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

2017-03-20

高考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一)

风成湖是因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地而形成。

1、广阔沙漠中的沙丘,有流动的,也有半固定的。

2、众多沙丘逐渐流动,形成沙丘链。

3、沙丘链和沙丘链之间,形成链间盆地或洼地。

4、如果这些沙丘间的盆地或洼地有降水或地下水补给,便形成风成湖。

5、是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沙丘风成湖群的平面图。

这类风成湖泊都是些不流动的死水湖,而且面积小,水浅而无出口,湖形亦多变,常是冬春积水,夏季干涸或成为草地。由于沙丘随定向风的不断移动,湖泊常被沙丘掩埋而成地下湖。在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之间的低地上分布有百余个风成洼地湖,面积一般不超过0.5km2,最大的伊和扎格德海子,面积也只有1.5km2,最大水深6.2m,由于湖面蒸发强烈,盐分易于积累,故湖水含盐量很高,一般在17g/l以上,且大部分湖底有结晶盐块析出。

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一带的沙丘间洼地,湖泊分布较多,大多是淡水湖,愈往沙漠中心,湖泊渐少。

风成湖由于其变幻莫测,常被称为神出鬼没的湖泊。例如,非洲的摩纳哥柯萨培卡沙漠的东部高地上有一个“鬼湖”,它变幻莫测。晚上,明明是水深几百米的大湖,一旦天亮后,不仅湖水消失,而且还会变成百米高的大沙丘。其实,不是鬼在作怪,而是地下可能有一条巨大的伏流,有时(一般在晚上)地层变动,地下大河(伏流)便涌溢上来,成了大湖。有时(一般在白天)刮起大风沙时,风沙又把它填塞,湖就消失而成沙丘。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二)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同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成。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三)

海盐是重要的海洋化学资源。平坦的沿海地段,只要把海水引入盐池,经过日晒蒸发,即可得到白色的氯化钠结晶颗粒,这就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化学工业需要的盐类。它是生产酸、碱、氯气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我国人民,几千年前就已在海边从事晒制、煎熬食盐的生产活动。我国有漫长的海岸,大多地势平坦,滩涂广阔,很适于建滩晒盐。渤海、黄海沿岸年蒸发量大,并有明显的干季,东海、南海沿岸气温较高,除雨季外也有干季,一般均有晒盐条件。因此我国北起辽东半岛,南到海南岛,几乎都有盐场分布和盐业生产,其中尤以渤海、黄海沿岸海盐产量最大。著名的盐场有长芦盐场、复州湾盐场、塘沽盐场、南堡盐场、羊口盐场、青岛盐场、苏北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等。过去习惯以省为单位划分盐场,于是就有辽宁盐场、长芦盐场(包括河北、天津等盐场)、山东盐场、淮北盐场“四大盐场”之说。盐业资源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项目,1980年,我国年产海盐达1356万吨,居世界第1位。

长芦盐场(Changluyanchang)

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其中以塘沽盐场规模最大,年产盐119万吨。长芦盐场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长芦盐区的开发历史悠久。远在明朝时期,在沧县长芦镇就设置了管理盐课的转运使,统辖河北全境的海盐生产。到清代,虽然将这一机构转移至天津,但是袭用旧名,一直称长芦盐区。这里海滩宽广,泥沙布底,有利于开辟盐田;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海水浓缩;这里盐民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具有丰富的晒制海盐经验。上述这些条件,都为该盐场大规模发展制盐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长芦盐场所产之盐,数量大,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

布袋盐场(Budaiyanchang)

台湾省最大的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这里海滩平直,地势缓斜,且冬半年干燥少雨,常常两三个月滴雨不下,日照充分,季风强劲,对晒制海盐十分有利,是台湾唯一晒制海盐理想岸段。目前从大肚溪以南的鹿港到高雄附近的乌树林,连绵分布着一系列盐场,总面积达4000多公顷,其中以布袋、七股、北门、台南、高雄5大盐田最为著名。布袋盐场在嘉义县西部布袋镇附近,其盐田面积虽不及北门盐田,但年产量却大大超过北门。这里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约等于长江口外的7倍多,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布袋一带海水含盐度所以很高,主要是因为沙滩广布,河流注入淡水量少,全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快,使海水出现相对的高浓度。布袋附近海岸,因有上述优越条件,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台岛盐场富集区,每年生产着60多万吨食盐,素被人们誉为“东南盐仓”。所产之盐成本低、色泽纯白,堪称上品。

莺歌海盐场(Yinggehaiyanchang)

海南省最大盐场。海南岛沿海港湾滩涂颇多,是理想的天然晒盐场所。明代时已有感思、乐会等6个盐场,清代有三亚港盐场,以后又出现了诸如崖县、陵水、儋县、临高等新盐场。目前以位于海南岛西南隅的莺歌海盐场规模最大。1984年全岛产盐25万吨,而莺歌海盐场就有14万吨,几乎占全省盐产量三分之二。该盐场于1958年兴建,1963年投产,总面积为3793公顷,生产面积3000公顷。这里的海水,咸度达到波美表3.5度,即每百公斤海水含 3.5公斤盐。是世界上最咸的海区之一,被称作“苦海”。这里的阳光强烈,全年日照数2600多小时,日均7小时以上,居全岛之冠。这里的风大,一年中经常吹3—4级风。日晒风吹,使这里年蒸发量达到2600毫米,因此晒盐全过程较短,从纳潮至成盐只须31天,是我国南方晒盐条件最好的地区。

辽宁盐场(Liaoningyanchang)

又称东北盐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渤海沿岸和辽东湾营口、盖县一带,其次是黄海沿岸的大连、新金等地。产区因岩岸割裂,面积稍窄小,但盐的质量上乘。总产量约80万吨。其中产量较大的主要有四个,可称辽宁“四大盐场”:营口盐场,是全省最大的盐场,1989年产量达30.4万吨,生产能力可达80 万吨;皮口盐场,年产量15.2万吨,生产能力可达36万吨;金州盐场,年产量9万吨,生产能力为30万吨;复州盐场年产量20.8万吨,生产能力为75 万吨。

山东盐场(Shandongyanchang)

我国最早开发的盐区。主要包括山东省渤海的莱州湾盐场和黄海的胶州湾盐场。前者制盐原料近年主要采用埋藏地下的卤水。近年经过勘探得知,莱州湾沿岸1500平方公里的地下均富藏卤水资源,总储量为74亿立方米,所含各种盐类的总量约计8亿多吨,其中原盐约有6.4亿吨,氯化钾1400多万吨,氯化镁9800多万吨,硫酸镁5400多万吨。此外还有溴、碘、硼及各种稀有元素。目前山东利用地下卤水制盐量已占到盐总产量的60%,总产量达3603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一跃而为我国最大的原盐产地。主要建成的卤水制盐基地有寿光、昌邑、寒亭、莱州、广饶等。由于重视了开发地下卤水制盐,还有效地改良了沿海盐碱地。潍坊、烟台、惠民、东营等市地的大片沿海盐碱地,经建盐场后不断提取地下卤水晒盐,阻止了盐碱向内地延伸,土壤不断淡化,变为宜耕的农田。采用海水晒制盐技术的莱州湾盐场和胶州湾盐场开采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就在这一带沿海致力于盐业生产。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中曾有“海岱维青州,……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的记载。至周朝初期,齐国便已“通渔盐之利”,至南北朝时期的“后魏迁邺令傍海煮盐,时青州以北置盐灶五百四十有六”,表明盐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元朝初期,山东渤海沿岸已有盐场19处。清初莱州湾沿岸的海盐年产量约计近万吨。 1949年前,仅胶州湾北岸的胶澳盐场年产盐20多万吨。山东沿海盐场在半岛南北两侧均有分布,其中有已建成的大、中型盐场8处,以潍坊市的羊口盐场规模最大,年产原盐达41万吨。其他如青岛东风盐场、掖县莱州盐场、掖县盐场、寿光菜央子盐场、卫东盐场及惠民地区的埕口盐场等,生产规模均较大,年产量均在 10万吨以上。山东各盐场总产量最多年为328万吨,超过津、冀、苏、辽居全国首位,海盐生产品种达9种之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