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有关论文

2017-06-17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学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有关论文篇一

《简谈儿童思维的发展》

姓名:童子珍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11英本4班

学号:11106203419

摘要:

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于是,我们需要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以便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发展,培养

正文:

当早上起床时,你看到窗外湿淋淋的,就会下意识地想到下过雨了,这就是思维活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思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思维的发展是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特征及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

在0~3岁时期,儿童进行直观行动思维。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儿童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比如画画时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只有画出来才知道。

在3~6、7岁左右,儿童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有两个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当问他们蜡烛和电灯的共同点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白的,长的”而不是他们的共同作用。

到6、7岁以后,儿童开始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孩子们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理解老师家长所要表达的意思。

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则将儿童发展阶段分为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思期(7~11岁)、形式运思期(11岁以后)。

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地具有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程度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儿童通过实例和语言理解两种方式来获得概念。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数概念的掌握是以事物的数量关系能从各种对象中抽出,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联系为标志的。

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判断、推理进行。

学前儿童以直接判断为主,这是一种感知形式的判断。随着年龄增长,其间接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比如当孩子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会说飞机比自己慢,又比如问小孩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们的答案往往是“妈妈说的”或“老师说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成型。

大部分儿童在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的转折点。判断内容逐渐深入化,判断根据逐渐客观化,判断论据逐渐明确化,这说明儿童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出另一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学前儿童的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经验所提供的前提上,其结论也往往与直接感知和经验的事物相联系。这个阶段的儿童抽象概括性差,逻辑性差,自觉性也差,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突出。他们并不懂得如何从这个问题得到那个结论。

理解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乃至其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主观到客观,从形象到具体的过程。所以在学前儿童的教材中,往往大篇幅都是图画,以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

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儿童的思维能力往往是要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目的”的心理困境。思维总是由于问题出现而产生,而幼儿能否提出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产生问题情境。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尽量创造能够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对幼儿予以激励,增强幼儿解决寻找和问题情境的动机;另一方面,问题情境里面本身也要创设一定的奖励,如对于“解迷津”的游戏,本身就是对幼儿创设的一个问题情境,要在情境里给出幼儿解决问题之后的好处即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当你发现儿童经常地追问“为什么”的时候,这反映了幼儿已经开始探索事物内在的奥秘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正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的表现。对于这样的追问,我们需要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并予以引导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不能表现出不耐烦。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观察儿童的思维水平,与他们谈话交流,我们就可以根据他们的情况来进行培养引导。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概括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后,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既然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因此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发展幼儿语言。

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的判断、推理来解决。因此要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就必须要交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

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力得到发展。因此要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智力游戏趣味性浓,可以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于是,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幼儿的思考力,也是一种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是高级的认识过程。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思维的发生发展是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是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它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它的发展本身就是认识过程有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结果和证明。

思维的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认识领域,它还渗透到情感、社会以及个性的各个方面。思维的发生于发展使儿童的心理开始成为具有一定倾向的、稳定而统一的整体。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就这个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转的。但这这三种思维方式之间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事实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往往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

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来也会成为家长,或者是老师,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关于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以便于未来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为祖国培养更加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百度文库

2.让·皮亚杰《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

3.让·皮亚杰,百度百科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张永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