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养殖创业故事大全精选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大学生养殖创业故事大全精选。
大学生养殖创业故事大全精选1:湖南怀化90后大学生返乡养牛
2015年11月30日,记者走进湖南怀化溆浦县祖市殿匣垅村,采访大学生“放牛娃”罗治团。牛舍就在一座山坡上,一排排的黄牛或悠闲自在地吃着草,或“哞哞”叫着相互嬉戏,罗治团正挥着铲锹在牛舍中清理粪便。
罗治团1990年出生,7岁便开始帮家里放牛。“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白云在青山顶子上缭绕,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清清流水伴着牛儿吃草的声音……”罗治团说,这是他儿时放牛生活的写照。
也许正是由于童年的放牛经历,加上自己畜牧养殖专业毕业,让罗治团甘心抛弃在城市里月薪7000多元的工作,辞职回家乡养牛。他创办了养牛合作社,创建了从繁衍、防疫到出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改变了祖祖辈辈天然散养状况。
面对别人的疑惑,罗治团说:“刚开始,自己也觉得有些难为情。回乡的举动让村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背地里议论纷纷。但接触养牛的时间一长,我就愈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罗治团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养牛上。他脱下西装,换上工作服,走进牛棚,又当起了“放牛娃”。
清杂草、铺地砖、焊牛舍……修缮养牛场,没有请一个工人,罗治团整整忙了一个月。购买玉米、草料,准备饲料全过程都是自己完成的。
2013年,罗治团筹备7万多元,从外地引进了架子牛,正式开始他的养牛生活。喂牛、洗牛舍、除粪便、医治牛病……他的父亲负责拌料喂牛,其他很多事情都要靠罗治团一个人做。冬天干活只穿一件衬衣都是一身汗,夏天光着膀子整个短裤都湿透了。
养牛的道路不仅辛苦,也伴随着困难和波折。2013年5月,购进的十多头云南黄牛中就出现了问题。经过长途运输,以及气候和温度的差别,牛出现很大的反应,表现出不进食、咳嗽的症状。自己虽然拥有专业的畜牧知识,但毕竟由于养殖经验不足,依然没能及时判断出病因。他求助大学时候的老师,并取样送去学校化验。最终确诊牛是感染了“巴氏杆菌”,因为处理得及时,才避免了较大的损失。
意识到技术不足是养牛遇挫的重要因素,他多次来到县城的畜牧站和县畜牧局,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年参加了人社局第一期免费创业培训。之后,经常有专业畜牧工作人员为他上门指导。他还被纳入省里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政府技术与资金的双重支持下,罗治团又重新修建了一栋牛舍,养殖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并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出栏的黄牛达到80多头。
三年的养牛经验让罗治团看到,要想养殖事业得到发展,光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养殖场必须逐步走上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于是,在县畜牧局、就业局的支持下,2015年他牵头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
“其实我想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罗治团说他会继续发展肉牛,用科学的方法养殖、用网络的渠道销售,一步步发展壮大。村民有谁愿意养,他会免费提供牛仔,养大后按照市场价回收。“吸引村民参加就要让他们得到实惠。牧草、技术都可以提供,农户只要付出简单的劳动力,就可以在家创造财富。”
2015年7月,因为真心为村民着想,带领村民致富,他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当选为匣垅村村主任。
“放牛娃”的春天也一样缤纷多彩,农村的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放飞自己的梦想。罗治团用自己的坚毅,闯出了一条回乡创业路。
大学生养殖创业故事大全精选2:大学生回乡养殖野兔创业赚钱
2007年,吴礼具毕业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马屿镇当教师、自主开店。2009年,他进入温州一家装饰五金公司从事行政主管工作。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充实的工作使吴礼具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虽然工作稳定,报酬也比较丰厚,但我最想做的还是自己创业。”吴礼具心中不断憧憬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去年,他拿到瑞安市绿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计划打造一个集养殖场、果园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
“这是一个庞大的创业设想,我打算先从养殖入手。说来也巧,一次在上海与朋友聚会,朋友点了一个"玉兔全席"(一兔八吃)的特色菜,味道很好,当时我就注意上了。”吴礼具笑着说,“后来一问才知道,主料是从乌克兰空运来的野生杂交兔,这道菜要1600元,让我咂舌不已。”
“后来几经打听,我才知道,这种乌克兰野生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吴礼具左思右想,锁定了自己的创业目标:回家养兔。
今年农历正月,吴礼具等4人一起乘飞机到乌克兰当地一家养兔场考察,前后花了3万多元,引进30只种兔。经过一个多月的饲养,部分种兔已经成功受孕。
“种兔是乌克兰野生兔与中国野生兔的杂交后代,我给起了一个名字叫"兰中兔",它繁殖期仅1个月,幼仔最快3个月就能出栏。”吴礼具在老家马屿镇大岙底村,承包了3亩地,计划投资10多万元,建一个养殖场。
“它们比家兔好动,野性十足,脚趾锋利,还会咬人,很凶猛的。”一开始不知情的吴礼具,手上被抓、咬出了不少伤痕。“现在我们喂养都要戴上手套。除了一部分精饲料外,它们还吃菜叶、野草和一些中药的叶子,听说这样肉质会更加自然清香。”
“养兔子最讲究的是场地的环境卫生,要经常对它们的生长区域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换气,最好能够划分生产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给兔宝宝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吴礼具说。
“养兔子对我来说,还需要不断学习。”瘦瘦的吴礼具谦虚地说,“每天观察兔子各方面情况,包括饮食、卫生、定时消毒,确保种兔健康成长。”为了打响第一枪,他还不断学习,利用休息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多次到同行那里取经。
看着兔子一天天长大,吴礼具心里美滋滋的。“周边的农家乐得知情况后,早早来电咨询情况了,但我目前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培育种兔,商品兔出笼排在第二位。”
按照吴礼具的想法,随着种兔数量的不断增加,达到一定数目后,才会开始出售商品兔。“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兔子的数量有望达到1000只,优胜劣汰下来的种兔保留起来,剩下的就是商品兔了。”
吴礼具的第二个目标是将已承包下来的山围起来,采用放养的方式,让兔子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喂养出更加优质的兔子。按照他的话说,兔子的天性就是好动,野兔最好还是放着养,其肉质自然更鲜,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
大学生养殖创业故事大全精选3:女大学生村官带头搞养殖 年赚500万
“若没有当初政府那5000元创业发展基金的扶助,我的创业之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4月16日,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金钩村大学生“村官”王小兰话语里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的支助下,王小兰利用已迁搬的村小原校舍办起养鸡场。如今,王小兰养殖蛋鸡已超过3000只。而在她的带动下,今年村里也有5名村民走上了蛋鸡养殖之路,蛋鸡总量目前已经达到了3万多只。除了王小兰,江北镇还有不少大学生“村官”因为有了资金支持开始了创业历程。
来到江阳区江北镇,原来只能靠甘蔗、蔬菜、水产三大产业增收的村民,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相继加入到蛋鸡养殖、蝗虫养殖、肉兔养殖等产业项目中,谋求新的增收产业。“我们以前是做梦也没有想过走蝗虫养殖之路,现在有大学生‘村官’们的技术扶持,今年收入上万元肯定没问题。”在大学生“村官”方程带动下,下坝村村民李成友和赵德彬谈及今年加入到蝗虫养殖致富队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我将新增蝗虫养殖大棚8个增加到11个,并租用3亩土地种植黑麦草。”在下坝村的蝗虫繁育基地里,该村女大学生“村官”方程一边指挥着几名村民搭建新的养殖大棚,一边不无欣喜地告诉记者,“有政府那3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的扶助,我的蝗虫致富梦想离我越来越近了。”
除蝗虫养殖外,肉兔养殖、蛋鸡养殖在江北镇已经渐成规模。而这些助农增收致富产业的异军突起,得益于江北镇从2009年起专项设立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的扶助。
2009年,为促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利用自己所学专长带头创业并最终带领村民走上更宽的致富路,江北镇率先在泸州市乡镇中专门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江北镇政府每年向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注入5~10万元,专项用于可行性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扶助。
2009年,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就向蝗虫、蛋鸡、肉兔等养殖项目注入了5万元,使这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江北镇广大农民实实在在看到了新的致富增收希望。
“是曹莉红理事长吗?我是泸州华丰农贸市场的肉兔经营户李正民,你们前两天送过来的80只兔子已经销完了,明天一早要给我送100只兔子来。”
“好的,我马上安排。”
4月15日上午,正在指导社员饲养肉兔的江阳协力生态养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莉红的手机响了起来。而今每天,曹莉红这样的电话都要接到三五个。
2008年8月,通过公开招考的大学生曹莉红被分到江北镇沙坎村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到村里后不久,曹莉红发现,沙坎村虽有好些村民都在养殖肉兔,但由于是分散养殖没有规模,加之技术不到位,养兔村民收益不好。于是,她萌生了自己带头养殖肉兔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念头。
然而,由于自己刚出校门,没有半点积蓄,也无从筹集到所需的启动资金。
正在曹莉红为资金犯愁之际,江北镇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基金,她第一个获得了1万元的创业基金扶助。
2009年初,曹莉红购回了300只种兔进行精心饲养。为了确保肉兔饲养一举成功,曹莉红除了从书店和网上学习其养殖技术外,还到泸州一肉兔能手那里专门学习。此后由于管理精细,她的肉兔养殖获得了成功。
村民见状,纷纷要求加入到肉兔养殖行列中。为让肉兔养殖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2009年7月,曹莉红组织几个村民筹资30多万元成立了江阳协力生态养兔专业合作社,走种兔供应、肉兔养殖、销售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18名社员,种兔5000余只、肉兔存栏量达3万多只、年商品兔出栏量20万只以上。今年,商品兔就可为农户带来约500万元的收入。而今的沙坎村,也成为了江阳区名副其实的“肉兔养殖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