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大全_荷花图片大全大图工笔画

2017-05-15

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表现手法,与西画相比中国画追求对物象写意精神的表达。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大全,如果你喜欢的话,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哦!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欣赏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1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2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3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4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5

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6

看了“荷花写意工笔画图片”后,小编分享“浅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文章!

浅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起源于魏晋时期,在经历了唐、宋的辉煌与繁荣之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走向寂寞。从历史上看,“写意”是在欧阳修的“画意不画形”、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引申扬雄书论提出的“心画”等种种议论之后,到元代逐渐形成的概念,并伴随写意画的兴起而兴起。其实,从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就可看出“写意传神”是超越形的观念存在于中国绘画中,写意精神也超越写意画而在中国绘画中具有普遍性,当然包括中国工笔画。所以当代工笔画家的任务是:

一、为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

1、中国画中的写意性,不但表现客观形物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精神、内在美,还表现画家自我的主观意识、精神、审美观、感情旨趣。既有具象的内容,又有抽象的成分,在画家的把握与引导下,借助笔墨表现出来,既反映了客观自然的美,又揭示了画家的心理世界。这才是中国画真正意义上的写意性。

2、中国画中的写意性,就是有与无、虚与实的写照,另外,工笔画尤其要讲究意境,讲究虚实,讲究诗意,讲究情趣,只有这样才称得上绘画艺术。

自从有绘画起,工笔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门类,一直在写形还是绘意这一焦点上探索。人们便希望能够准确地描画出客观物象,西晋的学者陆机说“存形莫善于画”最为贴切,指出那时的绘画的意义在于“存形”。绘画发展到东晋,对形的刻画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顾恺之便提出了“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观点,这是对“存形”的补充和深化,要求不但要画的像还要画出神气。再往后南朝的谢赫提出“六法”又更进一步,强调了绘画要“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第一法,它概括了另外五法的表现特质,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最具有稳定性,最有概括力的原则之一。因此具有一切绘画题材,都可实用的普遍意义这给工笔绘画的发展,奠定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

二、在于虚实结合,灵动深远

一幅画的写意与写实靠虚与实来体现,在疏简繁密中亦必须讲究虚实得当,才能灵动深远。虚依托实而存,实依托虚而生。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画艺术是重意境、求神似、泛时空等审美观及笔墨与心态同时构筑形成作品的艺术。虚实结合是气之形,气是虚实之魂。虚与实结合而生气,气韵生动者为尚。所以说,虚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的灵魂,然而,没有实,就没有虚,虚生于实,这虚实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谓“虚实相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就意境而论,实境的刻画,不是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刘熙载说的:“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正是此意。潘天寿先生说:“无虚不易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事乃成”。这就是说,画必须有虚实、疏密才算画。虚实结合、疏密相用,要掌握的是一个程度。一是形象之真的程度,如似像非像、不即不离、有无之间、似与不似之间。二是形象多少,浓淡的取舍,在一幅里不是把看到的东西都画进去,而是有选择的取舍,取为实,舍为虚,主体突出的部分为实,淡化的部分为虚。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不等于真实形象的照搬,而是通过艺术家从目视到心视的转化,所以出现了似像非像、似与不似的恍惚,这种不似之中包含着艺术家的灵性与情感。悠悠千百年,中国工笔画延续不衰,并不断发展,正是由于传神写意的主旨,所以工笔画制作过程中的“工”并不等于“匠气”,也不等于直观细致的模拟自然物象,而是画家的主观意象的表现。中国工笔画植根于民族的沃土,有自身独特的写意方式,它的写意性并不因物象的存在时空而制约画家的性灵,从而能展现出主体内在精神与自然之理的统一。通过画家笔墨描绘出自然之清,物象之灵,人性之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