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A制”婚姻的思考
导语:当下年轻夫妇婚后实行AA制并不少见,作为一种新的家庭经济承担模式,夫妻AA制慢慢被许多年轻人所接受。但是夫妻俩“各花各的,各玩各的”,在现实婚姻中,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需要夫妻俩更多付出时间和精力时,也常常会衍生各种信任与担当危机!
关于“AA制”婚姻的思考
上周到朋友家做客,聊到给她四岁的宝宝报兴趣班,朋友大吐苦水,讲述了她和老公因为这件事爆发的争吵。
“前几天我要给宝宝报钢琴班,找老公要一半的钱时,他说自己没有钱了。我问他钱花到哪里去了?”
老公说“不用你管,我的钱我自己支配。下次用钱提前说。”
朋友当时听了老公的这番话深觉心寒意冷,和我提及时仍眼泛泪光。
朋友和老公经过五年恋爱长跑后结婚,婚后依然坚持着恋爱时所约定的“AA制”,两人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各花各的,各玩各的,互不干涉。
但是当他们的孩子出生后,朋友慢慢觉得这样的财务模式几乎令她抓狂,甚至开始怀疑彼此之间的感情。
“我俩每天都要算账,我得告诉他今天买了奶粉、尿不湿,还是玩具,因为要找他要一半的钱。
“而且有了孩子以后,常常需要应急花费,我找他要钱,他经常拿不出钱,已经做爸爸了,都不知道给孩子存备用钱吗?”
朋友也曾试图和老公结束这种AA制,遭到了老公的拒绝,理由是已经习惯自由,不愿意被别人束缚。
当下年轻夫妇婚后实行AA制并不少见,作为一种新的家庭经济承担模式,夫妻AA制慢慢被许多年轻人所接受。但是夫妻俩“各花各的,各玩各的”,在现实婚姻中,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需要夫妻俩更多付出时间和精力时,也常常会衍生各种信任与担当危机!
家内劳动,何以计费?
“不用你管,我的钱我自己支配”,是朋友老公坚持AA制的理由。然而,有了婚姻、有了孩子,我们在家外的收入真的是自己挣的吗?
一个人通过工作,获得家外收入,不仅需要付出聪明才干,更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两个人步入婚姻,同样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育孩子健康成长,培育家庭幸福生活。
尽管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落实到家庭具体的日常生活时,通常是妻子为家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多于丈夫付出的。
尤其是孩子出生后,即使妻子的聪明才智和工作机会不低于丈夫,甚至高于丈夫,也会因为孩子更依恋母亲,而付出更多。有的妻子甚至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非常好的职业生涯,做起全职妈妈来。
我们的社会观念仍然强调,照顾家人身心健康是女性的责任,然而社会却只为家外劳动支付报酬。
家内劳动没有以货币的形式得到承认,并不意味着,个人的家外收入,真的是自己挣的!而是说明,家外收入是夫妻双方合作的结果:妻子为家庭生活付出时间和精力,承担夫妻俩的家庭责任;丈夫才能省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可见,婚姻中的AA制,对于为家庭付出时间和精力多的一方,是不公平的。而婚姻中任何一方感到不公平,都很难培育出信任与担当。
没有信任与担当的婚姻,在看似其乐融融的表面下,潜伏着细细密密的感情裂缝,并且日积月累,不断增加。
家庭经济,孰是孰非?
结婚前,工作成就是年轻人的大部分生活世界。结婚后,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年轻人评价生活幸福的标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家庭生活的尺度,工作成就不再是唯一指标。
幸福的婚姻,离不开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担当。当“不想被他人束缚”成为AA制存在的理由时,或许夫妻间的信任与担当正在大打折扣。
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婚姻需要用经济手段,在计量夫妻双方贡献的基础上,强制双方为共同生活承担责任?
这是否也意味着,你们的婚姻尚未在“个人空间”和“感情亲密”之间建立平衡?还没有建立双方都能接受的协商机制?
钱怎么花,考验的是如何支配家庭经济资源。当夫妻双方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还没有学会信任对方的判断力时,是需要协商来达成支配家庭资源的共识的。
这是否还意味着,你们还没有学会欣赏彼此的差异,享受被“管”的纠错功能?
也就是说,当夫妻双方对于家庭生活有不同看法时,两个人都想要对方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却不能同时考虑对方合理的要求部分。
于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才会成了“管”与“被管”,很难合作,也就不能成熟地商议出第N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AA制,绝不是婚姻信任与担当的避风港。AA制的限制提醒我们,需要创造“共学”“合作”的婚姻文化,才能让婚姻走向成熟,培育幸福。
不要断然的判定,另一半说的话、做的事,自己不喜欢、不熟悉、不习惯,就一定是错误!关注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聚焦于照顾到每个家人的需要,自己不习惯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最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功效。
婚姻好比一条船,夫妻作为船员齐心合力,才能完成航程,获得最大收益。而父母合作,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培育出清新、喜悦、快乐、温暖的家庭氛围。
遇到经济冲突,夫妻俩需要学习智慧地看待花钱的本质:钱是工具,而不是目的。花钱是为了制造一家人的快乐和幸福。
成熟的婚姻需要慢慢建设。
成熟,是夫妻俩都有活在当下的能力,都有照顾到家里每个人当下需要的魄力。
成熟,也意味着放下贪婪,放下不现实、不合理的购买欲望,最重要的是,放下控制别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