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2016-12-10

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史中新近出现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一、简述题:

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答:含义: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2、行政与政治或立法司法的关系。

答:(1)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同是历史的范畴 ,蕴涵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A、在西方,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的区别,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和古德诺。B、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两者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C、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D、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2)行政与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结构形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尊重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不可分割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3、西方行政理论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学的产生是以威尔逊发表《公共行政研究》为标志的。 (1)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科学管理时期)

特征:运用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理论研究行政管理,探究了行政权力的配置、组织机构的健全、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制度化等问题。但这种注重“人与机”关系的理论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人的因素,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如: 1887年——威尔逊——《公共行政研究》

190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1912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1926年——怀特—《公共行政研究导论》、魏劳毕—《公共行政原理》。 (2)第二阶段:成长时期(又称行为科学时期)

特征:把行为科学运用于行政管理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人的本身、人的行为、人的作用、组织的作用及人与组织、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如: 梅奥——霍桑实验、巴纳德——动态平衡理论、西蒙——决策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3)第三阶段:发展时期(又称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时期)

特征:大量的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围绕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而交叉融合,为政府管理 研究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

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1986年获得诺贝尔奖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制度创新理论。

4、公共选择理论或新制度学派理论。

答:公共选择理论:(1)是一种新政治经济学,80年代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2)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3)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新制度学派理论:(1)是新的、影响在不断加强的公共政策研究途径;(2)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

5、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及其体现。

答: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1)民主制:A、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B、一切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集中制:A、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具体表现:(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6、我国政府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1)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行政首长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2)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形式。

(3)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有机结合。

7、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答:(1)动因不同。西方是为克服行政弊端,我国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2)基本原则不同。西方强调“政治中立”,我国公务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3)管理方式不同。西方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我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方公务员是一独立的利益集团,二者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

8、公共管理与法律的关系。

答:(1)公共权力与法律;(2)公共利益与法律;(3)公共管理与法治。

9、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或内容。

答:核心价值:(1)是“正当法律程序”;(2)个人应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3)维护社会公平。

内容:(1)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2)把公告组织视为一种能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3)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4)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做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权利保障;(5)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

10、行政立法的含义与特征。

答:含义: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特征:(1)主体是行政机关;(2)必须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3)对象具有普遍性;(4)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11、行政执法原则或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答:行政执法原则:合法性、合理性、平等、责任、公开原则。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界定行政执法职责;(2)规范程序;(3)健全评议考核机制;(4)追究责任。

12、法治政府的含义及其体现的六个方面。

答:含义: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

体现的六个方面:

(1)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2)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3)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4)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5)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6)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13、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或取得的重要进步。

答:主要内容:

(1)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A、法律至上意识;B、服务意识;C、责任意识。

(2)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

(3)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A、职权立法;B、执行管理;C、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

取得的重要进步:

(1)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

(2)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

(3)建设有限政府:制定《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

(4)建设廉洁政府:制定《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法》。

(5)建设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

(6)建设服务政府: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

14、公共财政的涵义与特征。

答:涵义:指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基本特征:

(1)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2)为市场经济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非市场营利性。

(4)法治性。

15、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

答:三大目标:效率、公平、稳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6、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及其做法。

答:绩效预算模式是一种以绩效或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已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

五个管理阶段:(1)公布绩效报告。(2)明确绩效目标。(3)将绩效报告提交审核。(4)订立绩效合同。(5)编制绩效预算。

17、公共预算编制的依据或执行的任务。

答:依据:(1)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上一年度的公共预算情况;(3)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4)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管理权限和收支范围。

执行的任务:(1)积极组织预算收入;(2)及时、足额拨付预算支出资金;

(3)实现预算收支平衡;(4)加强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18、税收管理的核心。

答:核心:公平征税、税收效率。

19、政府收费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答:(1)确定课税还是收费。(2)如何有效收费。(3)合理确定收费水平。

(4)防止乱收费。

20、政府采购及其特点。

答:定义: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之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特点:(1)资金的公共性;(2)目标的非市场营利性;(3)行为的规范性;

(4)主体的特定性;(5)活动的政策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