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

2017-05-04

往往在接近历史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练习。其中试题卷的练习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练习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③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④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 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4.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5.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黩者不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B.太平天国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拥护太平天国“有饭同食”的原则 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6.经过义和团运动,瓦西德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厦门 ②天津 ③杭州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8.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是( )

A.反清复明 B.反满崇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9.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0.“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1.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安事变的推动 B.英美的支持

C.民族矛盾的突出 D.中共的努力争取

12.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的哪一地区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

13.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仁安羌附近与日军激战,营救出的另一支抗日军队是( )

A.美军 B.英军 C.英美盟军 D.缅军

14.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A.领导抗战的不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

15.下列有关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B.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

C.革命的性质相同

D.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未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和史实,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是俄文Совет(英文Soviet)的音译,意思是代表会议,是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权组织形式。

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村而言,苏维埃的原义实在是过于生僻了。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儿。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实际上,农民的这些误解是有几分道理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政府”。这也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包围中,这种政府依然能够立得住的原因之一。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请回答:

(1)“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中国革命会出现“列宁主义趋向”?

(3)“这种趋向的中国化”是如何实现的?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包括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日本右翼势力粉饰侵略战争,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

材料二 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的钓鱼岛,但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世纪60年代末,某国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具有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开始逐步实施其侵吞钓鱼岛的计划。如1996年7月4日,日本人在北小岛设置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画有太阳旗的木牌。近年来,日本人的登岛活动更是频频发生。

请回答:

(1)列举两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以证实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事实不容篡改。

(2)日本妄图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各是什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三、问答题

结合有关史实,说明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和影响。这两次战争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练习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5. D 6. B 7. A 8. D 9. C 10. C 11. C 12. A

13. B 14. D 15. A

二、材料解析题

1.(1)变化:材料一的奋斗目标是消灭阶级差别,直至消灭阶级的存在;革命动力是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材料二的奋斗目标是完成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革命动力是工人阶级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没有。材料一强调的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材料二强调的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最高革命纲领仍保持了材料一中提出的最终奋斗目标。

(3)原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有了科学的分析。

2.(1)“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是指中国革命照搬苏俄模式,如以组织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企图通过城市革命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种趋向的中国化”是指中国革命越来越符合中国国情。

(2)中国革命出现“列宁主义趋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成熟。此外,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于是照搬苏俄模式。

(3)“这种趋向的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遵义会议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干预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等。

3.(1)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宛平城的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和平居民30多万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2)政治目的:对外进行扩张,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经济目的:占有这一海域丰富的地下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军事目的:控制此海域,使其成为海上军事基地。

启示:警惕日本右翼势力膨胀及军国主义复活,反对国际霸权主义,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保护我国海洋权益。

三、问答题

19世纪末,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日本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同时使日本夺得我国台湾等领土,并获取大量赔款,国内经济进一步迅速发展。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到日本。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在军部好战势力的推动下,于1931年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随着国内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日本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战争的彻底胜利,革命力量也在抗战中发展壮大起来,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日本法西斯势力被摧毁,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只有彻底铲除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才能维护世界持久的稳定与和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