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性人 理性人的客观认识

2017-03-09

经济学假设的理性人是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为自己取得最大的效用、利润或社会效益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那么你对理性人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理性人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理性人的介绍

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理性人的背景资料

理性人

无论是古代罗马,还是中世纪的欧洲,法律上的人总是属于一定身份的。如果不拥有一种身份,那么就几乎不可能拥有任何财产。在这种情形下,私法自治就无法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存在。从其涵义可以看出,私法自治是通过个人对于国家干涉的排除,保障个人自由在社会秩序中的实现为其本质的:一方面通过当事人自由意志实现行为人双方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对个人与国家之间互动的协调,实现当事人的私利益。因而在私法自治中,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作为能够认识自己私权利的人,也就是理性人。

形成

理性人概念的形成与经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是理性主义与经济学的产物。这种人不但是有理性的,同时也是经济人,即能够认识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在寻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这个人又受“无形之手”的影响。“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对他自身有利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一个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个场合,象其它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后来,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亚当·斯密发展了理性人的观点,赋予了经济人两个特质:一是自利,二是理性。

理性人的客观认识

“理性人(又称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就是对“人”进行抽象,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通过抽象可以避免陷入对“人性”本身无边无际的争论,以更有效地讨论相关的经济学主题。

问题在于,这种抽象实际上就是将人不当成“人”,而是当成一个纯粹的“经济动物”,显然,这种“动物”本身并不存在。所以局限难以避免。

1,由于经济学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各不相同,作为经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管理人”模式在人的“有限理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认识和计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时间有限的制约,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不论主观愿望怎样,人们都只是追求可以实现的“满意的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2,“经济人假设”在假定人是“自利的理性人”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相关假设,包括资源供给不受限制、市场信息对称、人的知识水平足够、市场机制充分有效等,但实际上这样的条件本身在现实中不存在。即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他们一旦遇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双重选择时,其利益判断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异,其权衡标准也会背离这种“假设”。最后,即使人是“自利的理性人”,但由于每个人的“自利”程度和“理性”程度的差异,也可能出现不同等级和程度的“经济人”,从而使这种假设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起来。尤其是“自利”的标准差异会使人的选择出现巨大不同,如对吸毒、赌博等的消费行为的选择。

3,任何一种假设都与各自的研究目的有关,它必然会为了分析和解决某一种问题、现象或过程而忽略掉一些因素。进一步说,由于人在不同的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不同,有些是基础性的,有些是附带讨论的,从而进行抽象的必要性就不同。如果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来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经济研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人”的问题就可以忽略。总之,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适用“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适用的对象有限

4,在经济发展初期,尤其是市场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在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主体受价格约束较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有限,这种条件下,“经济人假设”是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的。

5,在现代经济社会,生产者和消费者市场的细分越来越重要,从而对不同人群进行经济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在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群体,其知识结构、社会地位、传统文化等的差异,导致经济生活中人的“理性”水平出现差异,决定了“经济人假设”适用水平的不同。任何假设都有一定的局限,然而,经济学又不能没有假设,其关键在于分析其“假设条件”与研究动机、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是否匹配,进而去探讨这种“假设条件”是否成立。

走出理性人的误区

表面现象

所谓理性经济人,是指个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分析和把握经济规律的重要工具,但是却遭到了较多的批评和质疑。尤其是一些人把它看成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东西,认为一有这种假设,就会变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还有一些人认为这种假设不符合实际,这也是老生常谈。其实,这些理解都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并未正确理解理性经济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真正涵义。

真正涵义

第一,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经济政策。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具有分析力的重要标志,没有这个假设,就不可能具有分析力。如果假定人是道德人,社会几乎不需要任何制度安排,不需要任何经济政策,连国家都不需要。有些人说,人是复杂人,如果做出这样的假定,经济学发现的只能是偶然性,不可能有理论上的简化,无法处理纷繁芜杂的经济现象。如果让主张道德人和复杂人的人来分析刑事案件,可以保证百分之百破不了案。因为失去了对作案动机的考察,只能凭空想象。因此,从道德人、复杂人向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转化,是现代经济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理性经济人只是认识经济规律的一个工具,并不是提倡人人自私自利。一些人把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说成是主张自私自利的东西了,看成是具有价值导向和政策趋向的东西了,好像是经济学家主张人们都自私自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第三,从哲学本意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不排斥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的。有些人说,马克思主张“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就不同意理性经济人假设。这种结论未免下得太武断了,也伴随某种程度的无知。事实上,马克思对人的看法本身是正确的,但他在经济分析里也一样不反对这样的假设。马克思在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中也这样说,人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他在《资本论》讲:“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代替。”实质上,理性经济人只是复杂人的一个抽象,把利他的因素,感情的因素抽象掉了。不然无法分析经济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