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创业潮
创业者从个体户到合伙人,从小商贩到创客....从来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90年代的创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年代创业潮相关文章。
还是90年代互联网创业潮里的大批“海归”
北京创客空间坐落于海淀大街1号中关村梦想实验室的4层
提到中关村,你会想到什么?是上世纪80年代下海创业潮里的“科技人员”,还是90年代互联网创业潮里的大批“海归”,还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潮里的“程序员”?而如今,一个代表中关村时代印象的新群体再次出现,他们就是“创客”。不以盈利为目标,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活动,他们正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
一个创客的10亿元梦想
陈拯民浓眉大眼,1米9的个头,在车库咖啡一片埋头干活的“程序猿”中格外显眼。他是标准的理工男,但却与互联网无关,用车库咖啡老板苏菂的话说,他在干的事儿比移动互联网更“逆天”。如果单纯把这一波创业的机会局限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并不准确。在传统的制造业、在清洁能源及生命科学领域,依托现在的信息化技术,也迎来了变革时期。
陈拯民做了一款电机,没错儿,就是传统的电机,但他把电机做得更小、更轻、功率更高。传统电机12千瓦的输出功率一般要10公斤,而陈拯民的电机只要2.4公斤,更小、更轻的直接意义就是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上。他做过数据比对,自己做出来的电机比特斯拉所用电机的各项参数更优。现在已经送往国家实验室检验,等着拿到认证之后就可进入量产。
今年32岁的陈拯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博士生,专业是航天自动化,读书期间就为航天研究院做过很多项目,但是毕业的时候,他却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只是因为想“回到技术本身,做更自由的技术创新”。在创业公司干了一年,他没拿一分钱工资,但最后发现老板并不想真心做科研,而是通过项目套取政府补贴,于是他选择了离职。
到车库咖啡的时候,陈拯民有些落魄,他为前一段工作经历而伤心,又找不到下一步的路,如无头苍蝇般乱撞。直到苏菂有一天问他:“抛除一切杂念,你到底想做啥?”“电机!”陈拯民脱口而出,因为他读博的时候研究方向是系统集成,一个系统的架构往往要受制于提供动力的电机。“好,那就去做!”从此,陈拯民就从车库咖啡消失了,几个月之后,他回来见到苏菂,说自己这段时间都在合肥的一家工厂里,电机已经做到了第五版。
按照陈拯民的设想,将来公司并非单纯卖电机,而是卖以电机为核心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我们要做制造业中的高通,卖的是钥匙,是专利技术。”他对公司的估值预期是10亿元人民币。
一群创客的聚集地
“如果地球46亿年的历史等于两天,你会做什么去填充历史?用物联网技术助力节能减排,驱走雾霾?打造智能交通系统,从此告别拥堵的四环路?两天、48小时、2880分钟、172800秒,你能做的远多于这些!”11月29日,英特尔物联网创客马拉松在中关村“开跑”。
在车水马龙的中关村大街,有着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艺术家、设计师、软硬件高手、DIY达人甚至任何人都有机会提出他们的想法,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运用和发展现有的资源和学术研究成果来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并开放成果供他人进一步研究,同时坚持不懈地尝试将创新成果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里没有一个个格子隔开的工位,只有公用的材料箱、工具墙和不分界限的实验平台。占据整面墙的工具格子里,小电钻、激光切割机、砂纸等各种工具免费取用。
这里就是英特尔物联网创客马拉松的举办地、亚洲最大的创客集聚地——北京创客空间。1988年出生、留着络腮胡、一身休闲装的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不像是一个创业者,更像是一个未毕业的学生或者艺术家。
“中国人从不缺创意,不缺能力,也不缺设计。但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个人凑在一起说‘我们开始做吧’,然后人就不见了。这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创新和创造的习惯。如果在有想法的时候能立刻把它做出来,这些创新的力量不知道有多强大!”王盛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空间,让所有有想法去做东西的人聚在一起,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大家,为大家带来一些改变。”2016年1月,阜成门附近一个仅有20平方米的小屋,成为王盛林和几个志同道合朋友的第一个创客据点。如今这个亚洲最大的创客集聚地,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成长起来的。
一所大学的创客狂欢日
同一天,在距离北京创客空间不远的清华大学,首届“清华创客日”正给冬日的校园带来不一样的活力。国际创客教育论坛、创客教育基地联盟研讨会、创客马拉松、创客空间体验、学生作品路演等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里掀起一股创客风。以后,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六都将成为“清华创客日”。
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孙宏斌解释,“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Maker,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是梦想的实现者,是DIY文化的一种延伸”。而在清华,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统称为“三创”,参与其中的学生都是广义上的清华“创客”。
目前,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生杨韵芳独立研制出具有多自由度柔性仿象鼻机械装置,获得第32届“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杨韵芳所在的创客空间有300多名小伙伴。他们不仅有新奇的想法,还追求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真正的产品。汽车工程系的硕士生王世栋和他的紫晶立方团队,将汽车研发的思路和经验用于3D打印机,开发了第一台适用于家庭使用的质优价廉的3D打印机,产品一直居于淘宝销售前列。王昊2013年创建了幻腾智能,从事智能家居创客创业,201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创新公司第7名……
明年初,李兆基科技大楼将落成,届时,清华创客空间将设置在科技大楼中,并占据约1.65万平方米的空间,“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大学创客空间”。孙宏斌表示,清华现有的创客空间是该校最大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创客空间将采用会员制,结合全球化的资源,提供持续的创新课程、竞赛、活动,及深度业界沙龙、聚会,并以创客种子基金的模式支持创客团队的产品开发。
一个世界创客的中国地标
目前,中关村拥有以北京创客空间、清华创客空间、硬创邦、土曼、北京石油化工学院JoyHouse为代表的一批创客机构。其中,北京创客空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仅在北京就拥有超过300名创客会员,影响人数超过10万人,并与富士康合作建立了300平方米的原型加工基地,具备完善的加工设施与设备,与投资机构合作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2013年被中关村管委会授予中关村梦想实验室称号,纳入中关村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并给予资金支持。
“现在,全世界创客都觉得,中国就是创造的天堂。从芯片、传感器等常用到的电子元器件,到制作电路板、手板等服务,国内的价格通常只有国外的1/5,产品质量性能同样很好。而如果想做一个小批量生产的产品,那没有比中国更适合的地方了。这不但让本土创客选择留在国内,还吸引了许多国外创客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实现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在国外只能选择5倍的价格或者拆开花两个星期从中国邮寄来的各种器件和电路板包裹,还有可能会发现其中某个器件被弄错了。”王盛林表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互联网的时代,那我们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肯定是落后于世界的。现在,很多人认为未来十年是创客的时代,而中国的创客已经与世界同步,并且拥有制造业的优势。所以未来十年是我们的时代,全世界的创客都会把目光盯向中国、盯向中关村。”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地区创客数量及创客氛围日益活跃,创客空间、硬件供应商、科技孵化器、众筹平台等业态要素完备,已初步具备有助于创客创业的相关业态,形成了良好的创客创业生态系统。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创业潮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变迁,一波又一波的弄潮儿前赴后继,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创业潮,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环境并不相同。
“创业潮很大程度与政府的支持、社会资金的宽裕程度、投资人的态度、社会的包容度有关。”一名在资本市场辅导企业上市15年的深圳保荐代表人表示。
如今,中国正掀起第四次创业潮。今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这再次回到关键词——创业者。随社会演化而形态多变,创业者从个体户到合伙人,从小商贩到创客„„创业者,从来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时代的大众创业潮,如何推动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升级,值得期待。
1979-1989年草根创业:个体户爆发
“个体户”刚“重出江湖”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它最初是“待业青年、劳改犯”的代名词,往往会遭到嘲笑、诋毁与蔑视。
对于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情况,《邓小平文选》曾总结指出,“中国社会实际上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二十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而在文革结束后,800万知青返城,就业成为社会问题。机关单位安置有限,知青只能靠摆地摊,从事理发、修鞋、磨刀、修伞、修家具、卖小吃等行业维持生计,人们管这叫“练摊”。
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温饱问题。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允许“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个体户”从此应运而生。
个体经济对计划经济的冲击终于导致1982年的大整肃,温州发生“八大王事件”。
个体户的出现,激活了一个封闭已久的经济体对物质的渴望,王石、柳传志、任正非、张瑞敏,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亦在这时“倒腾”出第一桶金,并借助时代的机遇,成就各自非凡的事业。
1992-1997年下海潮:扔掉“铁饭碗”
自个体经济为人们打开新天地后,市场经济迅速席卷全国,发财致富日渐成为全民理想。
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掀起一股全民经商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国企员工下海”。1987年现SOHO集团董事长潘石屹放弃石油部管道局“铁饭碗”,揣80元钱南下广东。冯仑原是国家体改委下属研究所的干部,后被派往海南省筹建改革发展研究所,但到达海南不久,冯仑与潘石屹等四个同伴成立公司,做房地产买卖。 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南巡”进一步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激发人们跳出体制,投身市场经济之海的热情。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据了解,面对充满未知数的商海,公职人员更多以“停薪留职”或请长假的方式“下海”,为自己留后路。
这一代的创业者中,诞生了俞敏洪、郭广昌、王传福等后来的业界大佬,而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逐渐成长为奠定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石。
1997-2000年浪潮之巅:互联网袭来
经济体制的改变,让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科技的发展,却改变生活方式。中国的互联网元年,在1997年开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曾在1997年12月1日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全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该中心自此后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
1997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ITC网站,次年2月,他在中国“克隆”雅虎,推出中文网页目录搜索的软件,名叫“搜狐”。
同年6月,26岁的丁磊设想网民们应有自己的信箱,于是在广州创办网易公司,写出了第一个中文个人主页服务系统和免费邮箱系统。
10月,29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志东领导的四通利方获得第一笔风投,该网站体育论坛因帖子《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而倍受关注;次年,四通利方开办新闻频道,并收购北美网站华渊资讯网,网站更名为“新浪网”。
1998年,马化腾成立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时ICQ很火,QQ默默无名。
1998年,雅虎进军中国,成为1998-1999年连续两年网民网页首选。
1999年,马云在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确定要成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域名就叫阿里巴巴。
同样在1999年,刑明把1996年从股市赚来的钱投资在3个网站项目上,其中一个叫“天涯社区”。“天涯社区最初只是一个萌动的人文意念与单纯的模仿,我当时看到了网易社区的雏形,做一个充满人文情结的个性化的网络虚拟社区。”刑明曾表示。 同年8月,22岁的小伙子孙鹏与另外4位网友一起建立个人网站——红袖添香。“做文学网站,最初只是缘于梦想,终极目标也不是为了赚钱。”孙鹏曾表示。如今,这个纯文学网站,拥有完善的投稿系统、个人文集系统、媒体联络发表系统及原创书库。 尽管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惨烈溃败,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并未减缓。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正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新兴经济的代表。而其所代表的互联网,将在未来以“颠覆一切”的形象,改变着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
2014年至今大众创业:新时代的个体崛起
时间推进到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一波新的创业浪潮也正在兴起。 从这轮“草根创业潮”的发生起因来看,多名机构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源于中国经济处在转型期。
“创业潮往往出现在股市最低迷、房地产最火爆的时候。经济转型中,投资人与社会上的资本都在追逐创业企业。”一名在资本市场辅导企业上市15年的深圳保荐代表人表示。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姚安民从科技角度解释,这股创业潮的动因主要是技术的发展根本上打开创业的空间。“智能手机出现后,创业机会比PC端时代更多了。因为手机可以做到实时地把人、服务、位置、产品联系起来,可以提供原来在PC端时没有办法提供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例如020,当下可以网上点餐送外卖等。这都是因为手机on-demand service带来的变化,很多好的创业公司出现了。”
同时,消费者亦有需求。“技术使得消费者希望获得的服务和产品能提供出来。此外,最近资本市场比较火、国家支持创业的政策较多,所以当下创业热情很高。”姚安民表示。
在政策环境方面,中央政府“三大施政清单”、“简政放权”为创业潮 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推力。同时,2014年3月《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放松企业准入条件的管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金”的限制。
这轮创业潮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年龄分布较广,85-90后创业者更多。以柴火创客空间为例,据潘昊介绍,“从成立以来陆续加入的会员数量超过1000,最小的会员只有7岁,也有部分50-60岁的爱好者,行业也是五花八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度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双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