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标准论文
军事理论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构成战斗力的基本要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事理论课标准论文,供大家参考。
军事理论课标准论文范文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摘要:中国周边整体环境喜忧参半,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难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威胁 形势 日本 印度 朝鲜半岛
人类历史上各时期一个国家的强国地位基本上都是通过军事手段来获得的。一个国家是否是强国,其中的一个主要参考指数就是军事实力是否强大。冷战时期,苏联的经济并不如美国,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实际上争夺的是军事实力的世界第一把交椅。从世界强国成长史看,一个强国的出现都是战争“催生”的。美国就是通过“一战”和“二战”成为世界强国的,苏联是通过“二战”成为世界强国的。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要和平地崛起为强国,必将面临许多历史上强国崛起中所没有遇到过的新难题。某些势力可能不容忍或不甘心中国成为强国。即使中国不在军事上采取行动清除和平发展中的障碍,某些敌对势力也可能在军事上采取行动将战争强加给中国。或者,通过采取对中国发动政治战争、经济战争或外交战争以阻碍中国的发展。
一、周边地区领土纷争众多
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这些国家与中国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邻国多,中国与邻国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就大,避免冲突的难度就大。经过我国的多年努力,解决了与一些国家比如与俄国、外蒙古等的领土纷争。但仍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纷争。譬如与印度,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等。
我们先说说印度。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亚洲拥有双航母的国家。中国与印度有着长约2000公里的边界线,分东段、中段和西段,历史上没有正式划定过,共涉及争议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自2007年开始,中印两国就边界划分进行正式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谈判,但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这是因为,边界
争端由来已久,两国一直没有正式的条约划分过,另外,这个问题涉及到西藏及达赖集团,情况十分复杂。再者,印度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国力大增,加紧扩军备战,特别是1998年5月核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核国家,腰杆子硬了,底气足了,不愿意作丝毫的让步。可以肯定,今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而且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将对我国的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中印两国关系虽然还存在着问题,但从全球范围看,两国却有很多共同点。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的大国,都反对霸权主义对世界各国事务横加干涉,都是多极化格局的支持者和促成者。从地缘上说,印度的利益重心位于印度洋。美国在这里没有欧洲那样的盟友,没有像夏威夷或关岛那样的军事基地,是其全球战略部署最薄弱的环节。发展中印关系对稳定边境,打乱美国的欧亚围堵大棋局,改善我周边安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世界第三。人民素质高,因为受二战的影响,不得有军队。只能有用于国土防御的自卫队。但是日本的自卫队也不容小觑。海空实力很强。中日领土争端,主要是钓鱼岛主权之争。钓鱼群岛,日本称为“尖阁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其中以钓鱼岛面积最大约5平方公里。自古以来钓鱼岛都是中国的领土。近年来,日本方面还时不时地登岛、建灯塔、立日本旗等主权宣示活动。中国政府一直重申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多次抗议日本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台湾当局以及香港等地的华人也经常采取抗议行为。钓鱼岛远离中国本土,如果成了日本领土,那它可以作为海基线起点的一个点,以此向外的12海里的海域成了日本领海,这就侵占了中国的领海。
在遏制中国的崛起这一点上,美国与日本能够达成完全的一致。除此之外,两国关系也非铁板一块。美日之间长期存在巨大的贸易摩擦,屡屡造成两国关系的紧张;美日两国在中国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贸利益;在防备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这一点上,中美两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关系解冻以来一直存在某种默契;在抵制美国对亚洲乃至世界事务的指手划脚方面, 中日之间也可以找到若干共同点。基于以上分析,从获取全局的战略主动来看,我应对日采取合作加防范、以合作为主的基本政策,力争使日本逐步脱离美国的战车。中日和则两立,斗则俱伤。
从宏观角度观察, 中日两国之间虽然存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战略取向问题三大挑战,但也面临三大历史性机遇:共同发展与繁荣,共同构筑东北亚持久和平,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和亚洲一体化进程。
二、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
中国处于国际恐怖势力猖獗的高危弧形地带。从北高加索、中东、中亚、南亚至东南亚,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主要盘踞地和威胁高发区。近几年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恐怖势力明显抬头,恐怖威胁有增无减,世界处于“越反恐越恐怖”的阴影中。国际恐怖势力在中国周边的频繁滋事,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直接危害着中国国家安全。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分裂与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境内民族分裂活动的国际化。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的实力不强,在加上有上合组织给他们带来好处,所以没有什么动静,但是东突和藏独分子从来没有消停过。特别是今年发生的昆明火车站和新疆暴力事件,对藏独和东突分子觉不能手软,和上合组织的成员国签订协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和到成员国去打击东突和藏独分子。坚决铲除东突和藏独分子生长土壤。
三、海洋方向的隐患和威胁
海洋方向存在着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和南沙问题等现实和潜在热点,尤其是朝鲜半岛和台海地区存在着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危险。
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在朝鲜问题上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在朝鲜半岛有重大战略利益。朝鲜长期牵制了美国,构成对我国的战略屏障,对我国来说不是战略包袱,而是战略资源。我应保持这一屏障,帮助朝鲜建立安全保障和安全信心。在朝鲜半岛核危机中如果我们袖手旁观,不但将失去朝鲜,也将失去韩国。所以帮助朝鲜走出冷战,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用和平的方法而不是用武力相威胁的方法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不但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利益。
台湾问题是历史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是不可质疑的。必须下决心解决台湾问题,对中国来说,实现国家统一,不但我海防前线可以向前推进250至400公里,使我在亚太的地缘战略态势从东南实现突破,冲开将我长期囚困于大陆近海的围堵, 国家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安全将获得整体改观。依托台湾的基地和港口,我还可控制北起琉球群岛南部,南至巴士海峡、东达菲律宾海西部的广大海域,中国面向海洋发展的大门将由此被打开,不但对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收复我丢失的海洋权益极有助益,而且我们从此可以从一个更加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地缘经济地位出发,规划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只要时机有利、条件成熟,我们一定要横下一条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在南海问题上,这一区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相当于8个大庆油田储量的石油资源,又是我国最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都已经意识到我国海上石油运输的“马六甲困局”的严重性,一方面致力于推动南海问题的双边解决,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替代性的方案,比如在印度洋方向,直接打通从缅甸到云南的油气运输管道,与有关国家的港口合作等等,以减缓对马六甲海峡通道的倚赖。
中国是一个奉行和平发展方针的国家,但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有外国势力插手的复杂环境中,和平从来不能一厢情愿。综合实力的坚实支撑,国内政局的持续稳定,将推动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立足于军事解决的准备,建立起军事解决的实力,方能争取到和平解决的可能。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形成力口快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共识;加大国家财力投入,加快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缩短我与发达国家在军事上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关于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陈世利;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5
2、关于我国军事立法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张建田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30
军事理论课标准论文范文二:浅析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
【摘要】: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为人们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建设 发展
十八大报告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报告从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 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在1 0年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全党的拥护。对科学发展观的作用,过去我们党的文献是这样表述的: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就是说它还没有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转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发展成为鲜明特点,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取得显著进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增添发展后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社会文明跃上新台阶。 1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已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因而,党的十八大顺应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及目标进行战略谋划和部署,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创造性的回答了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肩负起我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三、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做了新的表述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相比较,这里关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途径的表述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中去掉了“市场化、国际化”,增加了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总结本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汲取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社会公正而导致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的教训,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市场化、国际化”是有特定含义的。市场化是“华盛顿共识”的主要内容,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是相互联系的;而我们搞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国际化”的概念也很含糊,容易被曲解。有的人把国际化说成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是与西方国家接轨,这就容易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十八大报告把“五化”协同发展变为“四化”同步发展。这表明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党对如何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了。
四、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外,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与我国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的新拓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目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我们应逐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五、对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新的概括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主线的表述是“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对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党的建设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要求。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优良传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了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必须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不是主观赋予的,是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自身的价值、作用、意义、影响所决定的。作为一个执政党,当前,我们党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执好政、长期执政问题,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进行,以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执好政、长期执政的关键,在于保持好、发挥好党的先进性和纯净性,在于党以其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这就要求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
六、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做了新调整
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五大重点建设的顺序,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反腐倡廉建设的位置从第五位调整到第四,凸显了反腐败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腐败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的“顽症”,是导致许多政党衰落乃至败亡的致命毒素。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我们国家近年来查处的党政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一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且腐败问题与多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目趋严重,对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们党顺应党的建设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五大重点建设的顺序作出适当的调整是非常及时和完全必要的。
七、对党的建设目标做了新的定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党的建设目标的表述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党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新定位。提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在面
临“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面临“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极为艰巨。要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0,只有把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十八大报告军事理论课标准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范文
2.2016大一军事理论论文
3.2016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
4.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5.2016军事理论课论文
6.大学军事理论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