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基础论文,论现代教育制度论文

2017-03-06

随着技术哲学的兴起和繁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教育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代教育基础论文篇一

大学英语现代教育技术听说教学

一、通过多模态、多媒体来强化语音教学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也逐渐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电化辅助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这也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视的教学环节。但是通过近些年的调查了解到,以电化教学为辅助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没有取得意向中的效果,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仍然没有提高,这个问题值得广大高校英语教师的反思。这就说明智能教育平台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英语教学深刻地结合起来,而不能独立地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利用智能教育平台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利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智能教学平台的优势,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以往的英语电化教学中,主要是教师的利用不得当,在语音课程教学中单纯地以放映语音教学课件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教学水平受到很大影响。既然智能教育平台是用来为英语教学服务的,那么就应充分发挥智能教育平台的优势,通过多模态、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在学生、教学设备和教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语言,已经成为人们国际社交中的重要语言,所以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利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听得懂对方的发音以及自己英语发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际交流的质量。而且在当前交流失败的例子中,发音是引发交流失败最为常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需要对语音教学进行强化。

(一)提高语音的分辨能力

语音的分辨能力是进行听力理解的首要条件,语音是练习听力的重要基础,只有清晰地分辨出英语中各个元素的发音特点,才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语言的意义。这种语音的分辨能力需要不断积累,从个别单词的发音到连贯性的发音都需要详细掌握,如果学生语音分辨能力较差,那么在持续不断的声音中所携带的语音信息也不能有效地辨别出来。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模态和多媒体来进行听力理解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音的练习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可以制定不同难度的语音训练内容,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通过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来选择适宜自己的内容,而且将听力辨音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近音词、长短音的区别,同时还要反复进行连续、语调和重音的练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的分辨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以便于更好地对语言材料的真实意义进行感受。

(二)深入理解多媒体概念

要区分物理媒介和逻辑媒介,通常将装载内容或是信息的物理介质称为物理媒介,而将物理媒介上装载内容或是信息的编码手段称为逻辑媒介。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媒体和逻辑媒介,利用视频编辑工具将一些影片中对教学有益的经典、简练、精彩的对白片段剪切下来,使学生反复听和读,对其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进行模仿并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语音和语调上的错误。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是将图像和声音进行全面结合的一种技术方式,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制作,能够对多种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所以英语教师可以与电教专业人员进行沟通,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开发出一套专属的语音教学课件。针对于英语听说的特点,学生可以对听到的语音进行模拟,然后将自己的声音录制下来,与原有的发音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原始发音之间存在的不同,从而不断改进。这种练习方式能够快速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也是将多媒体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

二、将文化教学进行系统、合理的渗透

英语教学是系统性的,文化渗透也应是系统的。教师使用的教材一般是阶梯状、系统化的。教师可以整合教材,提炼文化主题,将这些内容有效链接,这样学生学习了一套教材等于上了相当容量的文化课程。其次,教师可自编一套成体系的简要文化教程作为学习读物。另外,教师对文化活动需整体安排,形式多样但主题系列化,这才能保证学生校内文化活动的整体性。文化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学习,逐渐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脉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接受能力较低,所以可以向其讲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因为在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所以可以在政治经济、宗教信仰以及科技等方面进行渗透。随着知识面的拓宽,视野不断开阔,所积累的文化知识也越来越深厚,为英语听说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除了将语言学习和应用并重作为教学目标,教师还要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这些是文化渗透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风俗习惯和背景知识先由学生来讲,老师总结,在收听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听关键词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相碰撞,使得不同学生的知识发生碰撞。实际上,教师可以利用多途径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为让学生在浓郁的气氛中吸收文化知识和提高语用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多模态的、主题性的课内外文化交际活动。形式有讲座、对话、短剧、游戏、访谈、讨论会等。如校园英语文化节就是很好的契机,能为学生提供交际场景和营造文化氛围。

三、利用媒体资源创设多种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对在校学生而言,有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物理环境;有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理念、教师教学模式等在内的学术环境;有由学生处、教务处等构成的管理环境;有通过计算机广域网构成的虚拟教学环境等等。环境向学生同时提供机遇和框定。例如,图书馆向学生提供博览群书的机遇,同时也框定学生在馆内的行为以及博览群书的极限。再如,教师的知识面等构成对学生的框定,而针对学习任务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又可为学生提供机遇。学习可以无处不在,发生于多种混合环境中,各环境因素都提供框定和机遇,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可以获得充盈体验进行模态转化学习的环境,并充分考虑到多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多种环境下的学习集成型模式。整体认知是听力理解的最后阶段。通过听觉获取的信息只是证实或补充自己在信息到达之前的预测。猜测推理是听力理解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听者对话题内容越熟悉,他所预测的信息范围就越明确,且越接近实际内容。语言是文化背景知识的载体,听力材料中肯定涉及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名人胜地等。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辅助听力理解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输入,减少他们在听力过程中因为缺乏对英语文化的理解而遇到的障碍。

四、研究人机互动模式的开展

人机互动是将计算机技术与英语听说教学结合的新水平,也是电化教学中比较高的层次,所以通过人机互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因为在课堂上会受到人数与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英语实践练习的任务,所以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一定阻碍。而对人机互动模式的开发是一项大胆的尝试,也是电化辅助教学中的一项创新,这需要资金与技术力量的投入。在人机互动教学中,学生可以单独与计算机软件之间进行沟通,通过情境的设置,可以与情境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宜的语速,并且借助画面中的生活场景,进行角色替换的练习。在这种轻松愉悦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及时纠正,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更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化素质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生的水平及教学进度来安排学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会安排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评阅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代教育基础论文篇二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改革关系探析

一、软硬统一的关系

软硬统一的关系指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硬件,不仅仅指录音机、投影仪等设施,重要的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个硬件环境,包括网络配置、信息资源等。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追求无可厚非,但没有相应的硬件配置,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只能是“美丽的神话”。同时,硬件设施直接影响软件的品位、质量及教学效果。软件,除教师自身素质外,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支撑平台、教学氛围、评价机制都需要健全完善和有机整合。只有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软硬件的统一,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

二、取舍统一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应用广、效率高等特点,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对共享资源的取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加以取舍;有的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素材的筛选、技术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音像剪辑组合,更不是声、形、色的堆砌。它有形式的取舍、素材的取舍、讲授内容的取舍、技术手段的取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选择的资料很多,像战斗背景、个人经历等等,讲授角度也纷繁多样,像爱国主义、意志品质等等,讲授辅助形式也五花八门,像电影资料、个人传记等等。如果面面俱到,这堂课定是热闹非凡,但它不会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通过实际教学我发现:一个人在非凡的环境下遵守纪律需要非凡的意志。所有的资料、辅助形式都为这个中心服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抑扬统一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怎样与教师、学生有机地合为一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但它也不是“万能筐”,什么都能装。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的因素很多,如学科差异、学生差异、教师差异等等。《游子吟》这一课,讲授过程中,要把握诗歌的意境,结合现实教会学生知恩图报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的,使用再多的现代教育技也不如挖掘教师的文学素养、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思想感受效果好。要是生搬硬套,只会无益于教,有损于学,最终“两败俱伤”。故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正确对待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抑扬统一关系,显得迫切而必要。

四、素质教育和知识积累的统一关系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但在教学中,如果片面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人为夸大它的效果和作用,“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教育意识会被淡化,素质教育也难实现,课堂教学就成为一块只开花、不结果的试验田。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他们的注意力只在兴趣爱好上。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文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这一点,辅之以合理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处理好素质教育和知识积累的统一关系,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程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在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只有处理好各种关系,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功能,也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教育基础论文篇三

现代教育技术职业创新工作应用

一、相关信息课程中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生的创新作品比较少是纯粹原创的,更多的是将别人的作品进行整合或者在别人已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就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这是可以在相关信息课程中完成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会运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创新工作融入日常教学中。例如在教授搜索网络资源的相关内容中,我加入了让学生在百度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用具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医疗设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积极所搜相关内容。不少同学都在课后教学反馈中用了一个网络词汇“脑洞大开”。搜索之后大概明白,这是激发出她们无限的想象力的意思。可以看出比起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这种带有一定目的性的网络搜索更让学生喜欢,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积极提升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创新查新工作的能力

我校每年都会开设创新作品的查新讲座。创新只是学生的一厢情愿,类似的产品是否已经有过了?别人是如何设计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行网络查新来完成。通过指导学生从中国专利网和万方数据库等等网站上进行查新并下载相关内容,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创新作品的制作方向,也让学生学到了别人的长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通过合作小组等形式,组间学生创新团队

我所在的是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但是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创新作品制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一部分思路敏捷,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第一作者,还需要一些能够提不同意见的,能够“挑刺”的同学协助他们不断突破思维的局限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品,同时还需要一些特别精于网络,能够在短时间内搜索到大量有用信息的“网络高手”。因此,在这个集思广益、互相讨论,类似于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就会自然形成数个优秀的创新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合理,关系融洽。创新不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而更像是他们集体玩的一个精彩游戏,让他们在游戏的轻松氛围中,感受创新的精彩魅力。

四、通过网络帮助学生整合资源,完成创新作品

学生要完成创新作品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在这方面,现代网络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各种各样的论坛和专业网站都提供了海量的创新信息。比如我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一直对创新很有热情。主要源自于这个专业的很多设备需要根据病人的个人特征进行定制,而在网络上还有专门的康复设备的DIY网站,介绍各种康复设备的制作技术和难点突破的技巧,为康复治疗技术的学生创新作品的制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校曾获得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在改进过程中创新作品的作者遇到缺乏必要的电子元件的困惑,后来通过一些专业的代沟网站找到了合适的配件,终于圆满完成了创新作品的制作。在相关专业领域,学生的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指导教师能够及时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将会对学生顺利完成创新作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形成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通过建立学生创新QQ群、微信圈以及制作相关的创新宣传APP,通过各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学生中形成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氛围,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哪怕是最荒谬的想象,教师也不能嗤之以鼻。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不断探索研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并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积极的反馈和及时的指导。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总结

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不断提升培养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墨守成规,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发展,往往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和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核心区别。如何才能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创新的热情,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有可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从网络上获取各种资源和帮助已经成为学生的常态。如果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搜索各种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那么将会对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指导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对这个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如果教师对于网络一知半解,没有丰富的网络知识,也就无法在创新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技术支持。因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培训工作。

有关现代教育基础论文推荐:

1.浅谈基础教育论文范文

2.小学现代教育教学论文

3.有关现代教育小学数学论文

4.大学教育类论文范文

5.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精选

6.关于教育评价的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