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有何定义

2017-05-12

“茶香幽远千年史,茗色不减万古情”,茶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在我国一直有“国饮”之誉。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定义,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定义

古语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茶兼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载体。喝茶是一件雅事,自古以来被视为文人墨客的专利,文士茶道的流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有意思的是,饮茶在我国也是最俗之事,君不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容乃大的茶之本性:宽容平和,随意,高雅大方不脱俗,盏茶浓情妙趣多。

老子《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备故礼仪在,饮茶有礼仪法度,因而成道。

中国古代关于茶道的概念源于唐代释皎然的“三饮便得道”,其茶道的含义还是“饮茶而得道”的合成。与释皎然一脉相承的卢仝“七碗茶歌”,也表明茶道是品茶到“得道”时的心理感受。而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的常伯熊茶道是具广泛观赏美与文化艺术性的饮茶活动。

历史发展至今,有学者认为:“何谓茶道?茶道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简单说来,就是茶中有道,以茶行道。”也有学者认为不宜给茶道下定义,否则容易失去茶道的神秘感。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如果有人问他什么是茶道,他将说“吃茶去!”。有的学者认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有的专家则称“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而我个人则认为“是在更深层次品茶中,去领略这一古老的文化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举上述几例,足以说明茶道概念到今仍从说纷纭。如果我们对古今中外的各种茶事活动进行归类和整理,特别是对茶道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就发现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和茶艺是有所区别的。

茶道不应该是一种表演,是主与客有相当饮茶经验,对茶事整个过程在精神上有更多的细节要求,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如:闽南厦门的功夫茶。从一开始准备的烧水(注:对水质的要求以后增加相关文章)、煮杯,然后把茶叶注入茶荷,进行观茶、闻茶、赏茶,品茗茶事的过程中,主客互动、用心体会;用心感受。在品茗中充分享受整个流程的每一细节,从而得到修心养性,陶冶情操。

茶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类型的。茶道有修行类茶道、风雅类茶道、茶艺类茶道、技进类茶道等区别。对任何单一类型的茶道进行茶道释义,其概念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中寻找出具规律性的、共识性的、典型的、本质的东西,才能比较完整地阐述茶道的概念。笔者认为把茶道的概念阐述为“以饮茶活动为形式,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比较符合茶道的精神思想。约定俗成的茶道活动都是“以饮茶活动为形式”,而不是种茶、制茶、对茶中内在成分的研究等活动。“饮茶活动”还包含了茶、茶器具、水的准备,饮茶场地的选择与布置,沏茶与品茶等过程,是各类茶道活动具共识性与规律性的事物。“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是各类茶道的本质,茶道活动的目的侧重于获得精神需求满足,是一种境界。

喝茶、品茶、茶艺则侧重于物质需求的满足,这是茶道与喝茶、品茶、茶艺三者最明显的区别. 中国古代关于茶道的概念源于唐代释皎然的“三饮便得道”,其茶道的含义还是“饮茶而得道”的合成。与释皎然一脉相承的卢仝“七碗茶歌”,也表明茶道是品茶到“得道”时的心理感受。而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的常伯熊茶道是具广泛观赏美与文化艺术性的饮茶活动。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物质是有限的,精神是无境的,茶,作为精神之饮,带来的享受更是无疆的。茶是世界性的语言,它不受国体限制,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全世界都在生产茶叶、消费茶叶,直至今日,红茶依旧是世界首选的茶饮料。

红茶有着香醇优雅、温馨甜蜜的品质特性,春天饮红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特别是在泡好的红茶中加上少许蜂蜜和柠檬,然后再加上冰块,就制成了冰爽宜人的冰红茶;秋天喝红茶,清热利火,化痰消食,温养脾胃,有很好的瘦身功效;冬天喝红茶能够强身补体,中医认为:冬季养生之道重在御寒保暖,红茶属全发酵茶,性甘温,品饮之后可生热暖腹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因而冬天喝茶当以红茶为上品。

茶马世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其品质特点:色泽棕褐,外形肥壮显露金毫,汤色红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肥软,红匀明亮。经国内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茶对人体有诸多保健功能:提神益思、利尿通便、固齿防龋、消炎灭菌、解毒醒酒、降脂降压、祛腻消食、保肝明目、防辐射抗癌变、抗衰老延年益寿等等。

当然,质地好的红茶才能养身健体,红茶有优劣之别,包括茶马世家在内的专业人士温馨提醒您,红茶优劣的辨别可以根据其外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方面加以区别:

1、外形:条索紧细、匀齐的质量好,反之,条索粗松、匀齐度差的,质量次。

2、色泽:色泽乌润,富有光泽,质量好,反之,色泽不一致,有死灰枯暗的茶叶,则质量次。

3、香气:香气馥郁的质量好,香气不纯,带有青草气味的,质量次,香气低闷的为劣。

4、汤色:汤色红艳,在评茶杯内茶汤边缘形成金黄圈的为优,汤色欠明的为次,汤色深浊的为劣。

5、滋味:滋味醇厚的为优,滋味苦涩的为次,滋味粗淡的为劣。

6、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以茶取信,唯至诚可达四海;以茶传家,唯质优可传万世”,这是茶马世家传承百年的祖训,也是茶马世家秉承至今的制茶理念。

中日茶道的异同

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是我们都不否认中国也是有茶道的。有人将中国的茶道就称作为“茶文化”其实两者还是有概念上的是的区别的,可以说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专门定义一个茶道意义上的茶文化,也是可以的。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道有渊源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三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了中国禅宗思想(茶“禅”一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的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清。静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味”,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这也无处不体现着庄晓芳前辈所提出的中国茶德“廉、美、和、静”之精神。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道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着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更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茶道 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宗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人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人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

“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