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之讴乐曲简介

2017-05-14

《苦闷之讴》是刘天华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又名《苦中乐》,其中“讴”字是借用了楚调,蜀音,蔡讴等传统腔调的称为,作者曾对这首乐曲作解:“意为苦中作乐”。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刘天华二胡曲《苦闷之讴》的相关介绍吧!

《苦闷之讴》乐曲的创作背景

1926年,刘天华先生的处境可谓极为艰难困苦。是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政府悍然对反日学生示威游行进行了镇压,激起了刘天华及其兄刘半农的极大愤慨。在这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势下,民族音乐的生存已经岌岌可危,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刘天华先生所任教的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因为经费拮据已经欠薪数月不发,家中生活难以维系。这年冬天,他的幼女燕宝又不幸夭折,更使他悲伤至极,甚至家中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刘天华先生创作了此曲,其中苦闷之情,可想而知。

《苦闷之讴》乐曲的作者简介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

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09年—1911年(14岁—16岁):在常州中学求学时,参加校中军乐队,学习吹军号及军笛,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

1911年:辛亥革命,学校停办之后回到故乡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吹奏军号。从此时开始音乐工作。

1912年—1914年(17岁—19岁):赴沪参加沪西开明剧社,任乐队工作。在这时期学习各种西乐器,举凡管弦乐器、钢琴等,均加学习,尤以铜管乐器多有深造,并对西洋作曲理论有所接触。

1914年:开明剧社解散,解散,返里任教于华墅华澄小学。开始了他音乐教学的生涯。1915年(20岁):是年春丧父,复贫病失业,心境恶劣,偶赴市购得二胡一把,每日拉奏,随产生《病中吟》旋律初稿,表达他当时的不得志和内心的抱负。秋任教常州母校,为母校建立了军乐队与丝竹合奏团,常至民间演出。

1916年(21岁):与殷尚真女士结婚。被江苏省立五中聘为音乐教员,并在该校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两支乐队。

1917年(22岁):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及琵琶等。

1918年(23岁):夏,从沈肇洲先生学习崇明派琵琶的演奏。开始创作《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等曲。

1920年(25岁):夏,赴河南学习古琴,沿途还一路寻访民间艺人,采集各处民间音乐。染癣疥,负病归。至此,刘天华比较深入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精致典雅的一面。 在此期间,他对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也进一步学习,他常和熟习音乐的好友澈尘和尚探索研究民间音乐及佛教音乐。

《苦闷之讴》乐曲的赏析

乐曲是一首变奏曲,由引子、主题、三次变奏、和尾声六部分组成。作品以大量的连弓附点十六分音符来表达作者心中的苦闷和烦乱,在创作手法上堪称一绝。引子:节奏较为自由,一次紧似一次的音型重复,向人们揭示了作者激愤不安的内心世界,是身处逆境时的苦闷呼号。主题乐段:虽然音符较密,但节拍速度很慢,音乐由低到高,然后层层递减,表现了作者的苦闷和无限感慨之情。第一变奏乐段:速度较主题乐段稍流畅,着重描写了作者为苦恼萦绕而不能摆脱的痛苦心情。第二变奏乐段:以附点十六分音符音型为主要特点,流动的旋律和特定音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第三变奏乐段:以连弓三十二分音符为主要特点,有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表现了作者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尾声:节奏较为自由,表现了作者从臆想中回到现实世界,心不由衷地发出阵阵叹息,潸然泪下,渐弱渐隐地结束全曲。

猜你感兴趣:

1.器乐曲的简介

2.音乐结构的简介

3.中国宫廷音乐的简介

4.音乐的知识介绍

5.戏曲音乐的简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