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读书笔记
《孽海花》原定六十回,是当年曾朴与金松岑商量好了的框架格式,可惜没写完,后来人又有《续孽海花》和《新孽海花》之作。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孽海花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孽海花读书笔记篇一
从千里之外的娘家不辞辛苦的驱车运回了几箱子书,其中包括一套100本的《中国古典名著百部》,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非常简单,没有前言没有序,没有编者按,没有简介,没有出版说明,没有注释,甚至连目录也很少见,翻开书,第一页开始就是正文,直接就进入了千年百年前的文化,连个过渡都没有,装帧也不甚精美,字体较小,好在应该是正版,因为并没见到错别字和排版错误,内容是实实在在的。
本来还挺嫌弃这个版本,不过现在想法倒是不同了,因为这样让人多了很多空间去想去问,去不停的查找寻求各种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甚或亲自动手写目录,将注释、背景和了解到知识找来写于贴于书中相关部位,到是平添了许多阅读的乐趣和自由。
第一本被我拿出来读的是一部晚清的小说,叫做《孽海花》,作者曾仆。记得念书的时候曾经背过“《孽海花》、《老残游记》、《官场现行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也仅此而已,这也是我之前对这本书的全部了解。
我其实并不大喜欢小说,总觉得小说是编造的故事。《孽海花》却有着历史小说的味道,处处影射现实人物和事件,有人考证,小说中的人物有生活原形的达270余人!提到的政治体制历史事件更是件件都有,从中正可一窥晚清的一段社会、思想变革的历史亦是中国社会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型的历史。
但首先引起我兴趣的到不是什么历史,而是一段八卦,在书的第三回第四回中。这段八卦甚至都没用影射,直接写的真人的身份和名字。写的还极为香艳露骨的不加掩饰。我倒是奇怪了,按说作者写这书的时候还是清朝统治啊,就这么点名道姓的写皇室的艳情八卦,好大的胆子!后来一查,原来是作者1927年修改这本书的时候后加上去的,大概清亡了所以肆无忌惮起来,一起加上去的还有几段别的艳史,许是增加趣味性,也大概是当时想写没敢写的吧,亦或是原本就没有这段绯闻,再版修改的时候才被造出来的?
孽海花的男主角叫作金雯青(也是有影射的,后话暂不提),也是个风月场的常客。一次会的姑娘颇为不同,原本是龚自珍儿子的妾,这个龚自珍就是我们中学课本里面收录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龚自珍了。龚自珍在当时社会已是很有名气的才子,大诗人,大名士了,堪比李白,仕途却也一样的不如意,自己的爸爸爷爷都是金榜题名一考即中的,是朝野赫赫有名的家庭,只是他背负才子盛名却屡屡不中,几乎一生都在考试、落榜中循环,颇有怀才不遇抱负不展的忧愤。(乡试虽不顺利,最后也中了举人,会试屡屡不中,直到38岁,考了六七次才中进士,整整18年啊。官很小,才不遇,48岁辞官,50岁突然离世。)为人颇是放荡不羁,非歌即哭,一生在胭脂堆中赢得了青楼薄幸名。他留下的诗作甚多,我手头没有,选了一本想买却暂时没有货,所以还没有好好的研读一下,所以也不清楚他的诗作和思想是怎样的有着非同寻常的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的,只是看他的情爱史却也够写一大篓子的了,以后读了他的诗再慢慢写来,不想人云亦云的。
在他的这些情情爱爱的经历中,最扑朔迷离的就是《孽海花》里面演绎的这一段“丁香花公案”了。借着前面所说的那个妾的口,把自己公公的这段故事委委道来。
绯闻的女主角也是个很有名气的,是清朝著名的女词人顾春顾太清,有人甚至把她和纳兰容若相提并论,说“八旗论词,男中成荣若,女中太清春”。据说是个很美很美的人,是乾隆第五子纯亲王永琪之孙贝勒奕绘(呵呵,小燕子的后人吗?玩笑)的侧福晋。奕绘的正福晋早已去世,奕绘娶太清为侧福晋后再未有娶妻纳妾,太清得专宠。奕绘亦是个出色的又难得的才子雅人,和太清琴瑟相合,游山玩水,联诗和句,后人编入《南谷樵唱》和《东海渔歌》等集子。是一对神仙眷属羡煞旁人。两人的别墅如今在北京房山大南峪据说仍可觅到,亦是二人死后埋骨之地,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一看,不过听说现在是某部队的驻军之处,并不对外开放。奕绘40 岁上就去世了,留得太清守寡。绯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以后。奕绘1838年离世,1839年的8月间龚自珍写了一首诗
“空山徙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元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于缟衣人”下面还有一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丁香花一首”。
奕绘的王府府邸就在宣武门太平湖附近,太清的名字又单子一个春字,据说喜穿白衣。我查看乾隆年间的北京地图,在大概今天西便门桥附近,西城墙一隅有一汪蓝色的水,就是太平湖(这个太平湖并不是老舍先生投的那个太平湖,那个太平湖是和积水潭连着的),又在网上查到一张民国时期北京地图的照片,虽然模糊也隐约见了这片蓝色的水的标识,但是现在已经无存,据说大概在五六十年代城市改建的时候填平了,王府的朱邸更加无处可寻了。
这首诗之后,龚自珍又写了一首忆梦的诗,叫做《桂殿秋》,据说正是夜会偷情的证据,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所以然来,姑且抄在这里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似无邻;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扉几万重”
八卦中说这个绯闻随着两首诗一时传遍京城,太清被赶出王府,龚自珍落魄离京,后来暴死是因为被王府派人毒害身亡。《孽海花》里写的更是不堪,两人一见钟情,顾约龚外出还把龚迷晕,醒来已在美人春宵帐里等等。不过看到有文章说太清被赶出王府时是1839年3月,而龚的诗是8月间做的,太清怎可能是因为这个丑闻事发被赶出来的呢?况且即便太清失德被赶出,怎么太清与奕绘亲生的五个儿女都一起被赶出来呢?这里面应该是残酷的嫡庶之争了,奕绘福晋所生嫡子载钧是不容顾太清的,这在顾的诗中也有所表达。但是失去爱侣的顾太清40岁带着5个小儿女,离开王府,卖金钗租房子度日倒确有其事的。好在有朋友帮忙接济,19年后,载钧亡,身后无嗣,太清亲生长子溥楣继嗣,顾太清得以重回王府。晚年续写《红楼梦》名《红楼梦影》,署名云槎外史。是史上第一位女小说家也是续写红楼梦的第一个女子。
这本《红楼梦影》网上很容易找到完整的电子版,我翻出来读了,还是很失望的。大意是说宝玉是被妖僧妖道合伙那个马道姑下了药拐骗走了,后来得遇贾政获救,回家后一妻三妾,(宝钗把袭人莹儿麝月一并贤惠的开了脸通了房,还吩咐三人轮流,一人侍奉宝玉,两人侍奉她,公平的很)其乐融融,贾府被抄的的财产也交还了,又都复官了,宝钗诞下一子与史湘云生的遗腹女结了娃娃亲。又走史家贾家的联姻套路。平儿扶了正产了一子,还是凤姐偕同尤二姐梦中一同来送的子,那叫一个和谐。甚少提到黛玉了,只是黛玉生辰的一天,宝玉去潇湘馆祭奠,事先还是宝钗派人把潇湘馆收拾干净,点好火炉,还让宝玉带着被褥行李在潇湘馆过夜。最不堪的,这一夜,宝玉梦到黛玉,在梦中云雨缠绵,就好像这样就了了宝黛的遗恨似的,实在让人受不了。总之,这个续思想立意上是很庸俗的,也没能理解曹雪芹的那把辛酸泪。可见顾太清虽然也是当时代的风流人物,但是必经还是朱门深处的贵妇人,不能挣脱那套思想行为的束缚。看完她晚年的这部作品,我更觉得以顾太清时代和思维的桎梏,她是干不出来绯闻中的这种事情来的。就连袭人,都已经明媒正娶的嫁给了蒋玉涵,太清还舍不得从一而终的圆满思维,让蒋玉涵将袭人退回,另换了老太太房中的珍珠给蒋玉涵,全了袭人毕生的理想。
不过还有一说我觉得可能更有可信性,说龚自珍的两首诗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绯闻,直到几十年后,大清已经没有了,两个当事人都已经仙逝多年,有一个叫做冒鹤亭文人在自己的诗集中写了这个丁香花的绯闻,并且讲给自己的朋友《孽海花》的作者曾仆听,曾仆在后来改写《孽海花》的时候就浓墨重彩的加上了这段。于是这个绯闻才传播开来,后来人编写的清朝的杂文逸事里面都不忘写上这段,于是给再后的人那种在当时就已经是轰动一时的丑闻的印象了。
因为没有什么资料可查,况且这种桃花案本来就是传说,当时到底如何,却也无人知晓。是根本什么都没有,还是爱在心口未开,还是诗人的单相思还是什么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说龚自珍为了避祸黯然离京却也不对,因为据说龚一路南下,呼朋唤友,狎妓行乐,甚是招摇,本来龚就是个招摇的人,又辞了官,想必束缚更加少了一层吧。路上遇到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女人,叫做灵箫的,爱的不行,给灵箫赎了身,做了妾,为她写了不好诗,甚是幸福的样子。
龚的死好像真的挺突然的,难怪让人猜疑。《孽海花》里是说被王府的人毒死了。正因为这个,龚自珍的儿子龚橙才领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说是为了报复奕绘的后人,给父亲报仇。这就有点演绎的厉害了。奕绘家族虽然是乾隆子孙,但是已经不是当权的那支了,你火烧圆明园和人家奕绘有什么关系?!龚自珍的儿子也是个奇人,据说比他父亲还要怪,很狂,号半伦,说自己五伦皆无心里只有一小妾,所以号称龚半伦,据说是很有才华的人,只是为英军头目做翻译服务外族,私生活不检点,行为怪诞,为时人诟病。更传他引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身上有卖国贼汉奸等帽子,不过这件事情是另一个公案,有待商榷的。
再说回龚自珍的死,有说是因为和爱妾灵箫的纷争所致,找不到资料,暂且丢开。
这段八卦不管怎样,曾仆这样大名直呼的言之凿凿的露骨描写这种关系到闺阁清誉的事情颇有失厚道,但是作为一部小说,还是很成功的,因为作为读者我至此被吸引就看进去了,后面收获不小,我们的主角还没有出场呢,容下篇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