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正能量故事

2017-06-01

相关话题

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没有尽头的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7中国正能量故事,供大家参阅!

2016中国正能量故事:“日叔”身有残疾勇救路边伤者

冬季寒冷天气已经到来,南海各处却涌现了一个又一个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如冬日的温暖阳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既有龙舟队长再度救助轻生女子,也有身有残疾的九江市民路遇女伤者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这些好人好事汇聚成一股股正能量在南海集聚,在市民间不断传递。

龙舟队长陈永强划艇救人

区文明办送上慰问金

“救人只是尽自己所能,看到不救,自己会有心理阴影。”大沥黄岐豪联龙舟队队长陈永强最近又救人了。12月28日下午,为表彰这种义举,南海区文明办副主任吴慧仪等人为他颁发了见义勇为证书并送上慰问金。

12月25日下午,珠江岸边的呼救声引来众人围观,身着睡衣的孔女士从20多米高的黄岐大桥上纵身跃下。在旁边豪联龙舟队训练基地上陈永强看到这一幕,立即拿桨划快艇下水施救。

7分钟后,陈永强救起已漂出200米远的孔女士。上艇后听闻她已服毒,便用力划快艇回程,与水警合力将其送往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洗胃。当晚8点30分,孔女士情况稳定,应家属需求转往上级医院就诊。

“当时救人比参加龙舟比赛时还紧张和着急,岸上还有群众给我们加油,所以我们用尽吃奶的力气扒艇救人。”讲起当天救人的场景时,陈永强感慨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一名年轻女子在黄岐大桥跳入珠江轻生,也是被刚训练完的陈永强和队员李家宴发动快艇奋力抢救起来的。由于抢救及时,女子并没有生命危险。

被问到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时,陈永强表示,依然会尽自己最大所能去救人,“希望大家珍惜生命,一切都来之不易。”

“你们的行为很值得点赞。”昨天,吴慧仪和大沥镇文明办副主任邝子恒为陈永强和龙舟队员黎永辉颁发见义勇为证书及慰问金,并勉励他们继续传递正能量。

回家途中勇救女伤者九江市民李日良身残心善

12月9日上午9点,九江镇石江社区夏江村的村民李日良和平时一样驾驶助步车去市场买菜,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名女伤者。见此情况,李日良赶紧喊围观群众帮忙,把伤者扶上助步车,调转车头前往最近的石江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

到达卫生站后,医生告诉李日良,女伤者情况不轻,需要马上转送沙头医院救治。李日良小心翼翼地再次把伤者安置在助步车上,送往九江沙头医院。“我当时很害怕她在去医院的路上失去意识,就不停和她说话,问他家人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让她保持清醒。”事情虽然过去多天,但说起这一幕,李日良依然心有余悸,说如果当时伤者再次昏迷,他就用车上的绳子把自己和伤者捆在一起,以防伤者在途中倒地。

到达沙头医院急诊室的时候,接诊医生马上为伤者拍CT扫描伤口,费用需要300多元,由于伤者身上的钱不多,李日良主动掏钱垫付。在等待过程中,李日良通过多方联系,通知伤者丈夫赶到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女伤者无生命危险。

救人后,李日良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但伤者的家属把这件事发到了朋友圈,刷爆了九江人的朋友圈,大家纷纷称赞他的见义勇为。近日,笔者见到了李日良,向他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李日良说,这只是很小的事情,能帮助到别人,他也觉得很开心。

其实,李日良的热心肠和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李日良幼时因一场高烧患上了少儿麻痹症,右脚长期乏力,平日出行依靠助步车。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为人非常乐观,喜欢帮助别人,村里人都亲切地喊他“日叔”。“在石江,村里不管谁叫我帮忙做零活,我都愿意去帮。”李日良说,自己从小爱看武侠小说,书中人物行侠仗义的精神也影响了他,遇事总喜欢帮一把。

2016中国正能量故事:癌症阿姨献爱心 住院还在织围巾

12月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主办的重庆市第四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志愿行动捐赠仪式,在人民广场举行。志愿者们编织的毛线帽、毛线围巾等过冬御寒物品,让我市周边山区孩子们过上一个温暖冬天。

据了解,“冬日针爱”志愿活动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期间涌现出不少感人故事。

患癌阿姨病床上织围巾

重庆晚报记者见到李秋华时,她刚从医院请假出来,手腕上病床号标签还没来得及摘掉,隐隐发白的脸色透露出不佳的身体状况。“住院半个多月了,这几天状态稍微好点。”李秋华解释。

今年60岁的李秋华,7年前查出淋巴癌。本来病情一直较稳定,半个月前,一直忙碌于社区服务的她感到身体不适,随后住进医院。

李秋华从事志愿服务长达十余年,多次参与“冬日针爱”志愿活动。上周,身体有所好转的她听闻“冬日针爱”活动开始分发毛线,已参加过三次活动的她又开始动心思。“虽然今年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依然想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哪怕只是一件衣服也好,自己也安心一些。”李秋华说。

“反正做完治疗后我也没其他事要干,还是多织点围巾、帽子。”李秋华说,平时在病床上,利用输液间隔的那点时间,她开始为孩子们织围巾和帽子。她还担心时间不够,利用夜里偷偷织起来,被巡房护士发现提醒,她也是一句“马上就好,马上就好”就搪塞过去。

4年的“冬日针爱”活动,李秋华一共为孩子们编织了围巾、手套、帽子共24套、72件。

那双眼睛感动了30万人

“这张照片是2013年底拍摄的,感动了无数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2013年底,我市第一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大型志愿行动启动,志愿者们来到凝冻山区巫溪县,走进贫困儿童田采梅家中。当时小彩梅只有四岁,双手和耳朵都生了冻疮。志愿者们送给她的漂亮围巾和帽子,一穿上很可爱。随行摄影记者将这一瞬间定格了下来。后来,这张照片成为“冬日针爱”最具震撼人心的画面,小彩梅也成了“冬日针爱”形象大使,感动更多的人关注山区儿童的生活状况。

如今,小彩梅7岁了,二年级学生。12月27日,小采梅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主城,参加我市第四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志愿行动。

小采梅热切渴望温暖的目光,吸引着无数志愿者加入到爱心编织队伍中,无数人因这双眼睛而感动。据了解,今年有30万市民加入“冬日针爱”爱心编织义工队伍!

女孩戴爱心手套冻疮好多了

还记得邓如意和邓如心姐妹俩吗?这两天她们来重庆了。据了解,姐妹俩今年专程从酉阳赶到主城,花了5个小时,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主城。

去年镜头中,姐姐邓如意围着紫色围巾,挂着泪水,嘴角微微上翘。双手静静合拢在胸前,手上皮肤已溃烂,大块血痂深陷在里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冻疮。

有了爱心手套,两姐妹的手明显出现好转。姐姐的手并没有出现大块血痂,虽然很多地方生了冻疮,但与去年相比,已出现好转迹象。一旁的妹妹抱着蛋糕,手缩在衣袖里保暖,虽然皮肤里仍有血痂,也比去年好很多。

2016中国正能量故事:夜班的哥遇上17岁持刀劫匪 手台喊了一嗓 来了3辆热心出租车

“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有手有脚的,咋就不学好呢?”提起12月29日凌晨的遭遇,的哥郭师傅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为自己的化险为夷感到庆幸,另一方面,也为打劫他的年轻人感到惋惜。更重要的是,他想对所有伸出援手的同行及乘客们表示感谢,“如果没有大家的仗义出手,也许结局会是另一种模样。”

原来,12月29日零时30分左右,郭师傅遭遇乘客打劫。在众多的哥及乘客的帮助下,最终脱离险境,并制服了行凶男子。

怪:神秘乘客专挑僻静地儿走

郭师傅是一名夜班出租车司机。“开出租这么多年了,啥样的人都遇到过,我也愿意跟他们聊天。我总觉得晚归的人不容易,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可是12月29日凌晨,在文体西路东北大学南门附近上车的一名乘客,却让郭师傅感到奇怪。“上车的是个小伙子,看上去20岁左右,我还以为是大学生。”郭师傅告诉记者,“我跟他聊了几句,感觉他说话不着调,我也就不再多说话了。”

自打上车以来,小伙子一直说冷,左手还一直揣在衣兜内。“我车里暖风开得挺足,也不冷啊。”更让郭师傅觉得奇怪的是,原本小伙子说要去东北大马路附近的一家饭店,可到达地点后,小伙子又改变了主意。“他也不说具体要去哪,就是很随意地指使我往黑灯瞎火的地方开。”

险:男子掏刀抢走的哥钱夹

郭师傅感到不对劲,在行驶到一处摄像头下时放慢了车速。恰巧,对面有一辆出租车驶来,于是郭师傅谎称遇见了熟人,下车寒暄。“我本来想向对方求助,可惜走得慢了点,没赶上。”

万般无奈,郭师傅硬着头皮回到了车里。没想到,等郭师傅回到车内,副驾驶上的小伙子凶相毕露,亮出了一把近半尺长闪着寒光的尖刀。“把你身上所有的钱都给我!”一边喊着,小伙子一边用刀刺向郭师傅。说时迟那时快,郭师傅用手按住了凶器。几个回合之后,小伙子没有伤到郭师傅,但抢走了郭师傅的钱夹,下车就跑。

见此情景,郭师傅一边驾车追赶,一边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又用手台呼喊同伴:“我被抢了,在附近的兄弟们来帮忙。”

赞:的哥乘客协力制服劫匪

很快,3辆出租车赶到了郭师傅所在的位置,其中1辆出租车上还有两名乘客。6个人一起围堵抢劫的年轻人,最终将其团团围住。见无路可逃,小伙子先是下跪求饶,随后又突然将手中的长刀架到自己脖子上,“你们不放我走,我就死给你们看!”害怕小伙子出危险,郭师傅与其他人一起安抚。“你不就是要钱吗,来,我给你100元钱,你把刀放下。”其中1名乘客从自己兜里掏出100元钱,递给劫匪。

趁劫匪伸手接钱的时候,郭师傅飞起一脚,将刀远远踢开。随后警察赶到现场,将年轻人带走。

“我看了一眼他的身份证,是1999年出生的孩子。年纪轻轻的干点啥不好,希望他以后好好做人。”郭师傅告诉记者,在帮助自己之后,其他的哥和乘客都悄悄离开了现场。“我记得出租车车牌号是辽AGF870、辽AGF083以及辽AER445,但帮助我的乘客,特别是掏钱稳住劫匪的乘客我不认识,希望他能与我联系,让我当面说声感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