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必先养德_为什么养生必先养德
养生虽有百法千法,唯有养德,才是“养生之根”。做好精神上的养生,才能在大起大落时泰然处之,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养生必先养德,欢迎大家的阅读!
胡老的养生必先养德
现代人的养生很“傻”
谈到养生这一话题,胡老说,现代人的养生很“傻”。他接诊的患者中,不乏成功人士,这些人经济实力雄厚,身体却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胡老接诊过一名30岁的女患者,名校博士、海归学者、专业人士,这些头衔都昭示着她似锦的前程和光辉的人生。然而,由于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并因发现较晚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胡老说,给自己过多压力或是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对人体有百弊而无一利。身体不适时,再企图修复透支的身体,为时已晚。胡老说,健康对人来说才是最珍贵的,要想健康一定要劳逸结合。
胡老说,现代人还“傻”在不会锻炼。现在的人变懒了,出门挥手坐车,上下楼乘电梯,锻炼都流行到健身房。胡老说,他每天要走3000步,在南湖湖畔的自然风光下散步,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胡老笑称,现代人就傻在贴近自然的锻炼方式不用,却要在屋子里对着墙跑步。
先养德后养生
在谈话中,胡老总能准确地说出恰合时宜的古语,记者不禁折服于他的博古通今。胡老平日喜好读书,不论多忙,他每天下午都拿出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从武侠小说到史书,从小说到散文,胡老都爱读。胡老家中藏书几千册,很多好的段落他都能信手拈来。胡老说,读书好处良多,不仅可以锻炼大脑、防治老年痴呆,还可以提升人的思想修为。
胡老认为,养生分为两方面:精神养生和生理养生。现代人吃保健品、看各类养生书籍和电视,读书的意识却越来越模糊,这是注重生理养生而忽略了精神养生。“其实精神上的养生更重要,有精神上的高度,在生活中遇到大起大落时才会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情绪上能做到泰然处之,不至于被生活中的好事或坏事伤及身体。”胡老说。
胡老崇尚儒家思想,他把儒家思想中的5常“仁义礼智信”作为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准则。胡老说,能完整地做好这5点很难,但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美德可以潜移默化地完善一个人的心智,培养广阔的胸襟,让人在身体上长寿。胡老说,人应当珍惜健康的生命,要每天活得很快乐满足。
保持健康“节”字很重要
胡老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养生最关键在于一个“节”字。胡老说,研究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应是120岁,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到70岁生命就结束了呢?胡老总结,其原因在于不科学的饮食、睡眠、衣着及心情调节,一些不良的做法让寿命不断“打折”。胡老告诉记者,23时之前必须入睡,这是效果最佳的养生方法,零时人体各机能进行自然调节,如果此时不处于睡眠状态会影响人体各功能第二天的运转。
饮食上,胡老一向定时定量、荤素搭配。胡老说,保持健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外预六淫”。这里的“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特征,外预六淫即为根据寒、暑等天气的变化合理增减衣物。胡老表示,许多年轻女性“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对身体伤害极大。
关于养生必先养德
人常说,心宽能增寿,德厚可延年。大德必得其寿!
现代人对养生都很重视,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何去吃,都很讲究;对锻炼身体也很在意,什么“老年健身队”、“户外徒步群”、打拳的、舞剑的、唱歌的,应有尽有;甚至一些烟酒成瘾的,也觉察到习惯的不佳,开始戒烟限酒。这些都是好事,是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身体的重要,我们应该提倡。过去,人们有了病,由于生活困难,不去找大夫,而是硬扛硬磨,现在人们稍有不适就去找大夫,有病就去住医院,未得病,也要体检,注意预防。其目的都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长寿,想多看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新变化新气象,多享受太平盛世人们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这也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体现。然而,我认为,要想身体好,要想长寿,还必须要注意养德。不养德,身体不一定会好,不修德行,也很难长寿。
古人历来把道德修养作为养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儒家创始人孔子很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论。他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德,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他认为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貌安详得以高寿。古代的道家、墨家、法家、医家都把养性养德列为摄生的首务,并一直影响着后世历代养生家。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明代的《寿世保元》一书中说:“积善有功,常存阳德,可以延年。”明代王文禄在《医先》一书中说:“养德、养生无二术。”这就说明,古代养生家把道德修养视为养生之根,养生和养德是密不可分的。
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里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有利于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地运行,使人体精神饱满,形体健壮。养德可以养气、养神,使“形与神俱”,健康长寿。现代养生也证明,注意道德修养,塑造美好心灵,助人为乐,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获得精神满足,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实践证明,有德行、情操高尚者,其心胸宽广,遇事心气平静而能自安,所以很少生病;那种性格抑郁,私欲重重,阳奉阴违者,其情感波动,表内不一,怎能不酿成疾病呢?所以做人要正直,要清心寡欲,宽厚待人,奉献社会。正直的人有时虽然物质条件比别人差,待遇也不如人,但思想安定,心内坦荡,精神舒畅,无压力、无恐惧,自然心情好,身体好。那些贪污腐化,弄虚作假,丧尽天良,巧取豪夺者,一时得意,长期内心不安,恐慌担忧,这样的人能长寿吗?还有那些品质低劣,心术不正者,为名为利不择手段,有的诽谤、排斥、陷害有才之士,有的嫉妒、贬低、压制有用之人,一时得逞,觉得侥幸,当伎俩败露后落得身败名裂,垂头丧气,悔不当初。试问这样缺德的人能长寿吗?还有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亲弟兄,不守信朋友,甚至恩将仇报,遭公众唾骂,受社会公德的谴责,这种德行的人能长寿吗?等等。总之,缺德的人必缺寿,丧德之人也丧寿!
那么,如何养德才能达到大德而得其寿呢?首先要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志向,对社会、对家庭、对亲朋、对群众要有责任感,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和乐趣,也就是说,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这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对青少年来说,理想和信念是他们健康成才的精神保证。对老年人来说,理想和信念是延长生命的“增寿剂”。老年人只要重视健身养体,热爱生活,为社会发挥余热,这样内心产生无愧于一生的快乐思想,这种思想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其次,养德还必须培养开朗的性格,永葆乐观的情绪。因为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性格开朗,心胸宽广,情绪才能乐观,精神才能愉快。所以说,性格开朗,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性格与健康、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性格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对人体的大脑、内脏及其他部位产生危害。培养良好性格,就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看问题、处理事情要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大度处事,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丰富生活内容,不断陶冶自己的性情,让生命充满活力。另外,要养德、就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保持心理平衡,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生养德相关文章:
1.健康养生原则 健康养生注意事项
2.中医情绪养生
3.德行是养生之根
4.保健医座右铭
5.孙式太极拳的养生功法练习
6.老子五十六字养生诀
7.冬季情志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