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现象
相关话题
导语:农村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现象。积极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性良好发展。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现象
㈠农村教师教学素质偏低
语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行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来源,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而学历方面,第一学历合格率低;年龄结构上,又大多趋向两端,即老教师和年轻教师,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佳发挥。而且村小老师还普遍存在转岗现象,即由原来任教语文,政治,体育等的教师转岗而来。这些教师虽然存在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拿出优异的教学成果,但是对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来说,他们的那些死记硬背,模糊记忆会大大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㈡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及设施相对落后或不足,教学设施,器材等严重缺乏。
有些偏远地区的村小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办法配置,更不用说电脑,白板等多媒体设备了,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范围。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也大大制约了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度。我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教学空间有限。我们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同学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这个教师既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又是数学教师,还是音乐教师。就这一个教师是我们一到四年级的教师。我们的桌椅都是用木板搭成的,更别说有录音机或电脑了,多媒体对我们而言就听说都没听说过了。所以接触英语的机会相对城市孩子来说要少的多。
㈢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
农村小学的学生从小受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做事比较拘谨、不善言谈,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所以羞于说英语。对我而言,我养成的习惯就是能不回答问题尽量不回答,很害怕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提问自己。即使是我自己会回答的问题也不会举手回答。英语学习中,自己很不好意思讲英语,本来自己会的东西,结果老师一提问,只顾得紧张了,连老师的问题都没有听清楚。有的时候本来能够答的很好的问题,结果回答的结结巴巴的,所以相对来说我的英语口语很差。
㈣“教师的教法问题”, 有些教师没有抓住新的教学理念,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和模式, 上课照本宣科, 教法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农村小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教学模式单一跟教学方式落后。很多偏远村小的英语教师,到现在还保留着Open your book(打开书本)——Listen to me (听我讲)——Read after me(跟我读)——Copy(抄写)这个传统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用太多时间授课,而不是“用课”,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适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歌曲,游戏等等活动,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第二外语,但是这些形式在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都很少见。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缺乏对教学手段的探索精神。我们小学英语课堂,几乎除了朗诵和听写单词之外,没有别的教学方法了。所以同学们都很烦上英语课,觉得特别枯燥无味。
㈤缺乏学英语的环境氛围。
农村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农村小学学生几乎都是在英语课上才接触英语。人们对英语的认识程度也不够,感觉学习英语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家里人也反对学习英语。小学学生要在家读英语的话,会遭到父母的反对。他们会说念那个干什么,还不如多认几个汉字,或者多干点家务活了。更别说你走着的时候,玩游戏的时候说英语了。如果你那样做的话,别人很有可能认为你是傻子,或是神经病患者了。
农村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现象
1.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1)家长对基础教育认识不够,忽略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一些家长对教育的目的认识不够,认为孩子读书就是浪费钱,即使考上大学,高昂的学习费用是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而且大学毕业又面临着就业方面的难题,到最后还是走外出打工的道路。与其花钱读书最终还是走打工的道路,还不如直接打工来得实在。另外,受封建社会“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还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虽然也不乏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但是因为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条件方面都受到限制,使得当地基础教育与其他发达地区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2)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理念滞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实现全面性的普及,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方面仍然实行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教育培养的目标,这点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尤其明显。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知识的灌输上,仍然采取“填鸭式”“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心理的成长和情感发展方面的引导。在教学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单方面地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优等生和差等生有明显的差异,对于没有升学意向的学生采取基本忽略的态度。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的知识没有实用性,学校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使这些地区的家长和学生对基础教育的负面认识加深。
2.物质基础薄弱,缺乏教育经费的支持
(1)教育基础设施陈旧简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对中小学的教材和课程逐步加以改革,新课标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学用具、教学设备器材、语音教学设施、信息化教学设施等教育的硬件环境的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在资金方面非常有限,资金短缺使得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教学设备、仪器方面,不仅数量远远不够,质量也不达标,而且在校园环境上,教室简陋,房屋损坏甚至危房大量存在。在教材资料方面,很多图书不达标,学习资料、课外辅导资料缺乏,有的学校连基本上课用的课桌椅都达不到标准化的要求。
(2)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我国教育从整体上看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情况,这跟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资金投入的欠缺有直接的关系。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的制订、师资标准的制订、教育评价的实施、财政支出等方面,全部在国家的控制之内,也就是说国家掌握着基础教育的大权。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相差甚远,只占全部教育投入的2%。用以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从国家到地方需要经过逐级的划拨,某些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或者行政单位侧重于发展地方经济而忽视基础教育,就会有挪用教育经费用以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状况,这就使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更加紧张。
(3)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我国的教育投入重点在于高等教育、城市教育以及发达地区的教育,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予以忽视,特别是不发达的地区,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严重匮乏。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一些优质学校相比较于普通学校而言,在教学设施以及师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因为经济上相对比较困难,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并不高,而且教学任务重,生活环境比较艰苦,这就造成了农村教师资源的流失。在很多农村的学校,教师“在岗不在编”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从师资队伍的素质来看,整体存在着基础薄弱、学历偏低的情况,而且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缺乏培训提高的机会,很难在个人能力上有所提高。
农村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现象
(一)基层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开展不够顺畅。
主要表现在:部分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虽然成立了相关组织,制定了工作制度,但相应的工作措施不到位,还存有应付心理。没能把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安排落实,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不深入且安排不系统,管理也不规范,缺少创新,远程教育作为新时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载体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工作力量不足,远程教育功能发挥受限。
主要表现为从事远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少,业务骨干少。有思想、有知识的年轻人大都选择了“孔雀东南飞”,部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事物速度较慢;有的对远程教育工作研究不够,对课件熟悉不够,组织播放收看的形式不够新颖,内容比较枯燥,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成果未能实现有效转化。部分村级管理人员不能独立完成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教学等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人员管理和工作交接相对混乱。
(三)资金投入不足,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主要表现在:上级部门资金投入少,财政预算少,自筹资金渠道少,导致远程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资源利用和开发缺少资金支持,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奖励机制和经费补助,负责该工作的人员积极性不高。由于保障水平较低,远程教育管理员大都由村干部兼任。他们半工半农,只能“定时办公”,远程教育对公众开放的时间短,难以满足党员干部日常学习需求,也使得管理员不愿意在此付出过多精力而影响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