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班级这个团体是在教师掌控下有方向有基本规则(显性)的人际关系大网、学生宿舍是学生半掌控的生活小网(有基本组织和半掌控的规则)、班级学习小组是学生半掌控的学习网(有基本组织架构和半掌控规则运行),而自发的情趣相投的小团体则是教师无法掌控的非正式团体,而分化自然形成的团体、消解各种团体的潜规则则是教师和班级团体必须要做的,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管理。从教育社会学来说,主动建构和管理班级各层级良好人际关系网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班级人际关系管理的副网:家长委员会、学校各种组织。这些也需要教师参与管理,促进与班级网的有机统一,互相促进。
班级的有效管理,需要主动地处理班级人际关系各种网络,做到主动、民主的管理是最佳境界。入学前规划班级大网小网,入学训练时精心把各个学生安放在各个网中,努力把各个结点连接好是主要的任务。班级大网要约法三章(简而化之,有愿景和要求),各小网规则延伸(自发完成、具体而微),并在开学半个学期完成搭建和微调。
主要的辅助工具就是班级舆论,需要引导和推进。通过建立班级日志、学生周记、班级Q群等形式,关注班级人和事,在新班级形成初期,就把非正式团体的组织意愿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是班主任教师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将来形成民主化自动化管理的基础和链条。
班级小社会,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人之所以为最重要的,因为人多为众,也就是人与人彼此的关系。所以班级管理最核心的就是先众后人,重建班级人际关系和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班级人际关系的管理表现在各种团体的人际关系网的组建和管理。以班级为范畴的各种团体有大小之分、虚实之别。大团体就是上级分配的不能预知成员个性特点和发展的“班级”、小团体就是班级里各种各样的可预设和不可预设的小组织、还有班级外的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学校内的各种学生组织等等。
班级中人际冲突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冲突究其本质是矛盾对抗的结果,矛盾是推动一个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班级若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我们如果仅从控制冲突发生的目标出发,虽然也可以从表面上暂时抑制冲突,但对于建设一个高绩效的班集体,特别是帮助学生学会在冲突中协调人际关系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深入发掘冲突具有的促进个体和组织发展的建设性价值。
现代组织理论研究表明:冲突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但要把它维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当冲突处于低水平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竞争意识,没有争夺的目标,满足于一团和气,组织内部如一潭死水,个体和组织的潜能便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因而绩效很低。当冲突超过适度水平时,由于其破坏性远远超过了建设性,人际关系趋于紧张,正常的组织结构与程序被破坏,也会给个体和组织带来严重后果。只有当冲突处于适度水平时,组织成员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人际关系处于适度紧张而活跃的状态,竞争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这时集体充满活力,组织高效发展。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应该研究人际冲突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引导人际冲突为班级目标服务。应该说,没有矛盾的班级不一定是好班级,但没有绩效的班级肯定是最糟糕的班级。实际上,学生在交往中,如果彼此没有冲突,一团和气,情感纽带是很脆弱的;相反,在经历适度冲突体验后,双方通过协调达成共识而建立起来的感情更加稳固。在缺乏活力的班级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达成目标展开竞争,在竞争中逐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冲突,掌握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这对学生未来进入充满挑战的社会,正确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具有极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