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技巧

2017-02-14

雏鸡的饲养是一项细致又重要的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应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雏鸡的饲养和管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雏鸡的饲养和管理

雏鸡的饲养是一项细致又重要的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应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饲养和精心管理,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雏鸡的饲养管理有几大关键技术:

雏鸡的科学饲养

雏鸡进雏的前7天应饮温开水,水温应在18℃以上,饮水前3天,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这样可以降低死亡率。1周后可饮用自来水,要保证水的清洁,且不能断水。每天将饮水器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前10天,最好在水中加一些抗生素类药,如康立得、威隆肠泰等,可以控制白痢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免疫前后水槽应用清水冲洗干净;雏鸡进舍后,称为第一次开食,饮水2小时~3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料要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可以用碎玉米、小米、 碎米,也可用配合饲料开食,开食时,把料撒在经过消毒的报纸上,每次采完食,应立即收起报纸,以免鸡粪落入饲料中,饲喂3~4天后可改用料槽。喂料应做到“少添、勤喂、八成饱”,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前3天每隔2小时喂一次,4天~7天每隔3小时喂一次,2周内每天喂5次。之后要随着日龄的增加,喂料的次数逐渐减少,料槽和水槽应随雏鸡日龄的增长逐渐升高。

2、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雏鸡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一般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每天降0.5℃。

湿度过高过低也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雏鸡的整齐度,密度过大,鸡的活动范围小,鸡群挤压,采食不均匀,使雏鸡发育不整齐,出现大小不一;密度过小,造成鸡舍和设备的浪费,不保温,经济效益低。鸡群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增加逐渐调整,调整时间应将弱小的雏鸡单独饲养,使其能逐渐生长为大群水平。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以上(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网、床、散”结合,养殖户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鸡笼,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好能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4、注意适时饮水和开食

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合理通风换气

在保证温度的同时,要适当通风换气,通风量要根据日龄、体重、季节、气温的不同而通风。一般应在每天中午气温高时排风,也要根据舍内温度变化而 变化。

6、合理光照

育雏时,要掌握好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既要保证雏鸡的健康生长,又要防止鸡早熟和晚熟。前3天应为23小时~24小时,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光照逐渐减少。

7、加强管理

饲养人员应精心喂养 雏鸡,要经常检查雏鸡采食、饮水,通过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挑出弱雏、病雏。每天早上应观察鸡粪,正常应为灰白色,上面有一层白色尿酸盐,稠稀适中,呈卷曲装。如发现粪便不正常,应及时进行治疗。

8、离温

要在雏鸡羽毛丰满后才能停止供热,一定要逐渐进行,3天~5天时间逐渐撤离保温设施,预防雏鸡不适而感冒;应避开各种免疫和各种不利于雏鸡健康时进行;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离温后,所有用具尽量维持原状,避免雏鸡有不适之感。

9、记录

记录是科学养鸡的一种重要手段。每天的采食量、雏鸡病、残、死亡变动情况、免疫、喂药、称重情况都要认真记录。育雏结束后,计算雏鸡成活率和育雏成本。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