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专业由于课程缺乏与企业应用实际的结合,导致毕业生掌握的知识落后,动手能力不足,形成了毕业生质量欠佳的局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一:现代物流管理与区域经济研究
现代物流管理的兴起,不断改变经济格局,使得其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交流的加强,各国的经济贸易越来越依赖物流配送,使得物流管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的物流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区域经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一)现代物流管理概念
物流观念的起源是在二战时期的美国,主要作用是进行美国的后勤管理,以满足战时军备的需求。这种理论随着战争的发展传入日本,而我国物流概念的形成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留学生带入的,将物流第一次引进中国,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的加快、物流产业不断的进步,形成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体系。物流管理理论的形成,将传统意义上被动、从属的物流管理进行总结和上升,使其发展到管理学层次,形成系统的理论。现代物流管理学理论就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物流目标,将物流系统进行规划、指挥和控制,以此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工作效率。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主要对物流管理进行总体的规划,统一指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商品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
提高顾客满意度: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自身权益的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顾客满意度的管理。传统的物流管理对顾客满意度较为忽视,甚至完全没有考虑顾客的感受。在货物配送的过程中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在配送完成以后也没有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造成顾客信心的缺失。现代的物流管理对满意度重视程度较高,售后的服务也较为到位。合理利用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对信息重视起来。现代的物流管理对信息的利用较为合理,许多的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对企业信息进行宣传,而且可以使顾客随时了解物流配送信息,增加顾客的信心。同时,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平台收集顾客的反馈意见,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物流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造成团队协作过程中工作的重复和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提高工作效率是节省成本的关键,在相同条件下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源。现代物流管理在进行人员安排和科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与传统物流相比在企业责任落实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
二、现代物流管理建议
(一)加强体制创新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管理分工较为细致,在物流管理方面也设置了一些部门和体系进行指导,造成一些管理上的混乱。因为物流本身就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如果因为部门分工过于细致造成协作的中断对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各个物流部门只服务于本部门或者是本区域,只是对其上级本部负责,这样就造成各部门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交流沟通较少,使得整个管理体系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制定相关的措施将物流相关行业进行合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进行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全国的流通网络,对物流的横向网络的建设要重视。最后就是政府对物流产业要进行扶持,在基础设施的规划上进行侧重发展,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利用资源。
(二)提高认识,重视信息化
中国的物流管理,现阶段来讲还是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为了追求效益,多数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降低销售成本和增加利润上,对管理的认识度不够,对信息的利用程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国物流管理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长此以往对我国的物流管理发展较为不利。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这其中不仅包括物流体系的建立,还包括管理方法的借鉴。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竞争力,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防御风险的能力。
(三)重视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的管理是当今社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企业重要的职能。资金、物流、信息流是相辅相成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只有将三者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信息化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物理管理在信息收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较低,流失了大量的资源,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损失,还造成人力、时间和效率等方面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重视。相关的组织和机构为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也要大力推动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进行传播,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全国物流管理理念的深层次提高。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现代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国际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国内,为其垄断经济做准备。我国目前是人才的需求高峰期,人才的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物流方面的人才,毕业生的数量和社会的需求存在比例的失衡。但是许多的企业为了自身成本的考虑往往拒绝引进人才,造成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在毕业以后往往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应该不断的改变自身观念,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人才在进入企业以后,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并且提出自身的建议,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同时,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让企业的发展更加专业。
三、现代物流管理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与区域经济格局的关系
因为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服务市场格局不断被打破,各区域内的运输公司和仓储已经和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政府因为自身发展需要,对区域内物流产业进行收购,使得物流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增加了区域经济的收入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并且和本土产业形成竞争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自身的供应链系统,增强信息共享水平,和本土产业保持战略合作的关系,使自身具有更高的竞争能力。
(二)与区域信息的关系
信息的共享对物流管理非常重要。区域经济中,企业经营优势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在本土企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与区域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形成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在体系中的企业都可以及时地获取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的效率。因为本土企业,特别是本土的物流企业,本身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对于配送等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区域经济的资源,对于物流管理中信息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与当地税务关系
传统的物流管理在纳税方面只需要缴纳营业税即可,但是随着课税制度的改革,按照行业的不同将营业税分成了不同的税目,采用了不同的纳税比例,而且每个区域纳税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运输业统一执行的是3%的税率,而其他服务业就需要5%的税率,物流产业是集仓储物流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项目,因此在税费缴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因为地域的差异,各地对物流配送中各个环节的税费缴纳标准存在差异,给物流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后中对税务的核算要变通,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税务的核算,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满足顾客较高的需求和产业较快的发展速度。只有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保证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成本。中国的物流企业在发展中更加应该注意管理水平的提高,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对自身的企业进行改革,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管理,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高速发展。同时,在现代物流中要重视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利用区域经济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重视区域经济的差异,对不同区域的经济采用不同的方式,促进物流管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二:物流管理三维一体产学研用实践分析
“产学研用”模式是一种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四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合作模式。要求学校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充分与企业、科研单位、用人单位等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各机构的资源进行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促使学校打开校门,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室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陈旧模式,将学校教育、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满足我国物流行业(企业)对于复合型、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紧缺人才之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按每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需要25个物流从业人员来计算,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总量为600余万,缺口达60余万。其中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4-5万人,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仅在7000-8000人左右。物流人才仍远远滞后于实际发展需要且供不应求。2014年,江苏省社会物流总费用9835.27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为5174.11亿元,增长8.4%;保管费用3647.71元,增长10.4%;管理费用1013.45亿元,增长8.3%。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为52.6%、37.1%和10.3%。2014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运行效率平稳趋好。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目前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方式和经营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物流需求多样化的发展。面对这种挑战和需求,物流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据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有从业人员存在“两低一差”现象,即学历低,专业对口率低,综合能力较差。基于这种现状,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是巨大的,物流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1构建“三维一体”产学研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和导师团队建设的思路
以培养物流业应用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打造基于“岗位维度”、“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三维一体的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科研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入合作等措施,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①“岗位维度”即以企业中物流相关岗位的设置为出发点,将具体职业管理活动与物流专业教学相结合,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发挥企业在物流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推动作用。使得物流专业人才能够较好适应行业发展和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使其具备获取物流专业岗位、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过程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②“知识维度”即围绕物流业务流程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符合物流业务规则的物流专业课程,完善学生学习能力的物流专业教学计划,利用情境教学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方法以及社会化的教学资源配置模式等等,实现物流人才教学的项目化、情境化和职业化。③“能力维度”即凸显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该既可以服务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港口(口岸)、国际物流及运输企业等,也可以从事物流市场开发、客户服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配送中心管理和统计核算、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工作,而同时具备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建立“三维一体”的产学研用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基地
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基于“三维一体”的产学研用合作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不仅要用来满足学生的实践、实习需要,而且要把它建成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实施、学生“预就业”的综合性平台。实践基地在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合作企业专家的智力资源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本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开发性研究水平。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特色之所在。它不仅是高等教育中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落实产学研教育对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教育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正如高等教育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产学研结合是高等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是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等方而的结合,“其实现途径是学校和社会两个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和教育环境的充分利用”。可以说,它是从科学研究到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由模拟到现实可能的最为重要的实验过程。所以,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等院校,都会非常重视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科研和技术资源优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高教师自身的技术转化与技术开发能力。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积极建设物流实验实训平台,积极推进实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自觉承担校内各种能够开展的项目研究。如编写实验、实训教材、开展课题研究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3建立基于“三维一体”的产学研用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导师团队
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实践性、交叉性、成长性的特点,应用型高校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主要实现途径在于强化实践性教学,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导师团队建设要有新突破。“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更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充分吸收合作企业、行业协会等拥有的高级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成为兼职教师,同时努力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专职与兼职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在产学研用合作基础上做好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体而言,根据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要重视校外教师的培养。可以以聘请客座教授、校外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方式,引进一些高素质、强能力的校外人士充实高校的教师队伍。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以及专题讲座可以聘请合作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专家兼职授课,同时将本校骨干教师派往产学研用合作基地或科研机构中进行专业实践或挂职锻炼,依托合作企业或科研机构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合作研究与攻关等手段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取得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各类资格证,提高个人的业务应用水平。促使本校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人才转变,最终形成高水平多元化导师队伍。总之,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来看,加强“三维一体”的产学研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和导师团队建设研究是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必要前提,需要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中更进一步地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