题过于沉重。
创业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采访中发现,“校门口开店”是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一种方式。“创业”形式初级、技含量不高,是导致他们难以在市场立足的重要原因。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热情依然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