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经典的启示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是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学习国学经典的启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学习国学经典的启示篇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实施国学教育,诵读国学经典,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在这里进行着跨时空的对话,传统国学与现代德育实现了对接,经典风雅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熏陶着莘莘学子,传统文化的光亮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烛照心灵,成长身心。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世界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它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是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国人文化生命的种子,对人格的熏陶,**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这些当今世界科学精英发表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提出:“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充分说明,当今人类的优秀分子,已经深刻地预见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二十一世纪世界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
而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在一线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国学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呢?
几年来,我校教导处和少先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国学经典书画赛到国学表演、赛诗文的文化,从晨读到现场诵经典。学生来真正接触的是晨读、午练和国学课。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每天二三句,十几个字,早上读,中午抄,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负担,记住它也并非难事,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几个学期下来收获颇丰。然而我却认为:这么高深而又博大的中国文化,不是从表面上读读抄抄就能理解掌握的。作为我们的老师必须从根本加以重视。
一、 作为教育者,先受教育。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态度是“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他说世上许多人为子孙计,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后代,我教育子女,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获是对孩子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学**,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学生学**的榜样和楷模, 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怎么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所以,在让学生读三字经的同时,我们成年人也值得来读一读,补一补这一课。读《三字经》、**《三字经》, 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二、与学生**惯养成教育结合,注重师生引领。
国学经典的传承,关键在教师。我们可以在上个学期早读的基础上,老师花五到十分钟时间做一个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让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中来,增长见识,修养身心,让国学经典传承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之一。
同时,加强养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国学经典与养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国学经典无不渗透着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名言,经久不衰,至今仍散发着勃勃生机和魅力。我们要边学**国学经典边与日常生活联系,让学生学会感悟和反省,时时把经典当作一面镜子和不会说话的老师,督促自己,完善自己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
三、结合班队课等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另外,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相处中, 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尊长,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那这个社会还会出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
组织学生们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展演、赛诗文活动,看到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表演、吟唱,耳边听着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古诗文,让我又重新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也感受到了对国学经典的的喜爱之情。
所以,我们在班队课上、少先队活动中树立典型:如自强不息的、勤奋好学的,助人为乐的等等。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同时也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世代相传。
四、与中华传统节日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另外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使学生逐渐明白“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儒家的“仁爱”价值取向使他们爱心浓浓,他们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长辈,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中华文明会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五、与平时阅读积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文学素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诵读过程中,学生认的字会多起来,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会强起来,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写文章也会引章据典,语言表达更加丰富,文学知识也会丰富起来。
六、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契机,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通过这些经典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会变得平和,审美情趣更浓,想象创作能力更强,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因此,我想在大力倡导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老师思想上的重视,巧妙地利用时机,一定会使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国学思想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我也相信在师生的心灵里播下一颗国学的种子,古朴巨树必将枝繁叶茂,文雅之花定会处处飘香。
学习国学经典的启示篇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国学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学习国学,让我们领悟其中的精髓,并学以致用.
记得《论语》中有一句话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在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我写完作业在院子里玩。这时,邮递员送来了我们家订的报纸,我拿起报纸跑回家,开始翻看。翻着翻着,我被一则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体内容这样的:一对母子在逛商场出来的时候,母亲很不经意的把一个矿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亲说:“妈妈你把那个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吧!”妈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扔小瓶子没事的。”而那个孩子 却不这么认为,他跑过去,捡起瓶子扔进了一个离那里很远的垃圾箱里。读完这篇文章,我合上报纸,思绪万千:“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一个大人却没有。”“五城连创,人人有责”你看,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一天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城市清洁。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她们的劳动,另一方面,城市的卫生也要我们所有人都 来保持。我们都应该有文中孩子那样的思想品德,要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贵在坚持。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黄香九岁里的冬天,每天晚上都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替父亲把那冰凉的被褥温暖过来之后,自己才去睡觉。而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小皇帝”们,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总是想让别人替自己做,而自己不想动手,更不用说去帮助别人了。学习了黄香温席以后,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关心体贴别人,多给别人一点爱,因为爱是信任,爱是承担,爱是分享,爱是荣耀。
学习国学,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处事,懂得了感恩,我爱国学,更爱中华文化。
学习国学经典的启示篇三
西方的诠释学提醒我们:传统是个立足点,让我们能以某种角度观察及理解一切。我们的问题在于:这个所谓的“传统”,在时间上太过漫长,在内容上繁复多样,实在难以把握其重点。近年流行的国学,正是在尝试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时代风潮。到目前为止,国学的启示可以由以下三方面来说明: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许多学者在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时,认为西方人重视个体,而我们中国人则强调群体。如果把眼光回溯到源头,看看儒家在开始时是怎么说的,就会发现问题没有那么单纯。
儒家主张“进德修业”,一个人应该增进德行与培养功业。德是针对自己,业则指向群体。这也是孔子所谓的“修己安人”。只要重视德行,就不可能忽略个体意识。不谈自我,岂有德行可言?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孔子心中,仁是德行极致的表现,但其实践契机全在于“我”的决定。更扼要的说法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是指平凡百姓,他内心打定了主意,谁也奈何不了。这样的自我意识还不够强吗?
有一句大家熟悉的话,听起来让人振奋,就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只要反省自己,肯定自己有理,那么即使有千万人反对我,我照样向前走去!这句话是孟子转引自曾子的,而曾子是转述孔子的话。
因此,汉代以后的儒家学者,配合政治需要而推广群体意识,固然是个历史事实;但是,孔孟思想早已展现了鲜明的自我意识,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 群我关系的界定
自我不能脱离群体而生活,因此自我与群体的关系就须认真对待。儒家在这个议题上多所发挥。从孔子宣称“鸟兽不可与同群”,到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立场十分清楚,要在群体中实现个人的生命意义及价值。
相对于此,一般人认为道家刻意忽视或超越了群我关系,只追求个人心灵的安顿。事实上呢?道家从未忘记个人对群体的责任。老子笔下的“圣人”出现在八十一章中的二十四章中,意指“悟道的统治者”,总是关心天下太平与百姓安危。庄子写〈人间世〉时,刻意让孔子与颜回成为主角,认真商议如何劝导国君,以解除百姓的痛苦。他在〈知北游〉还特别提出一句“外化而内不化”,做为基本主张。所谓外化,就是:外在的生活言行皆与外人同化无异;至于内不化,则是:内心由于悟道而保有无限自由的的广阔天地,可以完全不受外在干扰。就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言,这正是让人称羡的修养目标。能够“顺人而不失己”,又能“虚己以游世”,这显然不是“消极避世”一词可以描述的。
三,人生境界的提升
人生若无方向,难免浪费时光。学习儒家,不能不严肃面对孟子所谓的“人生六境“。前三境谈的是“善、信、美”:“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意即:人要依循内心的要求,由真诚而产生向善的力量;接着,以行动实践善,才是真正的人;然后,完全做到善的要求,就会彰显人格之美。更高的三境是:“大、圣、神”:“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一般认为儒家只谈到圣人为止,但孟子更开拓了一个无限提升的领域,到达“不可知之”,亦即语言与思想皆无法企及的神妙之境。
同样的,学习道家,也不能不注意庄子所发明的一些语词,像“真人、神人、至人、天人”等。他在“人”字之上,另加一字用以表示:单单做个平凡人,活在世间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这种特别的人,首要条件是“悟道”,明白万物从道而来又回归于道。人在道中,宛若鱼在海中,一方面要安然接受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彻底化解情绪波动;另一方面,不妨尽情享受“无所不在的道”所展示的无比美感。一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足以让人悠然神往。现代人常说“活出自己”,可以调整为“活出更好的自己”或“活出更高明的自己”。至于真想做到“活在当下”,那么更是非悟道不可,不然如何突破剎那生灭的困境与茫然。道家所提供的观念与示范,实有历久弥新的作用。
四, 结语
有些人认为现代华人有信仰危机,那么应向何处寻找救援?“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对我们中国人实有深刻意义。拥有这么悠久而高明的文化传统,怎能视而不见?问题只在于“如何“重新昭示其精采内含与清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